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画

王仲刚隶书书法之我见

时间:2021-11-15 10:07:29 来源:诚信中国网 作者:翟本宽

      王仲刚主攻汉隶,几十年笔耕不辍,对以方见长、凌厉古朴的张迁碑,结体端庄、方圆兼备的《乙瑛碑》、《史晨碑》、圆浑凝重的《好大王碑》等多种汉隶碑帖均有涉猎,广泛吸取,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分阶段主攻一种汉隶书体,反复临摹,读帖研帖,深入思考,吸收研究,循序渐进,渐渐掌握了各种汉隶书体的书写要领和艺术真谛。据说,他学习书法就像他几十年破案一样,攻破一个大案难案,再去攻克下一个难案,真是难能可贵。

       王仲刚的隶书,具有《张迁碑》的拙,大巧若拙,顾盼有情,把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浑然天成运运用到临习当中去。学习方笔,而又不拘泥于方笔,方中藏圆,圆中寓方,使线条更具立体感与金石气。

  王仲刚特别喜欢《好大王碑》,下了很大功夫临习其圆浑涩劲、雄厚奔放的用笔,简单、便捷,领悟其恢弘的气势。点画虽然疏散恣肆,但却圆浑凝重,飘逸、浑圆、雍容、古雅,如山花烂漫,似野鹤闲鸥。

  王仲刚吸取《乙瑛碑》的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看似规正,实则巧丽,字势向左右拓展,独具风格。

  认真研究王仲刚的隶书,还能找出《礼器碑》结体严谨、取势颐盼、体态优美的形体,使他的隶书形成清超遒劲,动静向背,庄重典雅,高古且充满逸趣,老成持重之感。

  王仲刚聪明睿智,颇有悟性,遍临诸帖,博采众长,吸收消化,与时俱进。在追寻古人的同时,还注重吸收近代书法家何绍基、孙其峰等名家之长,融化到自己的创作当中,使其更具浓郁的时代气息。 

      书法艺术不单是技巧和感悟,还要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经验的积累。王仲刚从警特别是刑事侦查工作几十年,工作过大半个中国,有行万里路的实践经验,同时又创作过很多电影和电视剧,著作颇丰。他不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还是公安部铁路公安文联副主席和作家协会副主席,又是河南省文学院院士,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这些都为他的书法创作打下了牢固的文化根基,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

  希望王仲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坚持临帖,在古代艺术宝库里吸取更多的营养,书写更美的华章。

 

 

 

 

 




 






 





        
 
 

  作者简介:翟本宽,1935年生,郑州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大学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郑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翟本宽教授毕生专攻文艺学、书画美学方向。曾主编出版《美学大观》、《中州书家志》、《书法理论与实践》、《书法艺术与美》、《八法会通的妙构》、《老年书法教程》等十部专著。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大赛并获大奖,刻录于“中国翰园碑林”、“九华山碑林”,“韩国碑林”等。

责任编辑:易芳

上一篇: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预展在上海揭幕

下一篇:描绘美美与共 体悟心心相通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