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诚信餐饮

霸蛮:从网红米粉到标准化连锁的组织进化路径

时间:2025-06-12 14:59:41 来源:红餐网 作者:孙玉麟

  湖南常德街头的米粉摊,到横跨多个城市的连锁品牌,“霸蛮”经历了从产品打样、模式复制,到标准化进化的全过程。本文沿用“从成事到进化”的组织跃迁框架,解析霸蛮如何从一次次项目成功中,逐步打造出一套能自我升级、自我复制的组织系统,成为新一代快餐连锁品牌中的成长样本。

  一、成事,是“让米粉卖得火”;进化,是“让每家门店都打得赢”

  霸蛮起初的成事能力源于清晰的品牌定位和产品创新:

  以“常德手工米粉”切入北方市场,塑造鲜明认知;

  聚焦少数爆款单品,标准化出品流程,保障口味复制;

  利用互联网思维快速打爆门店,通过社交平台带动流量。

  但随着门店拓展,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城市运营能力参差不齐、门店盈亏差距显著、管理成本快速上升。霸蛮意识到,仅靠“网红打法”无法支撑长期扩张,必须构建一套能不断优化的组织系统。于是,从“爆款策略”迈向“系统进化”,成为它的核心课题。

  二、组织进化的信号:霸蛮的三个转折点

  1. 机制性改进:从“救火”到“建机制”

  早期门店拓展中,因选址错误导致连续亏损。霸蛮没有止步于“事后复盘”,而是系统搭建“门店选址评分模型”,将人流量、周边业态、租金水平等转化为量化指标,嵌入门店拓展流程中,实现从主观判断到机制决策的转型。

  2. 能力性沉淀:让“经验”变成“模块”

  每一次新品开发、促销活动、开业筹备,都会沉淀为“运营模板”,包括物料清单、时间节点、数据指标与成功要素。这些模块汇总为“门店运营手册”,让经验得以快速复用,而非重复试错。

  3. 功能性延续:打造“非创始人依赖型”组织

  创始人张天一提出“门店即样板”理念,每位店长必须在离任前完成“经验地图”,用于指导接任者快速上手。同时,通过“店长培养计划”“分区营运体系”等机制,降低对少数核心人才的依赖,推动组织系统化运转。

  三、三项进化工程驱动霸蛮走向规模化复制

  1. 复盘机制:失败不白失败

  从选址失败到试点策略无效,霸蛮要求每次试错都必须通过“标准复盘流程”记录问题、归因原因、提出修正建议,并形成制度化调整。这样避免了“重蹈覆辙”,也形成组织知识资产。

  2. 能力地图:看得见的组织升级路径

  霸蛮将组织能力拆解为“选址力、培训力、出品力、坪效力”等核心模块,每季度盘点哪一能力得到了提升,并推动关键岗位围绕能力升级设定行动计划,实现组织的“看得见的进化”。

  3. 飞轮系统:任务—人才—机制三位一体

  在霸蛮内部,一位优秀的门店负责人往往是在任务中迅速成长、带出团队、再影响流程优化的“飞轮核心”。组织通过“任务历练—成长输出—机制沉淀”的循环,让组织不仅能复制门店,更能复制人才与机制。

  四、霸蛮的组织气质:标准+弹性兼具

  - 能快速调整门店模型以适应城市差异;- 能通过反馈快速优化流程与定价;- 能让人才在岗位流转中快速上手,不断生长。

  “标准化”与“成长性”并不冲突,霸蛮以年轻化视角完成了“效率与弹性”的融合,展现出新餐饮品牌组织进化的典型气质。

  五、结语:霸蛮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机制走到今天

  霸蛮的崛起不靠爆款偶然,也不靠明星创始人一己之力,而是靠一套“能试错、能复盘、能升级”的系统机制。

  从爆款产品走向组织能力,从跟着感觉走到用数据驱动,霸蛮的每一步跃迁,都是组织进化能力的体现。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餐饮公司”,而是一个具备产品、机制、人才三位一体成长逻辑的组织进化体。

  这正是新消费时代的成长型组织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特质。

  (作者:孙玉麟)

上一篇: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诚信文化工作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