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留学期间,撰写论文是每位留学生都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写论文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应该满足3个条件,分别是有趣、聚焦、可讨论。有趣指研究的问题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并激发对此研究的好奇;聚焦指研究课题应该集中在特定的主题或领域上,避免广泛、模糊的研究范围,使论文具有深度;可讨论指研究课题并没有一个“是”或“否”的简单答案,而需搜集资料、综合分析,观点有辩论价值。一个明确、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不仅可以引导整个研究过程,确保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还能够提升论文的质量,避免泛泛而谈。
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就读期间,我发现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辅导留学生的论文写作。其中,在线图书馆提供了海量的学术资源、数据库,帮助留学生查找文献和研究材料;而线下写作中心则提供了专业的写作指导,帮助我们提升每篇论文的语言表达,完善段落间的逻辑。我非常建议留学生利用好写作中心的服务,和老师预约交流。有的同学不好意思,认为自己的文章拿不出手,其实没有必要。写作中心的老师有许多修改经验,他们理解非母语同学在写作方面的问题,比如词不达意等,能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老师会教大家如何规范引用,这样学生能从一开始就熟练使用引文软件,写作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
在写作时,我还体会到不同教授对论文要求、偏好有差异,为了达到更好的写作效果,我们写作前可以了解他们的要求。比如,有些教授看重数据,希望有详实信息;有的教授重视批判性思维,希望提出创新想法。因此,建立有效沟通是写作的重要一环。对此,我的经验是写作前后多找老师讨论,寻求指导和反馈意见。其实,许多老师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设立“office hour(办公时间)”,学生可以预约,然后去老师办公室详谈。
总之,留学论文写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任务,通过合理的安排、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以及与不同教授的交流,可以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黄易鼎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本科生)
在交流中获得灵感
自硕士入学至今博士二年级,我被录用了十余篇论文,积累了一些写作和投稿的经验,可以从初级研究人员的视角,提供一些发表国际会议论文的经验。
学术论文按照发表方式大致可分为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后者更为系统地展示研究成果,常规流程大致为选题、写作、投稿、审稿、修改、审稿、校对、发表。前者篇幅较短,内容和深度较为有限,往往用于展示初期研究结果,在该领域学术会议上以演讲或海报的形式与同行交流,其流程大致为摘要投稿、审稿和修改、全文投稿、审稿和修改、会议、发表,各专业领域的流程有些许差异。
我所处的建筑物理领域大致有三大会议,分别为世界、北欧和中欧建筑物理大会。建筑物理大会是该领域研究人员的学术盛会,资深教授受邀作大会报告,博士等初级研究人员是分论坛汇报的主体。我在2019年和2023年分别参加了中欧和北欧建筑物理大会,对论文做口头宣讲。
会议论文的整个流程较长,征稿信息通常会在会议前一年左右发布。建筑物理各细分领域一般都会设置分会场,也会关注近期热点。会议论文篇幅短且内容新,参与者往往利用这一年一度的机会,对近来研究做分享。
摘要审稿较快,审稿人主要判断该研究是否符合征稿主题、研究内容和方法是否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全文提交前往往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导师是我的论文共同作者,我会在完成草稿后向他征求修改意见,在得到认可后提交。
会议论文的审稿人往往由参会的资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会提出一些疑问,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议。当面对不足时,我的策略是,首先区分可立即修改的和不可立即修改的内容。前者包括细节错误或表述不当等;后者可能涉及研究方法或结论的缺陷,可能需要大幅调整或补充。在修正前者后,我会尽快与导师讨论解决后者,除了完善正文之外,通常还要写信逐条回复审稿意见,修改后的稿件获审稿人认可便得以录用。
会议论文的优点在于其提供了同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论文作者可以选择口头演讲,也可以海报展示,在更广泛的互动中完善研究成果。
当然,会议论文也因内容深度有限,在成果认定方面不及期刊论文的地位。不过,会议论文可被视为一个节点,“先完成再完美”,有了发现就分享,在交流中获取灵感,随着时间的推进,趋近目标。(党新元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物理与可持续性设计专业博士生)
创建专属文献库
对博士生而言,论文写作是一个磨炼自己的过程,不仅需要写作能力,还需要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研究路上的各种问题。读博期间,我认为论文写作有几个常见问题。
首先,许多学生写着写着就逐渐偏离了最初的研究目标,思路开始混乱。对此,我认为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确保当下研究方向与最初设定保持一致。例如可以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保持研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将每一步骤与最初的研究问题相联系,避免不必要的精力分散,始终朝着预设目标前进。
论文写作时,学子常淹没在浩瀚文献中,对此,科学管理文献至关重要。我的经验是可以使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或在线管理工具, 创建一个专属于我的文献库,将所有阅读的文献保存到文献库中,便于管理和查找。
此外,贴标签也是一个有用的方法。大家可以基于不同的研究主题、方法、作者信息等,为每篇文献添加文献标签,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后续检索。
阅读文献时,需要及时摘录重要观点、关键数据。这些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整理文献内容,为撰写论文提供参考。
同时,定期对自己的文献库进行清理,删除不再需要的文献或重复内容,减少混乱和冗余信息。
在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开放、从容、独立的心态。首先,需要多和导师沟通,听取他的建议。特别是在研究初始阶段,导师丰富的知识、经验能帮助我们高效准确地定位研究问题,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反馈。当然,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此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导师讨论。
对许多博士生而言,投递学术论文还需要面对审稿人的建议。他们通常为了提升论文质量和可读性,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视之为一次完善研究的机会,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阐述、解释自己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回应审稿人的问题。
学会调整心态,是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技能。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是每位读博人需秉持的信念。不骄躁、不气馁,跋涉千山万水,终看云卷云舒。(杜珂 德国慕尼黑大学新闻专业博士生)
文献综述应言简意赅
留学期间需要写不少论文,其中毕业论文是最后一项大工程。通常来说,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由导师决定,学生自行选择研究方法来完成论文。关于论文的写作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但大致包括摘要、介绍、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实验、结论几个部分。
论文的结构需要清晰,摘要部分是一篇文章的梗概,介绍部分是详细介绍研究背景,特别是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文献综述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这里不少同学有一个误区,会把综述部分写得冗长,认为体现自己搜集的资料丰富。实际上,综述部分应该言简意赅,可以按时间、主题对文献进行分类。有时候,引用文献也可以引用图片如原理图、路线图等,要注意的是所有引用要按规范做好标注。
我学习工科,工科论文中需要介绍研究方法和实验,这部分需提供完整的论证过程,具体内容因研究而异。文章的论证过程需要有细节,实验部分需要进行充足的重复性实验以保证研究的“复现性”(指别的研究者可以重复我的实验),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如图片、表格展示实验结果。
在实际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几个要点,对提升论文质量有很大帮助。
写作之前,我们可以提前阅读本专业的优秀毕业论文,对文章的架构和语言表达有初步了解。动笔前先列好提纲,和导师进行沟通。写作时注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和缩写形式,被动语态可以显示研究的客观性。时态方面,在描述自己完成的研究时,应采用过去时;而描述图表时,使用现在时。如有图表,应尽量保证格式统一,并且在图片中不要出现图题,而是在图片下方描述。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在文章的结论部分还可以进行讨论(Discussion),这部分往往被同学们忽视,它是对文章中的研究进行补充说明,并对研究不足进行分析,以及未来研究的规划,而非单纯地重复之前章节中的结论。(武立群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
确保逻辑流畅 避免复杂术语
留学期间,我曾发表过几篇科研论文,对此有一些心得体会。科研论文通常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严密的逻辑和充足的论据。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写作过程充满挑战,不仅要提出独特的见解,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在写作中,我认为以下几点相当重要。
首先,科研论文的逻辑不容忽视。在写作前,我认为需要先建立一个全面的框架,理清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如何论述实验设计、展示研究发现,这需要规划好思路,清晰展现每一步的推进,然后再开始写作。此外,段落间的逻辑同样重要。作者的写作思路可能是发散的,但读者的阅读过程必定是连续的。因此,段落间逻辑链的断裂会增加读者的阅读难度,影响他们对论文的理解。通常我在完成论文的每一部分后,至少阅读两遍,确保文章逻辑流畅。
科研论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论述点——研究动机。在这部分,需要为读者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吸引读者阅读。比如,介绍完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后,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阐述其重要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影响。这样,读者理解我的研究将如何填补空白,展现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再比如,可以在此部分提出新的研究方法,阐述其对于解决问题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新的研究手段、技术、理论能让人眼前一亮。
在科研论文中,需要展现研究方法,并且提供足够的细节,全面呈现使用的工具、实验设置、实验过程,以及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同时,为了让非专业读者理解,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尽可能避免过于复杂的术语。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可以按照实验的流程顺序来行文,从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开始,然后是实验设计和参数选择,最后是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每个步骤都清楚地说明其原理和目的。此外,当研究方法包含了自己的创新点时,要特地标明,并解释创新点如何影响结果,可以通过比较实验来展示新方法与已有方法的差异,证明其有效性和优越性。
科研论文的写作需要深思熟虑,并将复杂的实验用简洁的文字传递给读者。从构建逻辑框架、明确研究动机到展示方法,每一步都需要投入许多努力和付出。我认为只有持续地实践和学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最终撰写出引人入胜、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田昊野 卢森堡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