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诚信司法

开拓“1+N”培训新模式 跑出辅警培养加速度

时间:2023-12-13 12:14:11 来源:中国宪法传播网 作者:欧汉华 方楚群 卓广粤

      今年以来,广东省汕尾市公安局聚焦“强基赋能、强辅助警”建设方向,在前期开展队伍“深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创新“1+N”培训模式(1次大轮训、N次自选动作),通过一系列培训蓄能,切实提升广大辅警的忠诚保密意识、辅助执法能力、警务实战技能和纪律作风养成,为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提供坚强的能力素质保障。今年以来,全市辅警协助完成安保任务67场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547人,纠处交通违法30万余起,有效接警20.4万余起,受理公安业务14万件。

  一、统筹谋划,下好全年培训“先手棋”。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原则,层层部署谋布局,上下联动聚合力。一是制定方案。制定《汕尾市公安机关辅警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涵盖岗前培训、年度培训、专项培训“三大培训方式”,突出思想政治、警示教育、岗位专业、警务技能、心理训练、队列训练“六大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合理分工。各地各单位制定培训计划,由市局政治处逐一审核把关,明确轮训重点、组训方式和任务分工,既体现政治思想、纪律作风、日常管理等共性要求,又满足业务知识、体能技能、工作规范等不同岗位特性,确保课程、师资和时间安排最科学、最优化。三是智训赋能。坚持“严格培训、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原则,以“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提高”为目标,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实战送教、网络教学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强化精准施训,使辅警培训真正取得实效。

  二、多维实训,练就因势而为“硬本领”。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辅警“大轮训”为主导,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工作,加速辅警队伍培育成长。一是突出集中轮训。精心设置思政教育、警示教育、保密教育、法规制度、辅助执法、警务技能、队列训练、体能训练等重点课程,邀请资深讲师、公安机关业务骨干、政工干部亲临授课,通过“理论教学+现场实训”的培训方式,实行分期分批集中轮训、系统培训,圆满完成全市辅警55期“大轮训”活动,实现全市公安辅警集中轮训全覆盖,为全年辅警培训工作开好局、起好步。针对市局及直属分局新招辅警,集中开展15天岗前培训,强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岗位职责、工作纪律、业务技能、执法执勤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训练,使其尽快熟悉公安工作。二是紧抓岗位实训。各警种、各部门针对辅警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坚持实训实效、练战结合,围绕出警处警、巡逻防控、案件办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监所安全管理、窗口服务、文书助理等岗位职责,依托带辅民警结对帮带,组织开展在岗训练,着力培养“岗位能手”,推动辅警队伍在“干中学、干中练”。紧贴实战、服务实战,开展警务实战技能送教活动,为各项安保维稳、“四个一”体系建设、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等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开展专项培训。坚持从管理源头抓起,市局政治处面向用工单位领导、带辅民警制定辅警管理培训课件,定期到各地各单位进行专题培训,解读辅警相关法规制度及常见问题处理,做到训辅先练警,形成由上而下的良性促发机制。将省厅“两个规范”汇编为《汕尾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文件汇编(二)》,及时下发至各地各单位,并将其纳入培训范围,引导广大辅警学规范、讲规范、做规范。

  三、因地制宜,打造辅警培训“新路子”。立足以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推动辅警工作高质量发展,健全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推动辅警培训工作走向新台阶。一是完善机制保障。建立健全辅警培训责任制,全面落实“政工搭台、警种唱戏、分级实施”培训工作机制。政工、督察、警训、警保各司其职,推动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把培训结果与辅警考核、层级晋升、评优评先相挂钩,激励广大辅警重视学习培训,钻研岗位业务。二是提升参训意识。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通过开会、思想教育等形式提高辅警对教育训练的认识,转变部分辅警因任务繁忙而对教育训练产生的抵触情绪。合理安排辅警培训时间,妥善解决工作和训练之间的矛盾,保证必要的训练时间,以训促战,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三是创新培训模式。结合全市公安机关辅警体量大、人员多的实际,创新实施“1+N”培训模式,其中,各级公安机关组织本地区辅警每年开展1次集中大轮训,各警种、用人单位结合岗位性质和日常工作,自行组织多批次岗位培训,共组织开展社会面治安巡控“四个一”体系建设实战应用培训、“最小应急单元”应急处置理论和实操培训、“每周辅警警务实战一练”、110接处警、公文写作和信息报送、交通指挥、看管押解、窗口办证等一系列培训工作,开创辅警培训工作新局面。

编辑:刘娜

上一篇:广东韶关浈江基层派出所藏在锦旗里的为民故事

下一篇:在家种售大麻 两男子被判刑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