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出版

《人间食单》,用“味蕾”复活人生记忆

时间:2022-12-08 16:0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老 克

作者:老 克

  几天前,收到王干老师的新著《人间食单》,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书中写美食、写故乡,写南京和北京,许多场景都让人非常亲切。我只能说,这不是一本简单写美食的书,而是一本让人“乡愁四起”、用“味蕾”复活人生记忆的书。

  复活记忆:在开篇《里下河食单》里,王干写了“米饭饼、高邮鸭蛋、慈姑、烂藕”,仿佛一下子把你拉回到那个清贫苦寒的日子里,某种程度上,这些食物,是我们里下河老百姓集体的饮食记忆。

  我们透过“米饭饼”,看到的是惜物和节俭,过日子的不容易;写“高邮鸭蛋”,是强调“高邮土”才是腌制好鸭蛋的关键,尤其是文中杜老那个“尝土”的细节,那份乡情让人落泪;而“慈姑”这种食物,对里下河人民是有恩的,听我的父辈讲,历史上遇到大灾年,正是“慈姑”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而写“烂藕”,哪里是写食物,分明是写卖藕人,那个喜欢用唢呐吹淮剧的哑巴,四处漂泊,入夜就睡在人家柴火堆上,想家了就吹一段淮剧的调子,令人动容。

  历史是镜子,王干写故乡美食的文字,不仅是复活了乡愁的记忆,更像是一口故乡的井,把你拉回生命的原点。人生是需要参照物的,所幸有故乡美食这样的“井水”,如此甘甜,让人清醒,让我们有了继续赶路的力气。

  敏感味蕾:王干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兴化水乡度过的,文中记叙他童年在河边抓虎头鲨和螺蛳,用火烤青虫,游水一个猛子扎下去,就能捞上一捧蚬子,让我十分羡慕。我甚至觉得自己小时候没有他“野”,以致写不出像他这样接地气的文字。

  众所周知,食材是做好美食的基础,如果再了解食材的来龙去脉,就会更高一个层次。所以王干写“鱼鳔花生”,写“河蚌咸肉煲”,写“江南三鲜”,特别入味,就是童年和少年打下的“天然”的底子。

  王蒙先生曾经问王干,淮扬菜有何特点?王干回答:“刚出土,刚出水,刚出锅。”不愧为有天然底子的评论家,这“三刚”真是抓住了故乡美食的“麻筋”。

  上世纪80年代,高邮人提到县城的“一招”和“二招”,没有谁不知道的,而在那时候,王干就认识“一招”的孙大厨和他的徒弟张建农,说实话,在那个年代,能真正跟厨师交朋友的文人,还真不多。这本书中,王干写到高邮的“汪味”“随缘”和“祺菜”等餐馆,提到与许多大厨有密切的交往,难怪他写美食如此得心应手。书中写到王干在扬州吃“脂油菜饭”——正是他的提议,开席之前先来一份“脂油菜饭”,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味蕾最敏锐的时候,才能体会“脂油菜饭”的妙处。

  文人审美:江南文化有个特别的属性,凡是出彩的东西,都是文人参与的:园林、昆曲、古琴、苏绣、明式家具、紫砂壶等等,美食也是如此,像苏东坡、张岱、袁枚、李渔、汪曾祺,他们都是传播美食文化的高手。

  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觉得散文大致分三种层次:就事论事,记录生活的轨迹;发现光亮,写出事物背后的东西;文人审美,将描写的点放在历史上来审视。

  我在阅读这本《人间食单》时,总会感受到有种气息在文字里涌着,让自己莫名其妙地被打动,后来才发现文字中有种叫“文心”的东西,时不时就会出来打你一下。

  在这本书中,王干不但写了汪曾祺、洛夫、谢冕、汪朗等许多文人对美食的态度和趣事,还更多地写自己在全国各地游历时,对美食的思考和审美感受。

  比如写爱清洁、不堪污水的蚬子,写在工业污水中如鱼得水的小龙虾,两种对比,进而得出“鱼犹如此,何况人乎”;比如在云南临沧普洱车间,看见那些年复一年、手工用大石头压茶的女工,写出“在茗香飘溢的茶楼会所里,其实也有劳动妇女的汗水在飞”;比如写太太在北京办公大院发现“马兰头”,挖回家包了汤圆,“水里一煮,那青涩的绿,盈盈飞扬——能不忆江南”。

  像这类有感而发,在书中几乎比比皆是,我以为这种“文人审美”,这种在美食背后呈现的点点光亮,才是散文中最值钱的东西。(老克)

上一篇:“南海听涛”专栏(九)

下一篇:探索科技与发展 《未来引擎》出版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