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柳青
在参与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仲夏文学漫步”时,美国漫画家丹·诺特在行程中对一切都很好奇,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到上海,并且,他第一次和如此众多的小说家、诗人同行。短暂的一周里,他在随身携带的速写本上绘就了一册私人的“上海文化地图”,要求编辑带他参观上海博物馆藏的中国书法作品和青铜器,当他在今年上海书展的行程即将结束时,他仍然认为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旅行。
“我曾想过找机会来中国参加动漫展,没想到我的第一次中国行是被上海国际文学周邀请的。当我和全世界的诗人、小说家、散文作家一起讨论这个时代文学如何克服偏见和隔阂,我感到很欣慰,因为上海书展和国际文学周的理念是先进的,认同漫画的功能不限于商业娱乐,它可以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平起平坐的表达方式,可以既是文学也是艺术。既然这个时代已经不可阻拦地趋向图形和视听表达,那么,漫画为什么不能是一种有深度的、严肃的语言?”
从2017年起,丹用长达5年时间绘制图文专著《城市运转的秘密:水、电、互联网背后的故事》,图文并茂地拆解互联网、电网和水利系统怎样被构建,以及这些支撑人类生活的“隐藏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本画风简洁活泼、看似风格低幼的“连环画”,用极为具体和直观的图解,让众多“门外汉”们了解物理学、工程学和历史学的专业知识,内容硬核,表达方式亲和。丹说,他绘制这个题材的初衷是因为,“我也是个读不懂科技新闻的门外汉。”2016年10月21日,始于美国东部的互联网瘫痪席卷全美,新闻、社交、视频和购物网站全部无法访问,事后,FBI用了很长时间调查事故原因,得出的结论是“黑客利用服务请求耗尽服务资源”。而丹回忆,当时他看到这则新闻,“每个单词我都认识,但我读完了还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2016年的这场互联网事故让他联想到2003年的北美大规模停电,那年8月,俄亥俄州的高压电缆被树枝压到短路,一家发电厂因此停工,仅仅1小时后,发展成265家发电厂停运,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包括纽约和多伦多这些大城市全部断电,这次电网事故波及美、加两国总计六千万人的日常生活。他由此意识到,支撑着正常生活的能源和通讯系统,它们会出现在新闻里、会被人们注意,通常是“出问题了”,但它们按部就班地秘密运行时,一定“没有问题”吗?
丹带着好奇和不解,开始绘制“水、电、互联网背后的故事”。“对我来说,画漫画是我的学习方式,是我的笔记,画面记录着我的探索过程。通过画画,我和更多人分享认知,并且,我希望人们从漫画里得到新的知识时,不觉得无聊。”起初,他没有想过会为一本书投入5年,第一部分《光的线路》初稿形成时,尚在佛蒙特州漫画研究中心求学的他以为这只是个研究生的毕业设计作业。随着他越深入于案头研究,接触到更多的人群和更广阔的世界,他的艺术观念和创作立场逐渐成熟起来。当他考据胡佛大坝的建造历程和北美水利工程发展史,真正地理解了托妮·莫里森在小说里关于密西西比河的那段表达:“人们把河道改直了好几处,腾出空间给房子和可居住土地,河水在这些地方泛滥。‘泛洪’,人们用的是这个词,但实际上河流不是在泛洪;它是在回忆。回忆起曾经归属的地方。”随着当今世界的光纤电缆图在他的画笔下逐渐清晰时,他意识到今天的互联网系统是基于当年欧美主导的全球电报系统,他由此思考:“发达国家的人们把生活的便利视为理所当然,是不是意味着对世界上的另一些人受到的伤害视而不见呢?这是不是对隐性的不平等麻木不仁呢?”他以简洁的美学为起点,试图用美学解析复杂的工程难题,结果走向更宏阔的人文议题,正如他在书中引用的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的重要观点:世界的隐蔽真相是,它是我们创造的,它也很容易被改造成另外的样子。
《城市运转的秘密》让各地读者看到“长篇漫画”的新形态,它是大容量的绘本,画风轻盈,内容则具备时间的广度和专业深度,并且覆盖历史和现实的议题。有读者和丹讨论“不能阅读复杂的长文本是不是人的堕落”,他很坦率地回答:“其实我就是个视觉生物,比起文字,我更倾向从图像里学习,以及用图像表达。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试着用画漫画来做作业。如果人们能通过图像学习知识、自我提升,和这个世界形成更健康的关系,那为什么不呢?图像何尝不是另一种语言?”他在本科时同时主修艺术、新闻学和政治学,因为他相信前者是后两者的容器。也恰逢过去20年中,在美国出版界,图像小说、绘本小说是增长最快的出版物,在新闻界,出现了长漫画形式的深度新闻报道和特写。这让他更坚信,漫画不是只有圣地亚哥漫展和漫威电影这些“大路”,还有大片小径分岔的花园。
丹回忆,绘制《城市运转的秘密》的几年里,他收到了许多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热情回应,他因此进入了诸多不对公众开放的实验室和机构,“他们过去也很苦恼,大量专业知识难以向公众科普,他们没想到艺术家对此感兴趣,漫画成了专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丹参加了今年国际文学周的主论坛“故事的边界”,他反复强调,漫画不是即将被AI取代的濒危行业,它是一种来自人类童年又将陪同人类继续远征、战胜隔阂的特别语言:“从非洲最南到欧洲最北,我们从洞穴壁画里探知远古人类的共性,那些壁画就是三万年前的漫画。甚至,以我的个人经验为例,我从中国当代漫画里了解到的中国,远比CNN报道里的更丰富、更生动。”
[责编:张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