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大地自古以来则以山水秀美著称,当然,在四川这块风水宝地上,可不只有山水可观。这里不论是民风民俗,还是人文和技艺,都十分别具一格。
人家都说,成都是一座来了便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的美食历来闻名,但我想,在这座文化名城里,更吸引人的还是那些带着岁月和历史的印记。
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都江堰……无不是踩着年轮而来,为世人所称颂、赞叹。相对而言,成都“四大名旦”的名气则略输一筹了。这四旦说的并非戏曲,而是成都的四大传统工艺:漆、绣、竹、银。漆是指漆器,绣是指蜀绣,竹是指竹编,银则是指银花丝了。相较这前三者来说,银花丝更鲜为人知。
其实成都的金银器制作工艺历史相当悠久,据记载最早源自于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期,汉代的时候便已出现了金银花丝制品,西汉政府曾在成都、广汉两郡设立工官监造金银器等,规模相当宏大。到了宋代,成都的金银器制作已非常精美,四川德阳则曾出土过一批宋时成都打造的银器,莲花杯、花型壶等做工都十分精妙。明清的时候,成都的金银花丝大量使用“堆丝、填丝、垒丝、炭丝、錾刻”等工艺,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平填”花丝技艺,十分具有地方特色。
民国的时候,大量金号、银楼此起彼伏地涌现出来,各路商贾云集于此,一时间繁荣不已,成都有名的“银丝街”也是由此而得名。抗战之后,则渐而衰落了下去。
在旧时,花丝工艺讲究“三年零一截”,意思是至少三年才能出师,至于那“一截”要多久,还得师父说了算。但是“银花丝”这种独特的技艺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工序十分繁多,是没法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因而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学徒也一直是在逐年递减。有的是独家继承不外传,则更不用说了。
银花丝的制作工序很繁复,其制作工具高达100多种,主要是用掐丝、填丝、织编和累丝四大技法对制作的图纹进行填充和编织,银丝如发,有些甚至比头发还要细,所以制作的时候相当考验悟性、耐力以及手上功夫。
据介绍,银花丝技艺最大的特点则是采用“平填”技术,无胎成形,反映出艺人高超而精湛的技艺。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银花丝制作技艺,其实有一部分已经失传,如錾片技术,还有一部分也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危机,如烧蓝、堆景、无胎成型等技术,如今掌握着这门技艺的人也唯有成都的道安先生一人。眼看着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即将成为一段历史,实在是令人心生惋惜。
银除了在古代作为钱币交流之外,自古以来就被工匠们用以制作首饰及日用器具等,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保健功效,同时,银还能杀菌消炎、排毒养生。银虽然非常活跃,易氧化,却也很好清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材。以银为基础材料的工艺作品,不仅实用并且极有收藏价值,最难得的还是那巧夺天工的传统工艺,这些凝结着老祖宗智慧的艺术,若能好好传而承之,才是为世人惊叹不已的珍品。
责任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