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非遗致敬百年”——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首创非遗·咏园启动。围绕“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主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至端午节期间,全市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非遗里的红色故事打动人心
6月11日的咏园,喜庆热烈,作为我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文化产业园区,咏园在这一天成了许多非遗传承人必然要回来的“家”。园区里的每一处空间,每一个角落都成为非遗技艺和非遗故事的展示空间。北京非遗 致敬百年——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的启动仪式现场,布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10周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颁布2周年成果展,“北京非遗 致敬百年”专题展等专题展览。其中,“北京非遗 致敬百年”非遗红色作品专题展配合现场舞台表演上传承人讲述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红色故事,尤其让人动容。
北京灯彩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冬雪1949年5月领衔为开国大典天安门扎八盏大红灯;非遗老字号瑞蚨祥为开国大典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提供面料;红都服装、内联升等非遗老字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制作服装、鞋履。还有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新中国献礼酒,则是来自红星的二锅头酿造技艺。在展览上,人们得知,1949年7月刚刚建厂的红星接到了为新中国生产献礼酒的光荣任务。酿酒师傅们挖酵池、立甑锅、育酒曲,终于在1949年9月生产出首批红星二锅头酒,成为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酒厂……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伴随此次宣传活动传播开来,更让人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时代无声无息传承,与人们的生活、与国家大事始终密切相连的亲切。
北京非遗购物节 线上线下热闹开锣
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常常能联想到一些巧妙勾连古老技艺、古老传说与当代审美的文化消费品和生活消费品。国潮饰品、织绣印染、金石篆刻、香道茶道、文房四宝、创意家居……越来越多凝聚着“见人、见物、见生活”传承之道的非遗消费品正走进市民生活。为方便市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自6月11日至21日举办2021北京非遗购物节。
购物节组织药香、京绣、玲珑枕制作技艺等20余位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同仁堂、内联升等18家非遗老字号项目保护单位,联合线上线下500余家门店共同开展。
其中,线上部分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京东、抖音两大网络平台合作,继续探索推动“电商+非遗”模式,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通过北京非遗好物市集、非遗大师为你挑好物等特别策划的网上推广活动,为消费者提供非遗产品。此次活动立足新场景、新趋势、新消费、新体验,构建“吃、穿、用、藏”的生活场景购物模式。
同时,制造“北京非遗抖起来”抖音话题营销,讲好非遗传承人和产品背后的故事,充分展示北京传统工艺振兴成果,展示非遗老字号单位在传承创新、融入百姓生活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积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传播模式,将线上流量引入线下,推动非遗不断跨界圈粉。
线下活动部分,在全市范围内以“体验 乐享”为主题,通过在咏园、全聚德展览馆、北京市腐乳科普馆、六必居博物馆等非遗老字号门店及博物馆、展览厅和传承人工作室等体验点举办展览、讲座、体验课、知识问答、产品选购等活动,让非遗走进大众、贴近生活。
非遗主题游 传承红色精神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端午节期间,北京市推出了非遗伴您“逛京城游京郊”主题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多与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串联起北京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都市风情和传统美食等资源。
西城区的“观旗合影绘京扇”线路,游客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可通过自媒体晒“与国旗合影”,随后前往“北京折扇艺术传习基地”体验北京折扇制作;参观“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纪晓岚故居,忆故人清风、雅趣。
房山区的“山水忆红军”线路中,既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十渡自然景区,也有讲述平西人民抗战光荣历程的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还能前往葫芦烙画工作坊体验房山区非遗项目葫芦烙画技艺。说起房山,很多人都知道,这里的霞云岭乡堂上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平西抗日根据地,也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1943年10月,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晋察冀边区抗日宣传小分队队员曹火星与其他三位同志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堂上村。他用自己的中国革命的感悟,结合当地霸王鞭的曲调与表现形式,发自内心地谱写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此唱响中华大地。上堂村还完整保存着曹火星当年创作地旧址。如今的房山传承人,经常伴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舞起霸王鞭。
要想听更多红色故事,还可以前往延庆区与“凭书馆”评书鼓曲研习社的成员们谈说古今。该社创作录制了一部以平北抗战为主题的评书《平北烽烟图》。一百个先烈的红色故事,一百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将平北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的历史贡献全方位呈现出来,是一部讲述平北军民前赴后继的斗争史长卷。
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而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文化底蕴深厚的首都和首都人正在以更多朴实的行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显现出“见人 见物 见生活”的活力。
最新非遗网红打卡点推荐
朝阳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携万余藏品开放
6月10日,位于豆各庄地区的北京市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万余藏品和充满创意的灵动空间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处网红打卡地。
一进大门,迎面展柜中摆放着一个硕大的纸扎龙首,五彩斑斓的颜色为龙首形象增添了层次;高悬于室内两侧空中的飞亭、摩托车等摆设让人大呼新奇,纷纷驻足拍照;位于大厅中心的可升降舞台上,京剧、二闸舞狮等精彩纷呈的演出陆续上演...“艺匠制造”内,参观者围在非遗传承人周围,认真聆听专家讲述的非遗技艺;内藏兵马俑的“万镜之屋”更是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类似电影场景的空间设计让大家体会着光与影带来的奇妙感受。
该非遗保护传承中心面积近2000平方米,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其中,“日坛礼记”主题空间设计灵感出自《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空间内布置了古代皇帝在日坛祭日祭祀器具及朝服柜等物品,展现了封建社会帝王在日坛公园的祭天、祈求风调雨顺的仪式。“万镜之屋”空间展出文化馆品牌展品,如最新一代的“漂亮的兵马俑”。“金铃敢当”空间为观者介绍了祖狮、太狮、少狮的关系,树立了狮子文化中的传承脉络。“意匠制造”空间内展示有木匠工具、榫卯结构、3D打印机等各种非遗物品制作工具,打造成为手工工作坊。“邻家学堂”空间内还收藏了非洲酋长乐器、欧洲大卫塑像、日本达摩不倒翁、朝内81号普意雅先生的书柜等各种具有各地文化价值的展品,让附近居民近距离拥抱非遗的同时也得到了与邻居们交流的理想场所。
中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宗旨,共有藏品一万余件,其中国家级非遗藏品10件、市级藏品20件、区级藏品97件,优选千余件展品、7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代表性传承人成果在馆内进行展示。并且中心与周边的“萧太后河展览馆”“豆各庄乡情博物馆”“垡头地区文化中心”“焦化厂文化园区”“锦龙文化创意园”等文化场所组成博物群落,形成新的文化景观。
非遗中心充分展现了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面貌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非遗文化的发展、融合与传承,深层次反映了朝阳区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今后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推广、传承保护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该中心计划周六日对市民开放参观,工作日授课交流、接待团体,力争打造成为朝阳区非遗保护传承、网红打卡、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60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各区开展
西城区开展“民间瑰宝·红色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口技”拜师收徒仪式暨北京市西城区·湖南省长沙市非遗友好共建签约仪式。
海淀区推出百年峥嵘岁月非遗传承经典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非遗精品巡展。
丰台区与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联合举办京西花会交流展演,这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京西太平鼓(3支)首次同台献艺。
门头沟区举办“云上非遗”线上体验课,为门头沟区非遗产业化发展提供创新示范样板。
房山区开展“收集非遗密令 探源非遗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线上答题活动。
通州区通过非遗传承人“传承工匠精神”活动,开展非遗特色展览展示、非遗表演、主题讲座等。
顺义区举办“生活多美好,非遗在身边”——葫芦艺术与剪纸艺术展。
昌平区举办一场22个优秀区级以上非遗项目齐参与的非遗展览展示展演互动体验活动。
大兴区开展“我眼中的非遗”征稿,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对优秀作品进行现场展览,并进行非遗展演及体验。
平谷区在石林峡景区组织1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展演展示并和游人互动。
怀柔区在喇叭沟门满族乡、长哨营满族乡举办满族文化旅游节,以综艺演出、非遗体验等活动,引导游客体验节日习俗。
密云区对5个新增区级非遗项目举行授牌。
延庆区在景区、公园开展非遗手工技艺、非遗演出等展示体验活动。
责任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