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遗

云南罗平:依鲁插上非遗翅膀 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21-07-14 09:52:05 来源:中国网 作者:罗英

  中国网7月13日讯吃食成为“非遗”,并不是指送入口中的食物本身,而是制作美食的烹饪技艺。随着中国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美食也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向往。传统手艺中蕴含的匠心与时代交织,更能传造出美好的文化。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我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舌尖上的文化也承载着家乡的文化。当前市面上各种物品琳琅满目,尤其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消费者往往难以抉择。而一些传统、地道的事物,因具备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而备受推崇。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食品安全和饮食文化更加重视。依鲁菜籽油是云南罗平传统特产,在云南乃至贵州、广西、广东、上海、厦门、成都、重庆、湖南、北京等地凸显声誉,许多来罗平旅游的游客也喜欢带回居住地作为馈赠佳品,成为联结乡谊,增进感情的钮带,近年来逐步走进全国城市,走进更多的厨房更多的餐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从历史悠久的中国功夫、书法,到传统技艺领域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等,都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文化备受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现代科技的冲击和大众保护意识的缺失,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对比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数量不多,但往往受到优待。古法榨油,又叫土法榨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制油技艺,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中国、埃及、印度等古老国家就开始使用土法榨油了。春秋时《诗经•国风》、西汉《礼记•内则》、西汉末年《汜胜之书》、11世纪苏颂著《图经本草》、元代王祯所著的《东鲁王氏农书》、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都有榨油记载。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世代相传,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菜籽油产量提高了,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逐渐被冰冷的流水线所替代,正宗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在现代人生活中渐行渐远,被人们所忽视、遗忘,落寞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幸的是,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经罗丽江祖辈矢志不渝的坚守和传承下,延续发展至今。2019年11月11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了347名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罗平金丰汇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罗丽江上红榜。

  罗丽江2012年组建了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依鲁商标对古法木榨菜籽油进行保护;2013年10月,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2月罗平依鲁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被云南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2月在罗平挂牌成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习所”;2013年10月29日注册成立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年初投资6000余万新建年加工6万吨油菜籽生产线;2018年2月在罗平建起菜油博物馆,2019年11月被命名为“云南省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承人”。依鲁牌菜籽油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被认定为曲靖市十佳旅游产品,获得中国第二十一届绿色博览会金奖。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发展为云南省绿色(有机)食品创业协会的会员单位,曾获“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3.15放心消费信用示范企业”“罗平县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等荣誉。

  罗丽江坚守传承,给生活信仰,给岁月文明,使古法木榨菜籽油在五千多年时光变幻中依然焕发原始的生命力。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5条古法木榨菜籽油生产线,年生产依鲁牌菜籽油1400吨。依鲁古法榨油生产车间的一台水车、一组四个大型石碾子、四个木蒸笼、六套木头榨筒、六个石制油盒子、十四个木制油缸、十四个沉淀罐串联起了古法榨油的重要环节。先将菜籽清洗晾晒,用炒锅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黄色的菜籽,然后进行碾磨成粉、上锅隔布蒸煮、出锅扎成圆饼成型,才能上圈装榨,最后木槌撞榨出油。

  罗丽江2013年10月29日注册成立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投资6000余万新建年加工6万吨油菜籽生产线。该生产线在保留传统非遗古法压榨技艺的基础上,采用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电磁炒籽技术,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两项技术相融合而规划设计出来的生产线,实现了非遗传统古法压榨技艺与现代先进的电磁、微波炒籽技术,自动进料、自动出料装置,自动调节入榨水分,自动排湿除尘,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物理精炼,自然留香等技术的完美融合,在提高菜油产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又留有传统技艺生产时所具有的浓郁纯正香味,确保菜籽油的营养鲜香,味美醇正。

  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是传统古法榨油精髓的一种提炼与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讲究经验的积累,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考究。依鲁古法榨油古香、古色、古味,天然、健康、原生态,传统的美吃,蕴含着地域性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文化理念,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地域传统饮食文化,彰显了罗平的消费理念和技艺底蕴,具有一定的社会礼仪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诠释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精神,延续了中国老味道,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开创中国非遗保护经验,掀起地道、正宗香的依鲁菜籽油消费热潮,依鲁成为全国菜籽油行业首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菜籽油品牌。依鲁木榨菜籽油技艺 “细挑选,慢研磨;秘法炒,留纯香;木榨技,见精细;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储藏”。依鲁木榨菜籽油精选取颗粒饱满的油菜籽为原料,且每批原料都是经过严格的取样和检验,保证了油菜籽的优质,确保天然醇香。榨油师傅将油菜籽清洗晾晒除杂质,放入灶台大锅中炒熟去皮,露出黄色的菜籽再碾磨成粉、上锅隔布蒸煮、出锅扎成圆饼上圈装榨,用木槌撞榨出油。判断菜籽是否炒好的方法靠经验,将油菜籽烘炒到适宜的金黄色,以产生更好菜籽油风味,气温高时竹叶青,气温一般时茶黄色,气温低时老茶黄色。炒干的菜籽放到石碾槽,用水车带动石碾将油菜籽碾细,油菜籽磨得越细出油率就越高。磨细的油菜籽放入木甑中蒸。甑中有木制甑桥、竹制甑箦,内垫干净稻草。包饼入榨取专用于包饼的铁环,用包饼的稻草捆好,放入铁环中均匀散开,倒入熟料。稻草中间留一个圆洞。木榨用老梨树干开槽而成,榨下有一孔,油从孔中流出。榨槽中有油槽,油槽有坡度,便于油从榨中流出。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只取第一道油的精华,贵精而不贵多,点滴珍贵,其精、香、纯均为世上难觅。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通过物理压榨直接从原料中挤压出油,精选天然、无污染的菜籽,不掺任何化学原料,只是和原木自然融合,保证天成的原汁原味,所以榨出来的油色泽金黄透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更耐储存,最大程度保留油菜籽的正宗天然风香味,是真正值得消费者信赖的正宗、地道菜籽油。依鲁木榨菜籽油参照古代储藏的经验,严控温,避光存,油菜籽原香妙藏于内,久而不变。

  罗丽江坚守和传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精髓,把正宗、地道的菜籽油推向千家万户,这种传承与发扬,是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有利尝试,也是非遗技艺与合理商业模式的良好结合,为菜籽油行业发展和传统技艺保护,贡献了弥足珍贵的力量。罗丽江以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为自身使命,致力于打造具传统文化内涵的非遗品牌,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采取多种途径、运用多种资源弘扬传统文化,依鲁古法压榨菜籽油生产车间和罗平菜油博物馆全面开放,让消费者和游客从生产源头参观、学习、体验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了解非遗、感知非遗,在观看学习、参与互动中,既是学习者,又成为传承者。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打响非遗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市场,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促进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刘娜
 

上一篇:西安市鄠邑区非遗传承人15米剪纸长卷献礼十四运

下一篇:维吾尔族民居建筑技艺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