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琴指导学员
陆琴与明星合影
陆琴示范修脚技艺
梅岭东路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修脚店。一进门,记者远远就看到墙上陈列着当家人陆琴的荣誉榜:中华杰出女性协会会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十大致富榜样……细细一数,洋洋洒洒五十有余。有人说:陆琴的经历彰显了一个行业的历史高度,因其个人的特殊影响力,改变了一个旧时代行业低俗与卑微的形象。而陆琴则认为,这一切得益于改革开放,因为提升了“修脚刀”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从而给了全社会一次脱胎换骨的认知。
入行三十载 将修脚师提升为“技师蓝领”
198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荡涤在中华大地上。40年来,中国许多行业发展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年是陆琴进入修脚行业的第30年。这30年,扬州修脚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紧密相依,血肉相连。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估计就不会有女性进入到修脚行业。我刚进入这一行时,全扬州城修脚师傅只剩10余人。而如今的扬州,足疗店遍地开花,修脚师傅更是非常吃香,他们只要进入学校培训,立刻就有人来挖。他们是技师,是蓝领!”陆琴自豪地说。
1988年,刚高中毕业的陆琴随父来到扬州,街头的一则招工启事,使她成了浴池里的一名修脚工。然而,当年陆琴刚刚出师时,修脚业还是一个让人看不起的卑微行业。一天,陆琴正为一名患脚气的男子刮脚,他的妻子闯进来,把陆琴当作“小姐”羞辱了一番。别人给陆琴介绍过几个对象,对方一听说她是修脚的,扭头便走。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丈夫陈玉春相识了。对陆琴一见钟情的陈玉春,怕母亲不乐意,想出了妙招。他把陆琴带到家,先不说明身份,待陆琴将困扰老太太长达5年之久的脚病祛除时,陈玉春趁机跟母亲提起了这门亲事,母亲当场就同意了。
洞房花烛之夜,陆琴在新房的一面墙上刻下了“修脚”二字。她说:“别人看不起自己不要紧,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许多年过去了,墙上的“修脚”两字依然清晰可见,而现在陈玉春也放弃了原先的工作,跟她修起脚来。
1992年9月15日,首届“全国优秀服务员”评选在北京揭晓,陆琴榜上有名。那一年她才20岁,是最年轻的一位。有评委说,陆琴的当选提高了整个修脚业行业的格局。当时任商业部部长的胡平专门将陆琴请到家里。胡平对她说:“修脚师在过去是被人鄙薄的‘下等人’,现在则是受社会尊敬的‘修脚匠’。一把小小的修脚刀,可以治疗现代医学治不了的疑难脚病,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工作。”受到如此礼遇,陆琴深为自己的职业自豪。
创办培训学校 上万名农村女孩找到致富希望
上世纪90年末,陆琴原先所在的国营企业改制,她成了一名下岗工人。虽然下岗,但陆琴却没有失业。“当时我在扬州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一些浴室来请我挂牌,待遇也挺高。”陆琴回忆,当时正常员工修一次脚只有几块钱,她修一次脚要收20元,一套下来不是60元就是100元,一个月收入可以过万元。
一个修脚师傅收入上万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一则轰动的新闻。于是,有很多外地人,慕名来找陆琴学习修脚技艺。“来找我学活的,家境都是比较困难的。”为了照应这群学徒,陆琴便在五台山那边租了一个小门面,只有20平方米,教授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学徒。
“由于门面小,很快就人满为患。其中有一个学徒是木匠出身,他便帮我用木板打了7张窄窄的床铺,放在店里面,让那些新来的学徒晚上有地住。”陆琴回忆,由于夏天天热,门也不关,窄窄床铺上一排边,挤满了直躺着睡觉的人。
当时有一天,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找上了门,查询有无营业执照。陆琴有些不明白,“我免费教别人学习修脚,又不营业,为什么要办执照?”“后来工商部门告诉我,虽然不营业,但也属于培训性质,也要有培训类的手续。”陆琴笑言,就这样,她便去办理了“陆琴脚艺培训学校”的资质。
一开始,“陆琴脚艺”培训的学员只供应给市场个别足疗店。而随着学员人数增多,也为了扩大培训实习效果,2002年,“陆琴脚艺”首家经营性店面宣告成立。从此,扬州修脚刀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走向了品牌化运作。
释放着修脚大师的个人魅力与扬州传统文化的品牌效应,“陆琴脚艺”越开越红火。第二年6月,常熟陆琴脚艺园成立,更是成为了扬州修脚刀业首次走出扬州的代表。“陆琴脚艺”也由此迈出品牌输出之路,最辉煌时,平均每年以10家连锁店面的速度在发展。
今天,连锁店的发展已不是陆琴首要考虑的事情。她最关心、最惦记的仍然是培训学校,“这么多年来,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员有3万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边缘地区农村来的小女孩。”
2010年10月,CCTV首届三农十大致富榜样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陆琴荣获“首届三农十大致富榜样”。让上万名农村小女孩在“陆琴脚艺”找到了致富希望,陆琴用榜样的力量激发了普通人的创业梦想。
手艺也是品牌 工匠精神为顾客提供更好服务
只有潮水退去,才知谁在裸泳,这句话同样也印在了足疗这个新兴的行业上。对于近几年来足疗行业的发展,陆琴告诉记者,“能够一直坚持营业的,基本都离不开有一手真才实学的修脚技艺”。
从业30年,修脚逾10万的陆琴的名片上写着“脚医运宝刀,如琢又如雕,隐痛顿消失,足轻上九霄”。当年,为了练习修脚功夫,陆琴用竹筷竖着一层层地削,越削刀工越细,削下来的筷子就越薄。一年下来,她削掉的筷子整整有一箩筐。经过刻苦钻研,平刀、片刀、条刀、刮刀、枪刀,各有各的招,刀刀有绝招,陆琴把“修、片、剥、挖、捏”等技巧掌握得相当娴熟,鸡眼、嵌甲、甲沟炎等脚病在她手下“刀来病去”。
2000年6月,陆琴应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之邀到邵家,为94岁高龄的邵先生诊治灰趾甲。邵逸夫那原本残缺不齐、颜色灰暗的脚趾甲,经陆琴一番修整,变得如婴儿脚趾一般柔软光泽。老先生用手抚摸着自己的脚趾,笑意写满了脸上。
由于“口碑”在外,一些香港明星、海外华人纷纷慕名而来。在陆琴服务过的香港名流名单中,有董建华、陈方安生等香港政界要人,也有演艺界名流刘德华、郭富城、张柏芝、曾志伟、胡慧中等,他们纷纷折服陆琴的,不仅仅是那精妙绝伦的技艺,更还有那份专业的精神。
“我经常去外面讲,行业自律非常重要。想要别人看得起你,第一,自己要看得起自己;第二,自己要尊重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端,那大家都会看得起你。”陆琴说。
经过这些年来足疗行业的变迁,陆琴有了多一份的理解:市场会瞬息万变,但能够永续发展下去的,是那一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的匠心精神。
2004年3月11日,这是陆琴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听取了全国人大代表陆琴的发言后,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用你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手艺也是品牌。”陆琴至今仍感温暖,“这不仅仅是对我本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服务业的肯定。”
修脚业纳入“脚医” 打造修脚刀非遗展示博物馆
今年4月,沉静许久的陆琴传来了新消息——她被评为修脚刀行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修脚业大师。
让陆琴格外振奋的是,这次修脚刀行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被列入中医名录。“这说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扬州修脚刀称得上是一门专业技艺。”
一张小矮凳,一盏老地灯,一组修脚刀……刀光中映现出的,是扬州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也是专属于扬州的城市记忆。这种手与心的传承,历经千年磨砺,依然静静辉煌。
如今,陆琴有了新的想法,“明年打算在仪征新集建设一所新的学校。学校将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修脚刀展示博物馆,打造全国首个洗浴+脚艺+展示的活态博物馆!”为此,陆琴预期将要投上所有的收入。
所幸的是,陆琴的儿子陈晨也加入了母亲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今年,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陈晨有着更加先进的理念和见地,他认为,现在人牙齿出问题了,有专科的牙医诊所;而脚生病了,比如长了鸡眼,得了甲沟炎,医院却没有专门的脚医来治病,修脚师不就是在做“脚医”的工作吗?
在听取了儿子的意见后,陆琴从国外进口了一台专门治疗脚病的医疗设备,“今后具有真正修脚技术的技师将向脚医方向发展。我们现在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希望未来脚医诊所也能像牙医诊所一样遍地开花!”
责任编辑:刘娜
下一篇:草编·莱州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