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遗

传统技艺点亮景区 非遗文化浸润校园——西乡塘区多措并举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时间:2022-07-15 16:28:45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杨盛 黄以轮

  【原标题】传统技艺点亮景区 非遗文化浸润校园——西乡塘区多措并举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南宁市北际路小学学生表演《邕州狮舞》。 记者冯源 摄

  近日,位于西乡塘区的北际路小学被授予南宁市级非遗项目《邕州狮舞》校园传承基地牌匾。在授牌仪式上,红、金、白、黑的舞狮随着南宁市北际路小学狮舞社团学生的鼓乐声有节奏地舞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本地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近年来,西乡塘区紧贴时代发展,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学校教育、市场经济有机融合,强化活态化传承,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和振兴。

文化在校园里“扎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西乡塘区将非遗传承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确保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后继有人。辖区各中小学不但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引入校园,还将板鞋竞速、抛绣球、打陀螺等民族体育带进课堂。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成立非遗苗绣工作室,邀请非遗传承人杨云教授师生们插、捆、洒、点、挑、串等刺绣技法。大家亲手制作的发圈、团扇、小香包、手提袋、民族服饰等刺绣作品颇具古韵,也让非遗在师生们心中生根发芽。学校还研发一系列非遗特色课程,形成校本教材,让孩子们捕捉传统文化的情和思,找到中华文化的根和脉。

  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组建非遗展厅讲解团,由各班学生担任讲解员,介绍非遗展厅的展品;聘请文化专家、非遗传承人任校外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非遗活动。组建非遗传承社团和戏曲传承社团,开展非遗小课题研究,引导师生、家长寻访非遗传人,开展探索非遗足迹活动;邀请南宁市艺术研究院老师到校为孩子们上戏曲课,孩子们唱戏曲片段,学曲戏化妆,练戏曲动作,将传统文化传承植入学校素质教育。

文化在景区内“发光”

  走进老木棉·匠园的根号三木艺工作室,记者欣喜地看到,工匠们精心雕刻的大型木雕《佛祖与一百零八罗汉》即将完成,作品里的人物各具形态、栩栩如生。老木棉·匠园是西乡塘区引进企业倾力打造的一个集工匠精神、非遗技艺、生态观光、体验互动、研发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旅游园区。广西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资深手工艺匠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在这里潜心创作,交流切磋,传承文化。

  红陶艺术,是邕城先民智慧的结晶,是邕城厚重历史文化的见证,制作技艺从古延续至今,胡可可工作室的匠师则将它发扬光大。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黄冬鹏花了9年心血,找回了失传的中国刀剑锻打技艺。他锻造的壮刀形式各异,每一把壮刀上的锻花纹钢都是独一无二的,他还“复活”了宁明花山岩画里的刀剑。麓鸣琴坊的匠师陆明潜心研究,不仅提升了天琴等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质,还成功抢救了几近失传的中国古老乐器尺八,他制作的尺八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入驻匠园的工匠艺人从事木艺、皮艺、陶艺、布艺、金属工艺、漆艺、琴艺、雕刻、扎染等传统技艺,吸引了大量游客。老木棉·匠园开园以来累计接待200多万人次。游人通过与匠人面对面交流和亲自体验,真切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不少院校师生也登门拜访,谋求合作,搞研学、学技艺、谋创新,保护传承各类技艺、绝活。

文化在生活中“开花”

  稻作文化、龙舟文化、壮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西乡塘区加强宣传推介,让传统文化长驻乡村根植百姓,夯实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根基。

  传承龙舟文化较具特色的下楞村,全村一街八巷九码头,每一巷、每一码头都有一支龙舟队。每年端午节,村里举行赛龙舟、放河灯、架福桥等极具壮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外出工作的村民都会回乡参加盛会。白天,河中龙舟如箭般逆水而行,岸边欢声雷动;晚上,每家每户拿出长凳架起高高的“福桥”,全村在欢声笑语中祈求风调雨顺、福寿吉祥。

  让传统美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西乡塘区发展水街传统特色美食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粉虫、生榨米粉、鸳鸯糊……为了将这些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留住老南宁味道,西乡塘区成立了水街美食行业协会,挖掘、整理水街美食技艺,结合市场需求加以创新,让传统技艺迸发青春活力。

  让传统技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实用功效就是最好的传承,市场是让传统技艺永葆生机的土壤。如今,生榨米粉、马蹄糕、各式凉茶等传统水街美食做得风生水起,传统手艺在吆喝声和喝彩声中发扬光大。(记者杨盛 通讯员黄以轮)

上一篇:用影像彰显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下一篇:湖南挖掘传统工艺当代价值:匠心推“潮牌”销售上“云端”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