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遗

舌尖上的非遗——探访南宁生榨米粉制作技艺

时间:2024-08-17 15:04:17 来源:搜狐网 作者:海辰

  南宁生榨米粉是广西南宁市传统食品,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它的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生土长的南宁人黄天玲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宁生榨米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做生榨米粉。

  黄天玲说,南宁生榨米粉制作要经过泡米、磨浆、压干、搓揉、蒸煮、舂粉、榨粉等工序,从一粒粒大米到碗里一条条米粉,整个过程大概需要7天时间,单单浸泡大米就要一天。榨粉机将粉团榨成一条条粉丝落入滚烫开水锅里煮成米粉,捞出装入碗里,配以葱花、生菜、酸菜、紫苏、酸笋、酸豆角、辣椒等配料,再加入高汤,一碗酸润爽滑的生榨米粉就做成了。

  这碗“非遗粉”传到黄天玲手上已经是第五代。她说,作为非遗传承人,她将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让这碗“非遗粉”拥有更多的“粉丝”,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传承和发扬非遗美食文化。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挑选大米准备浸泡制作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将浸泡好的大米磨浆。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将浸泡好的大米加入磨盘准备磨浆。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将磨好的米浆压干。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搓揉准备制作生榨米粉的粉团。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舂粉准备制作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榨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为生榨米粉准备调配。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为生榨米粉加配料。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为生榨米粉加配料。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端着刚刚做好的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端着刚刚做好的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黄天玲(左一)在广西南宁市水街一家米粉店里给顾客的生榨米粉加油条。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市民在广西南宁市水街吃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市民在广西南宁市水街吃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黄天玲(左一)在广西南宁市水街一家米粉店里展示自己制作的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黄天玲(左一)在广西南宁市水街一家米粉店里展示自己制作的生榨米粉。

上一篇:着汉服 明礼仪 品文化

下一篇:让琼剧在校园生根开花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