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澜卿向父亲洪兵学习茶器施内釉技巧。
洪澜卿对当地出土的唐五代陶鼓残件非常感兴趣。
8月15日,在歙县桂林镇竦口村的竦口窑陶瓷研究所,洪澜卿向记者展示了她的陶制小茶具、小摆件。
今年9岁的洪澜卿,捏陶制陶已有5年。她的父亲是安徽省首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竦口窑陶瓷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洪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歙县桂林镇竦口村北发现了多处唐宋歙州竦口窑遗址。2010年,热爱古陶瓷的洪兵离开大城市回到老家,在歙县竦口村牵头成立了歙县竦口窑陶瓷研究所,潜心从事唐宋歙州竦口窑文化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创新等工作。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探索,终于让有近900年历史的唐宋陶瓷烧制技艺焕发生机、再现光彩。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洪澜卿从小就对捏泥制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岁开始学习歙州窑陶瓷手工制作技艺,5年来,她跟随父亲实地采集陶瓷实物标本,在歙州古窑遗址土表抢救性保护采集千年古陶标本近千片。
近年来,洪澜卿跟随父母赴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古陶馆等多个博物馆,以及学校、社区等开展少儿捏泥制陶非遗文化公益科普活动近30场次。2023年7月,她受黄山市文旅体局邀请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山对话会,并在现场制作陶瓷,吸引了众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们的关注和互动。
从兴趣爱好到技艺传承,在洪澜卿身上,唐宋歙州竦口窑陶瓷文化艺术传承之路正在不断延伸……(本报记者 潘 成 本报通讯员 顾雪菲 文/图)
[责编:刘晗旭]
上一篇:“金玉良缘”情牵非遗传承
下一篇:制好桑皮纸 修复古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