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梅兰芳纪念馆和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京剧发祥地”系列活动之“在什刹海遇见梅兰芳”,在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旧鼓楼社区公益小剧场举办。
此次活动在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贵妃醉酒》(选段)中拉开序幕。这部由梅兰芳自1914年起整理加工的剧目,化俗为雅,把杨贵妃的失意与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剧场面积不大,结构紧凑。演员和观众近在咫尺,精彩的演出让台下叫好声不断。
活动设置了京剧导览和互动环节,成为一大亮点。“我们来摆一个杨玉环的造型,左脚在前,右脚在左脚后侧,脚尖点地,重心向前……把重心调到左脚上来,身体往前,不要往后仰。”观众兴致勃勃地上台体验,戏曲演员刘振耐心地给大家做指导。
“我们的活动是在北京中轴线上举行,再来讲讲身体的‘中轴线’,京剧里称为‘子午相’,从眉心、鼻子、前胸一直到脚尖,连在一条线上,便是我们身体的‘子午相’……”刘振讲得仔细,观众听得认真,台上互动的三位观众也把动作做得有模有样。
《霸王别姬》开演之前,刘振先介绍了其中的几个看点:“当虞姬面对项羽的时候,她表现出很好的状态,而背对项羽时又会暗自神伤落泪。这时就用到了京剧中的‘打背躬’,如同电影镜头的切换,我们看演员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刘振不仅讲解了每个经典剧目的故事,还对京剧里不同人物角色的手势、动作及其特定意思进行了解读。
参加活动的群众中有老年人、小朋友,还有很多年轻人。现场的每一位参与者化身为戏中人,体验京剧的身段之美、韵味之深。什刹海社区的居民张女士说:“我退休以后经常参加社区活动,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主办方还组织大家上台互动,我也跟着学唱了两句。希望社区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本次活动除了精彩的演出,还把京剧“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听。不仅把京剧带到群众家门口,更让京剧走进群众心里,尤其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京剧、爱上京剧。梅兰芳纪念馆馆长李立中表示,在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公益性演出的形式,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梅兰芳纪念馆与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及北京京剧院等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协调演员演出,通过创意内容和创新形式,为观众带来精彩的交流与互动体验。
“我们要走近大众,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我们编排节目时特意做了安排,既把典型的剧目奉献给观众,同时也普及京剧常识。”李立中说,“现场观众高涨的参与热情,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旧鼓楼公益小剧场是今年启用的新址,小剧场的品牌已有15年历史。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悦军说:“我们致力于将丰富的文艺演出融入居民生活。依托小剧场平台,吸纳高品质、受欢迎的艺术演出形式,将传统艺术送到居民家门口,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李立中告诉记者:“梅兰芳纪念馆与街道、社区的合作是长期的。我们计划将演出录制下来,在社区和其他场所播放,实现以点到面的全面开花。”
据悉,“遇见梅兰芳”品牌活动已有4年历史。除了在梅兰芳纪念馆内演出外,还走向了更广阔的公共空间,包括校园、景区及社区等,通过“此刻爱上京剧”“梅兰芳的化妆匣”及“游园寻梅”等子项目多角度、全方位地推广京剧艺术。未来,梅兰芳纪念馆也会在体制机制上持续改革创新。李立中表示:“我们将简化相关程序,力求在公众或学习单位提出需求后,经过严谨研究,实现更为直接、高效的对接与服务。除了关注纪念馆内部环境的优化与提升外,我们将积极拓宽视野,不仅面向北京市民,还要将目光投向全国乃至海外,把梅兰芳先生的经典剧目和他的精神品格推广到全国,并走向世界。”
“咱们以后加强合作,欢迎你们多带优质节目来。”“好!我们梅兰芳纪念馆将于9月中旬再次开馆,到时欢迎你们到馆里参观。”活动结束后,徐悦军和李立中还在筹划着后续的合作,期待带给社区居民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本报记者 李荣坤)
[责编:刘晗旭]
上一篇:广西东兴:一根琴弦奏百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