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开学季,店里琳琅满目的笔袋轻盈美观,成了学子们的新宠。与之对比,笔者珍藏的一只文具盒,算得上是笨重的庞然大物了。
这只清代文具盒由红木制成,呈长方体形状,长22.2厘米,宽11.3厘米,高4.1厘米。从外表看,它的盒身与盒盖厚度相当,背面安装有两只铜质铰链,开 闭自如,铆合紧密。正面中央,上下各装有铜质片状鲤鱼一只,可自由转动,且双鱼尾部各留有缺口,相互反转即可吻合,设计精巧,寓意吉祥(连年有余)。从里 面看,内盒被分隔成大小不一的5个部分,用来盛装笔、墨、砚等不同的文具,盒盖则用1根横档相隔,兼具支撑的作用。仔细观察可见,所有木材均用榫卯结构组 合,与现代大量使用铁钉的做法迥异,充分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下8只角均钉有铜皮保护,使该盒更加坚固耐用。整体上看,这只文具盒包浆 光润熟旧,厚重古朴又不乏精致典雅。
中国古代的文房用具,历经唐宋元明之后,在清代达到了了鼎盛时期。除了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外,清代宫廷的文房辅助工具得到潜心研制与大力开发。这些器物设计精巧,制作精湛,有的工艺几近登峰造极。而文房四宝的实用价值,也逐渐上升到观赏与把玩 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玩”。它们的流行与繁荣,除了文人精心追求外,还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爱好不无关系,如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 “描金漆绘扇纹文具匣”便是典型例证之一。
就民间而言,本来盛放笔墨纸砚的器物不是没有,然而上行下效,从清中期开始,受宫廷影响,文具盒 不但日趋赏玩化,质地也更加考究。比如紫檀、红木乃至金丝楠木的都有。它们不仅木工制作精细,而且作为小件器物,大多集精美、奇巧、神秘、高贵于一体,成 了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结合的珍品。
由于道光皇帝提倡勤俭,曾多次禁止例贡方物,因而内廷文玩的制作日渐式微,民间制作规模和数量也相对减少。作为当时的文房用品,这只文具盒虽然精致但并不华丽,与描金镶玉相比,算得上是简约派。当年笔者的高祖父在私塾读书勤学好问,尽管家境最差却最受老师的喜爱。然而这位老师须回乡守孝,不得不中途离去。临行之际,他将自己这只心爱的文具匣赠予笔者高祖父,勉励他,要吃得苦中苦,才能求得真学问。高祖父感念师恩,勤勉治学,成了家族第 一位秀才,尤其一笔蝇头小楷工整秀美,誊写的族谱流传至今。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有师恩日月长。”想起爷爷当年将文具盒交给我时的教诲,身为教师的我愈发明白,做人要心怀感恩,为学更应知难而进。
下一篇:红木家具保养误区,需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