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木文化

我所认识的红木家具与健康

时间:2022-07-13 10:17:43 来源:红木古典家具网 作者:宁家和

  作为红木家具行业从业者,经常有顾客问我,使用红木家具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

  关于这个问题,专家们从植物学的角度和药理学的角度都有过不少的论述,也有专著出版。在这里,我只是从红木家具制作者和销售者角度,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直观认识。

  首先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谈

  1、环保性

  红木家具的用材来源于天然的原木,不同于板式家具的合成板材包含有化学成分。为了延续这种天然性,许多红木家具厂家它选择了不上漆的方式,即使上漆也应该是生漆。生漆是漆树的汁液,是自然环保的。北方地区的顾客,大多喜欢不上漆的家具,这就更加环保了。大家知道,许多化学漆里含有甲醛,它对人体有害。不上漆的家具自然没有甲醛,也就对人体没有侵害。像我们的紫檀家具都是不上漆的,以自然的包浆作为木材保护体,所以它是最环保的家具。

1 越南黄花梨三围独板罗汉床

  ▲典藏雅居作品:越南黄花梨三围独板罗汉床

  2、香气与药性

  大多数红木木材贵其味香,其木材被誉为“木中贵族”,如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木“贵如黄金”,印度小叶紫檀檀香木素有“绿色金子”之称,沉香素有“木中钻石”之称。这些珍贵用材树种,顺其自然地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山林之中,吸取日月之精华,尽收山水之灵气,形成了香、奇、优的名贵材性,是香文化和家居制品的上好材料,也是木材保健的宝物。许多红木木材的香气:清新,爽神,久用无头晕之感;醒脑,舒心,不使人心浮气躁,有愉悦之感;香味醇和,浓淡适中,无刺鼻之感;香味浓郁,无气腻之感。即使恬淡,其香也清晰可辨,常能感觉到在芳香之中透出一些轻微的涩味和药材味。药性好的木材本身就有香气,比如紫檀、黄花梨等,都有淡淡的香味。不仅仅是香味,它还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比如紫檀的木氧可镇定安神和助眠,黄花梨的降香可降血压、降血脂及舒筋活络。这些木材的管孔如果没有被油漆覆盖,那么它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释放它的气味,隐隐地散发香气,让人神清气爽。

  3、器形的作用

  红木家具的器形设计,许多是有益于使用者健康的,比如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位顾客,是位中医,他就说,这搭脑对颈椎病人非常有作用,坐在这样的椅子上,让人的颈椎部位与椅子的搭脑部位贴合,人会觉得很舒服,这样可以使颈椎得到休息,又让搭脑起到辅助按摩作用。不仅是官帽椅,红木家具的坐具,大到宝座,小到玫瑰椅,都对人体的坐姿有一定的束缚,它不像沙发那样让你随心所欲地左歪右躺,但却能约束你保持个良好的坐姿,这对身体发育很有帮助。

2 百宝嵌小叶紫檀四出头官帽椅

3  百宝嵌小叶紫檀四出头官帽椅

  ▲典藏雅居作品:百宝嵌小叶紫檀四出头官帽椅

  除了坐具,红木家具中许多款型也都有一定的养生保健功能。我们熟悉的拔步床、架子床之类,尤其受人欢迎。其原因就在于,这类家具营造了一个小小的睡眠空间,它能阻风聚气,人睡在里面很有安全感,自然睡眠好,养精蓄锐。

4 檀香紫檀如意云纹双月洞架子床

  ▲典藏雅居作品:檀香紫檀如意云纹双月洞架子床

  其次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谈

  有一个国产奶粉的广告语说:“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用到家具上也是同理。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因而它更适合中国人的审美体验。尤其是它内涵的文化符号,本来就植根于中华文化,因此它与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特质是相契合的。当我们看到一件好的家具,或一个富有意境的中式家居环境,我们不由自主地欣赏、赞叹它的美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共鸣,同时它也带给我们以愉悦,这种愉悦,就似舒服的心理按摩。

  著名古典家具专家张德祥先生评价中国家具时用了一句话:“家具如歌”。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理解,而从审美体验的角度讲,美器美居,它就是奏响在我们心中的美妙音符,在与它接触的过程中,我们欣赏它,同时也是享受它带给我们的美好。

  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也说过,中国人对红木家具的喜爱,有时候是下意识的,由于红木家具的用材多是成长于原始森林几百上千年的老木,岁月洗礼,使它富含着宇宙能量,我们与它“体木相接”,就是接受这种能量的传导,是与宇宙和天体的对话。赵主任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对木与人的关联做了一个阐释,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红木家具对人心理健康的暗示作用,值得我们品味。

  ▲典藏雅居作品

  红木家具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都是积极、健康的,所以说红木家具对人有养生保健功能一点也不为过。但这只限于典藏雅器,那些粗制滥造的货品,自然不在此列。

上一篇:红木行业创新还是传承?

下一篇:听著名木器鉴赏与收藏家张德祥先生讲红木圈椅的文化与内涵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