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木文化

张辉:小议传世明式家具旧皮的打磨

时间:2024-03-05 10:47:01 来源:品牌红木网 作者:海辰

  欧美人士在收藏使用古旧家具前,要经过专业人员打磨和修整,使陈旧不洁的居家用品面目一新,里面尽量不打磨(也有大量里面也磨新的)。但此种处理不可避免地会伤及皮肉,再细微的物理性磨损,其实都是伤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明式家具流失海外,都遭到一样的“礼遇”。家具买到家,便推出“洗皮”。明式家具遭磨洗有如此几种原因:

  1.西人有打磨旧家具传统。

  2.许多藏家是收藏兼实用,每日肌肤相亲,要求绝对干净。

  3.当初购买这种家具,成本极低。在东西方的两种收入框架下,家具像柴火一样买,待之心态就太不一样了。

  强大的现实与历史的惯性,造就了欧美人士收藏的大量明式家具皮壳往往受损,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其是非价值如何呢?举三个其他例子说明。

  其一,上世纪50年代,被誉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损坏严重,在梁思成等建筑师的呼吁请求下,1956年,有关部门下令进行维修。但是本应做修葺变成为彻底的内外翻新,而且大部分旧石料被弃。梁思成闻讯,痛心疾首。1963年,他极为克制地指责道:“但直至今天,我还是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镜用擦桐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在赵州桥的重修中,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今天我们所见的赵州桥,在形象上绝不给人以1300岁的印象,而像是今天新造的桥——形与神不相称,这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梁思成:《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和维护》,《文物》1963年第7期)

  许多打磨过重的明式家具何尝不是如此,绝不给人以经历了几百年的面貌。

  其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孔府孔林管理部门曾为发展旅游,动用人马,整洁“三孔”面容,对“三孔”古建筑进行了大面积的高压水枪大水清洗。消息传出,一时文物界哗然,声讨声汹涌。国家文物局直接干预,专人调查后,详情直接上报国家中枢。

  其三,当人们走入上海博物馆家具厅,迎面看到的便是王世襄旧藏紫檀平头案,其纹饰的沟廻中,还存有不少的陈年积垢,这完全正常,这就是历史。什么更符合历史的本真,什么就更具历史之美。设想一下,博物馆的某位家具养护人员哪天好心好意地自作主张,以西式“先进”的磨洗法,把这张画案焕然一新,他的下场是什么呢?

  在具体技术层面,不同风化皮壳代表不同的年代,资深行家会凭借大数据性、概率性的经验分析皮壳,对家具的年份及出货地做出判断,而失去皮壳,则意味着丢失有益的数据。

  物理打磨器物,也与国人对古物原“皮壳”“包浆”的深厚观念相悖。没有人会把青铜器、竹木牙角器等古艺术品磨洗得伤及皮肉而焕然一新。但故意做新,在明式家具上却是家常便饭。

  国内家具收藏者在相当长时间里,固守着原皮壳理念,对磨洗过的明式家具持排斥态度。以2010年为界,大量西人旧藏的高品质明式家具,通过拍卖行,进入公众视野,其中极大多数呈磨洗状态,国人面临着实物和观念的新洗礼。那些黄花梨家具在欧美,磨洗已有二三十年,新的风化也已产生,自然看上去比原始皮壳器物更干净靓丽。同时,大陆尚存的原始皮壳器物,在旧家具整体存量上处于极为弱势地位。加上修复力量的薄弱,中西两方藏品不成对抗格局。

  任何观念在强大的现实面前都是脆弱的,今天,国人不那么敌视“洗皮的”明式家具了。大势如此,多少俊杰已识时务。还有多少人泰然固守着古家具的原始皮壳观?

  对旧家具的修整、去垢、养护自然无错。家具经年累月的无人照管,重新养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应反对把家具上的铜饰打磨得如金子一样的闪亮,反对将家具上旧有的温润皮壳或沧桑之貌改为拉皮式的修理。据资深行家讲,当时,美国人等对家具处理的要求是要保留器物内底的原始状态,这在一定意义上尚可见“保留原貌”之观念,只是其逻辑没有贯穿到底。

  西方人对我中华古物重实用、轻原始性、轻完整性的态度,其实多有误区,偶见的掐丝珐琅器、瓷器被底穿一孔,作为台灯基座,便表现出实用性第一的害处。

  世间问题又太复杂,我们又会有另外的思考。如此多的黄花梨家具曾乾坤转移、远离故土,成为欧美人士的堂上客。现在,它们尊贵地陆续回到母国。当初,如果没有大量的倒卖,今天,它们是否大部分已荡然无存。所以,从古文物传承、保护角度看,客观上,文物向安全而文明程度较高的地方流通,不失为避免毁灭的手段。但其中的过失仍应反省。而国人对原皮壳家具也应有所修葺和养护,使古物更多地焕发美感。


作者介绍:

张辉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

明清家具研究学者

  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划组稿编辑,并创建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整理《曾国藩全集》(中国致公出版社)、《中国通史》(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国名画全集》(京华出版社)等著作。从2000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将考古学、人类学、图像学、历史学之方法论引入家具研究。现为三家专业艺术媒体专栏作家。2017年出版《明式家具图案研究》(故宫出版社)。2019年出版《中国家具日历2020》(中国林业出版社)。

  (来源:品牌红木网)

上一篇:江苏红木品牌檀一新中式:万千妙境,新中式家具酝酿和谐之美

下一篇:白木和红木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源与流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