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自出现至今已发展了数千年,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中国人在饮酒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生活情趣、思维方式、审美意象、精神追求等等,是“中国酒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中国古代的酒文化精神有“学而优则仕”的积极进取,有陶潜“淡泊名利”似的宁静致远,有“我本楚狂人”的孤傲,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有自由意识、忧患意识、英雄意识……可以说酒文化精神体现的不同审美维度是包罗万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中国酒文化的自由意识
自由是中国酒文化精神的内在核心,对自由意识的体验、领悟、开掘与渴求,构成了中国文人创作的最重要价值。酒文化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
唐代诗人李白宁愿躺在江湖漂泊的扁舟上,也不肯睡在鲁儒的体面和尊严上。他不让鲁儒的种种迂见把生命自由意志与自身剥离。李白却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孤标傲岸,有“朝寻紫泥海,夕披丹霞裳”、“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的飘逸,让人体悟到发自生命本真的自由意识的存在。
“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体现了文人饮酒摆脱世俗羁绊而获得人生的自由状态,自由是中国酒文化精神重要的美学追求。这种自由是一种审美化的心灵,就是自由化的心灵,它是我们更高升华和保持的真心,达到心灵本真形象的恢复和重建,重在“真”。作家有意识地和酒亲和,并且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引入酒文化,借助酒的参与和介入,使他们得以暂时摆脱各种约束,忘掉许多不快,让处于压抑和扭曲状态的精神情感获得暂时的缓解与片刻的安宁,得以物我两忘,进入真正自由的创作状态。酒能让人扯下虚伪的面纱,裸露出平时难得展示的真面目,达到“杯酒见人心”、“酒后吐真言”的效果。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在似醉非醉之中,最容易流露出真诚坦荡、率性而为的真实灵魂。
中国酒文化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艺术中有着相当深厚的土壤和相当普遍的基础。而且这种忧患意识,早已在《周易》、《诗经》以及各种文献典籍中出现,它不但存在于儒家思想中,还存在于道家的思想中。人生于世,苦多乐少;每处逆境,辄自长吁短叹,纵酒狂歌,消遣烦恼苦闷,留下了诸多历史故事和名篇佳句,常使后人为之落泪。借酒思念家乡、忧国忧民、感叹世事之悲的佳作亦多,构成了中国酒文化题材忧愁意识的重要一维。
文学史上与酒有关的思乡主题、忧国主题、离别主题的佳作不胜枚举。人生于世,苦多乐少;每处逆境,辄自长吁短叹,纵酒狂歌,消遣烦恼苦闷,留下了诸多历史故事,名篇佳句,常使后人为之落泪。如古乐府诗中的“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浇愁愁更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崇嗣的“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喝酒饯行是古今中外流行的一种礼仪,亲朋好友的离别,常常设酒食送行,很多文人墨客借酒吟诵亲朋的离别愁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深切地表达了对友人西去边塞的不舍之情,让朋友干了这杯酒,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朋友远走的殷切祝愿,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复杂愁绪都在酒中了。
借酒思念家乡、忧国忧民、感叹世事之悲的佳作亦多,构成了中国酒文化题材忧愁意识的重要一维。从文化的意义上说,酒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一方面,酒是物质的饮料;另一方面,酒承载了中国人精神的、心理的诉求,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诗与酒的珠联璧合,酒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才是中国文人化解矛盾、消解忧愁、抚平郁结的利器。
中国酒文化的英雄意识
英雄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浪漫情结,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英雄意识、英雄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儒家的“舍生取义”和佛家道家的卫道除魔都体现了英雄主义思想。翻开史册,我们可以看到,多少出生入死的英雄,血溅城池的豪杰,他们与酒有着特殊的感情,对酒有着特别的爱好。“酒壮英雄胆”,英雄离不开酒,酒也离不开英雄,那些一诺千金的侠士,视死如归的壮士,勇往直前的勇士,浴血奋战的将士,都离不开酒的帮助,可以说,酒成了孕育英雄的土壤,铸造豪杰的媒介。
酒与英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文学作品表达的重要主题,“酒壮英雄胆,酒助英雄兴”,英雄离不开酒,酒也离不开英雄,英雄不喝酒就少了几分豪气,酒离开英雄仿佛成了开胃养颜之饮。古代战事,酣战之时当以烈酒解渴,攻克城池定痛饮三日;四面楚歌亦是长饮悲歌,壮士赴义必碗酒送别,关羽、张飞的勇冠三军,无酒不成其威,武松、李逵的豪侠果敢,无酒不成其勇,可以说《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是以酒演绎的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英雄以酒显示了豪气、霸气、义气和力量。曹操是一代乱世枭雄,一生嗜酒善饮,设宴邀请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句“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觥筹交错之间斗智斗勇,一个佯装糊涂、韬光养晦,一个心怀狡诈、步步紧逼,把英雄的智与谋表现得淋漓尽致。宋太祖赵匡胤以酒后“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当上了皇帝,后又以“杯酒释兵权”,不动声色收回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由此可见,酒和英雄情结是紧密相关的,在《水浒传》中,酒与整个故事情节联系密切,酒既是刺激这些英雄的催发剂,又是他们英雄性格得以完成的载体和象征。真可谓,无酒不英雄,越喝越英雄。这种认识也深深影响了民间意识,这种男儿加美酒等于英雄的观念,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