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摄影

且听一曲渔家傲 ——也说“船家福”专题摄影展

时间:2021-05-27 13:11:52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一峰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长江历来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也是艺术家精神滋养的重要来源。对于艺术家而言,用艺术语言表现长江,不仅是在记录中华民族的铿锵进程,也是在描绘民族精神的瑰丽图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放在压倒性位置,逐步解决长江生态透支问题,共同守护好母亲河。今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施行,标志着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的历史性转变又迈上了新的台阶。“长江大保护·船家福”摄影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举办的。展出的作品聚焦长江生态文明建设,以镜头的语言、个体的视角、人性的温度,从普通长江渔民的生活变化,有技巧地展示出长江生态修复的历史变迁,令观者心为之动,情难自已。

  在这次展出的80多幅作品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老渔民离船上岸的面容和神态。其中一张照片上,天生港渔民张正华、张正勇并肩站立在渔船上,一人一边,共同展示一份《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长江流域专项捕捞制度管理制度的通告》。两人表情严峻又写满了镇定,严肃的面庞与手持的红头文件构成了一个三角,稳稳占据着视觉中心。在两人饱经沧桑的脸上,刀刻斧凿般的皱纹沟壑纵横,讲述着“出没风波里”的艰辛,又似乎隐喻着长江生态保护任务之急迫。两位渔民嘴角轻抿,双目微缩、视向前方,面对即将改变的生活,他们或许多少有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坚定和自信。我想,只有对自己身处的社会、国家和制度充满信赖和骄傲的人,只有对自己创造的生活满怀热望和勇气的人,才会流露出如此的神情。感谢摄影家王俊荣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将其定格在了照片上,为历史留下了时代的真实瞬间。可与这幅照片合观的作品是《走向新生活》。这张照片里的渔民一边离船登岸,一边开怀大笑。他笑得如此敞亮,充满了感染力。在他的笑意里,静态的照片仿佛也要活动起来,向着渔民前行的方向延展开去,把他们新生活的更多细节分享给我们。

  “船家福”摄影展的作品,切口很小,拍摄的只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职业渔民,在从古至今与长江相依为命的渔民群体中,他们可能只是沧海一粟,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渔民,他们是长江历史性转折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承担者。因而,他们个体的微小生活,其实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缩影。作为摄影家,王俊荣长期关注这一主题,随时记录行业的点滴变化,以20余年不停歇的持续创作,为自己的作品注入了沉甸甸的历史感。

  更重要的是,在追踪历史脚步的同时,王俊荣始终把镜头对准担当历史的人,也就是长江渔民。这就确保了他的创作在人民立场、人民情怀的轨道上行进,始终葆有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展出的作品中有多张“渔民和最后一批渔船合影”。作为普通劳动者,他们或许没有想过承担历史记录之责,面对镜头时,他们不善于凹造型,反而还有些拘束,但我们依然可以读出与熟悉的生活离别的情愫。当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另一些作品,欣赏渔民全神贯注于《织网》《补网》、晾晒鱼干,集中精神应付《暴风雨来了》,以及在《收网》的阳光中变成一道道剪影,又会读到他们徜徉在属于自己的生活时那份自在、舒展,由此也就更能深切地理解他们与朝夕相伴的长江、渔船的感情。

  真情的告别总是泪光点点,但前进必须与过去告别。洞悉这一人性与历史的变奏,捕捉和呈现此种复杂的感情,正是“船家福”系列作品的成就所在。时间总是无差别地流逝,情感却会沉淀下来,并把人性之美锚定在岁月的长河深处。在“船家福”摄影作品中,“渔船上的爱情”占了不小的比重。我以为,这是摄影家和策展人十分高明的艺术选择。爱,是人间最复杂的情感,也是最能展现人性的东西。同时,爱又是最难答的考题,也是世事变迁中最牢靠的港湾。从照片上看,这些穿着婚纱和西装的“新人”早已不再年轻,也不是俊男靓女,有几位更是白发苍苍。他们或轻轻相拥,或深情凝视,从他们的体态、眼神和微笑中,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真谛。原来,爱情是激情似火的绚烂,更是醇厚如酒的相濡以沫。摄影本是宁静的艺术,以静止的瞬间讲述流动的往事。我相信,现实生活里“渔船上的爱情”一定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共同面对风浪时的携子之手,也有一起编织生活梦想时的心灵守候,或许还有“船”头吵架“船”尾和的磕磕绊绊。作为摄影作品的《渔船上的爱情》删繁就减,用含蓄而明快的方式勾勒出离岸渔民的幸福一刻,以及他们宁和、充盈的情感世界。

  保护长江,建设长江经济带,说到底都是为了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王俊荣和他的“船家福”以对人性所倾注的关怀,深刻地把握了这一点,也就参透了长江禁渔题材内在的思想和艺术吁求,借光影之形谱写了新时代里振奋又感人的“渔家傲”。

  2019年3月1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泽生社区渔民张正华、张正勇(右)展示禁捕通告,他们不能再出船捕捞刀鱼了。

  2015年3月31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通燧社区首批退捕渔民62周岁的沈月宝走向新生活。

  2020年12月9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通燧社区退捕渔民晾晒鱼干。

  2016年4月15日,刀鱼捕捞季,暴风雨来了,渔民依旧下江捕捞。

  2018年4月20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渔民在长江下游天生港江段捕捞刀鱼。

  2018年4月20日,江苏南通,渔民在长江下游天生港江边捕捞刀鱼。

  2018年9月28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泽生社区渔民贺金婚。

  心灵手巧的渔民织网补网。

  2018年9月28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泽生社区工作人员为准备拍摄金婚纪念照的渔民梳妆打扮。

  2020年12月9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泽生社区退捕渔民组织生态环保巡河队,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在长江天生港段清理随潮而来的漂浮垃圾,守护美丽长江。

  2020年12月26日,江苏南通,崇川区纪委精准监督,共保退捕渔民权益。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天生港镇街道通燧社区慰问退捕渔民,入户调查,核实渔民退捕后转产就业、生计保障以及资金补偿情况。

  2020年5月13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通燧社区57周岁的上岸渔民朱美兰(排在第一个)和同伴一起表演旗袍秀。

  2020年4月30日,江苏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通燧社区57周岁的上岸渔民朱美兰手捧受赠的2015年3月31日与渔船的合影照片留影。

责任编辑:刘娜

 

上一篇:无人机航拍加榜梯田 雕琢在深山里的诗行

下一篇:关注生态摄影 爱护生态环境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