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摄影师都给动物拍过肖像,刘孝良的作品却有着十分独特的风格,甚至有人说,他的作品里的动物 “会说话”。
到底是什么奇特的风格?看看他的作品,你就明白了:
爱的哺育(皇帝企鹅)
好奇(海豹)
老成(柯氏狷羚)
他的作品里,去掉了环境元素——无论是非洲大草原秋末的疾风劲草,还是地球两端极地震撼人心的莽莽冰原,不需要它们的注解与陪衬。只有白色背景,犹如进入影室。
他的作品里,去掉了色彩——回归摄影语言的最初,恢复人类 “出厂设置” 时的视觉感知力,只留黑白灰,回溯到原点,寻找生命的质朴力量。
他的作品里,去掉了光影——日升日落光影固然很适合塑造动物形象,但那真的是动物最真实的样子吗?鸟儿就一定要振翅飞翔,一定要逆光数毛吗?
明眸如镜(犬羚)
心事重重(橄榄狒狒)
有人觉得,去掉这 3 大要素以后的野生动物肖像作品会很 “无趣”;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拍摄方式 “排除了干扰因素”,能让观众更专注于动物的表情、姿态和情感,而这或许正是刘孝良想要表达的重点。
霸气(非洲狮)
依恋(斑马)
刘孝良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 “删繁就简” 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简单。根据他的自述,“每前行一步都是实验数遍的结果。简化是不是等同于弱化?余下的信息还是否有效?几番纠结博弈之后,我说服了自己,只留下 ‘相’,相貌之 ‘相’。”
刘孝良希望,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让观众能更 “安静” 更 “平等” 地与作品中的野生动物 “对视” 乃至 “交流”,更好地感受到它们的情感与 “想法”。
足智多谋(东非角鸮)
和睦(长颈鹿和牛椋鸟)
“我读懂了海豹的好奇,长颈鹿的奉献,皇帝企鹅的谦卑,柯氏狷羚的谨慎,狮王的傲睨,斑马的温柔,东非角鸮的狡诈,橄榄狒狒的思考,犬羚的清纯……” 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能和刘孝良一样,感知到了动物们的心意?
图片来源/2021 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参展作品《四野众生相》
摄影/刘孝良
责任编辑:刘娜
上一篇:足不出户 尽赏各地中秋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