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李恒,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上海创研基地艺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收藏协会大师艺术委员会注册艺术家、上海市收藏画院画师、成都军区军供干部培训基地书画创作室主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书画院特聘画师,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使者。
1999年至今,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其中有2016年秋季第十三届青州“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2017年春季第十四届保利“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2017年夏季“从黄到远山:一带一路国家李恒重彩山水画展”,该展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华网、黄山市委、市政府为其主办,举办地为黄山市美术馆。2017年被新华社等单位邀请成为“一带一路,昂扬在途”大型跨国文化交流团随团画家。李恒不负重望,历经30多天,一路写生,创作多幅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中国画。
笔墨写春秋 气韵满乾坤——读李恒山水画作品集有感
节选
在李恒的美术生涯中,还特别喜欢雪景山水画的创作。如此,他的《早雪》、《太行雪韵》、《秋韵》、《秋江帆影》、《睛雪》、《太行之春》、《独钓寒江舌》、《北国风光》等等,或是风雪交界,雪花飞舞;或是冰天雪地,雪雾锁山;或是雪止天朗,银装素裹;或是远山山头的,近山山脚的春意浓浓;或是雪景彩霞互辉,水急流长交响……雪的意境,美的韵律,冬的风光,春的萌动,幅幅分外妖烧,处处给人以无限的通想。
其实,对李恒美术作品的评论,我难以胜任,不能一语中的。这是因为,著名画家关山月、白庚延、郭公达、朱秀坤等诸位早已给过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他们高层建邻,画龙点睛,定论恰当。再一个原因是,我学识有限,力不心。所以,我只能以感悟的方式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说一句心里话,我对李恒勤奋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彰显个性化的笔墨语言的精神非常钦佩,特别是在以下两个方面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一,水墨与彩墨的关系处理。李恒对水墨山水画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因为“水墨”二字似乎更接近中国画的表达。
但“水墨”不等于中国画的全部,“水墨”也不仅仅是“水与墨”的关系。李恒深知“水墨”是个大慨念,而“彩墨”又仅仅是“彩墨”,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彩墨”,包含众多的色彩。但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大都是“水墨”为基调,而很少去把“彩墨”为基调。李恒在二者的平衡中,在传统的基础上,重在“彩墨”上下功夫,在色彩的设置方面拉开与传统“水墨”的距离,尽可能地接近现代生活,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他有时直接把强烈的颜色搬上画面,在积墨的基础上,层层叠加,或用“勾擦法”增强作画的垒色效果,从而使画面显得更加雄浑、粗砺、厚重、耐看,有一些作品还从具象中来抽象,清晰中变朦胧,使之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其二,在技法、笔法、墨法的运用上也有很好的个性表达。李恒在作画时往往把泼、染、勾、洒、擦、点等多种手法交叉运用,有时泼洒自如,有时勾染并用,尤其是对彩墨的晕化、膨化、涨化、雾化,得心应手了,浑然一体地融化,有独特的技法运用和处理方式,很多作品的“彩墨”变化如同入窑的瓷器,经过1000多度的高温洗化,达到了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窑变”奇效。李恒的不少作品正是“窑变”的注脚,给人的感觉往往耳目一新。而且这类作品不但难以仿造,而且连自己也无法重复原作,这大约也是一种创新。
李恒的笔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色,无不彰显着彩墨的绚丽、多姿、苍茫,无不诉说着大自然的俊美、神韵、秀雅、灵动。我们时而可以领悟到大气磅礴,一泻干里的宏伟气势,时而可以领略到大千世界的美好多姿、奇幻变化,时而可以领会到作者激情的奔放,内心的博大,胸怀的宽广。从一幅幅大作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笔动心动、意随思轼、情在笔下的意韵、意境、意象和意志品质,这是心灵向艺术的延伸,学术间艺术的升华,艺术向精神的扩展,有限向无限的扩张,我们在李恒的作品中读到的是豪放之情,山水之魂,彩墨之韵,精气之神。读着李恒的作品,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也许人生有很多事情不一定去做,或不一定做的很多,或不一定做的完美,但美妙的是做喜欢做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又不断悄悄地沉淀,无声地积累,慢慢地展开,这其中定充篱着美好的未来,乃至孕育着波澜壮阔的场景。我竖信,李恒已有着厚厚的沉淀、积累,必将厚积薄发也!
(作者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书画评沦家张培基)
上一篇: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