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画

敦煌壁画中的节气之美

时间:2022-06-10 10:45:3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杜娟

  芒种时节,农人收割和扬场的情景。扬场 莫高窟第61窟(五代) 选自《敦煌岁时节令》

  《敦煌岁时节令》/赵声良 主编 杜鹃 赵晓星 田舒源 王芳芳 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八月十五中秋节,敦煌人有崇敬拜月的习俗。月光菩萨 莫高窟第384窟(中唐) 选自《敦煌岁时节令》

  赠扇相贺,古代敦煌端午的重要习俗。执团扇女供养人 莫高窟第116窟(中唐) 选自《敦煌岁时节令》

  敦煌文献《咏廿四节气诗》 选自《敦煌岁时节令》

  千百年来,敦煌的画师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画进壁画,其中“岁时节令”的内容更是丰富多样,它们与飞天花雨一起,沉睡在喧嚣的黄沙里。近日,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将“敦煌”与“岁时节令”两相结合,编写并出版了《敦煌岁时节令》一书,重现敦煌古代生活图景,使古老的、看似遥远的敦煌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

  清明游春,夏至祈雨,处暑纳凉,小雪饮酒,“敦煌岁时节令”是从古至今敦煌地区的风土人情,也是历朝历代敦煌人平凡生活的一部分。阅读《敦煌岁时节令》,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编者们想要传达的态度:古人最想传递给子孙后代的信息——诗意与生活。

  在华夏文明五千年的长河里,立春祈年、雨水春耕、七夕乞巧、中秋团圆……人们在岁时里祈愿和美安康,在节令中守候万物生长。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岁时节令的更迭往复里,中国人的浪漫智慧与生活意趣也于此间生生不息。

  《敦煌岁时节令》是一本由敦煌研究院编,赵声良主编,杜鹃、赵晓星、田舒源、王芳芳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人文读物。以“传承、人文、诗意、生活”为核心理念,在深入挖掘敦煌文化深厚内涵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的岁时节令和敦煌文化相结合,把中古民俗引入现代人的视野当中,重现敦煌古代生活图景。

文化传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四季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孟子·梁惠王上》有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荀子·王治篇》也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事,故五谷不绝,而民有余食也。”先民们很早就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迎来农业上的丰收。在生产实践中,古代的劳动人民逐渐总结出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从立春、雨水、惊蛰,直到冬至、小寒、大寒,一个个节气串起了一年四季的变幻,也串起了中国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除此之外,中国还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它们不再表示着季节与气候的变换更迭,而是更多融入了各类文化活动的内涵,将其中与农业的关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二十四节气一起构成了“岁时节令”。就这样,岁时节令融入了农业、民俗、艺术等诸多内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莫高窟现存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保存了大量与岁时节令有关的内容,涉及传统民俗、礼俗与佛俗,并融合丝绸之路与敦煌独特的自然风貌与社会环境,形成了大量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岁时节令”文化。莫高窟第285窟中,威武的雷神挥椎击鼓,春雷阵阵,百虫惊动,这便是惊蛰时节的物候;莫高窟第35窟的十一面观音像中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月宫与图景,那月里有着蟾蜍和月兔,是古老敦煌人对于中秋圆月的想象。敦煌藏经洞中出土的文献中,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岁时节令内容。同样是惊蛰时节,敦煌文献P.2624《咏廿四节气诗》中写道:“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短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敦煌文献P.2838《咏新月》也讲述了敦煌人崇敬拜月的习俗。在敦煌石窟之中,既保存了形象的古代壁画,又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料,两者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具体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岁时文化的真实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数字人文

  2018年,敦煌研究院开展了“敦煌岁时节令”项目,“敦煌岁时节令”是敦煌研究院新媒体中心创立的数字媒体品牌,旨在以互联网为载体,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敦煌壁画、彩塑和藏经洞文献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新媒体传播的形式,将传统的岁时节令再现于世人眼前。自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第一篇关于敦煌岁时节令的文章以来,这个系列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了2000万次点击和100多万条留言,将敦煌文化带给了数以千万的读者朋友。通过互联网平台,古老的敦煌文化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数以万计的读者完成了一场“双向奔赴”。作为“敦煌岁时节令”的唯一主创团队,敦煌研究院一直在持续着创作并发布与其相关的延展内容,包括数字产品、纸质出版物、展览等相关线上线下产品的授权合作。与此同时,《敦煌岁时节令》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9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读掌上精品庆百年华诞——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献礼建党百年专栏”。

  2022年,在敦煌研究院赵声良书记的牵头下,敦煌研究院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合作,将《敦煌岁时节令》由数字出版物变为了实体的纸质出版物。本次出版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重新与各位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校订了《敦煌岁时节令》的内容,确保了知识的准确性、严谨性。同时,书中增加了200多幅与内容相关的壁画、彩塑和文献的图像资料,帮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岁时节令和敦煌文化。

诗意栖居

  2017年的冬天,敦煌下了一场大雪,银色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鸣沙山上。恍惚中,那些洞窟里的图景好像就这样穿越过千年的风雪,走到了所有人的面前。词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哪怕相距千里,相隔千年,我们仍能与古人共同拥有一些事物与风景,体味着生活中的诗意情怀,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敦煌研究院将“敦煌”与“岁时节令”两相结合,终于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敦煌岁时节令”,它迸裂出灿烂的火花,使古老的、看似遥远的敦煌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将古人的生活智慧融入现代城市的生活中。编者们以诗意的语言,重现了千年之前先民们的生活,传承了以敦煌文化、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所迸发出的人文光辉。它借助鲜活的、生动的语言,让丰润厚重的敦煌文化走进年轻读者的视野中,让传统文化缓缓流淌进现代的城市生活中。

  与同类型的读物相比,《敦煌岁时节令》中最独特的部分,是敦煌文化与传统岁时节令的融合。以端午节为例——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有纪念屈原之说,也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之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还属纪念屈原之说。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南方的人们戴花绳、吃粽子、赛龙舟……可是,敦煌地处西北,没有可以赛龙舟的大江大河,人们怎么去度过端午佳节呢?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献S.5448《敦煌录》记载:“端午日,城中士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声吼如雷,至晓看之,峭崿如旧,古号鸣沙,神沙而祠焉。”端午这天,敦煌城中的青年男女,相聚鸣沙山顶,同时一哄而下,沙子随着人群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现在,去鸣沙山滑沙已经成为一项独特的娱乐项目,大家坐在滑沙板上,从高高的沙丘上一跃而下,就像在海浪里冲浪一样。

  在这里,“敦煌”这两个字不再仅仅意味着我国茫茫大西北边陲的一个小镇,也不再仅仅代表着浩如烟海的壁画艺术与文献记录,它更多代表着敦煌这个地区自古而今的风土人情,以及历朝历代敦煌人的喜怒哀乐。

生活美学

  千百年来,敦煌的画师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画进壁画,它们与飞天花雨一起,沉睡在喧嚣的黄沙里。我们经常研究壁画画面的艺术价值或意义,无形中,也许忽略了那些古人最想传递给子孙后代的信息——生活的美学。

  敦煌的五月十分炎热,赠扇相贺便成了古代敦煌端午的重要习俗。各样扇子不仅是一种消夏的用具,更是一件艺术品。敦煌文献S.5636《应用文范》中“端午日贺扇”记载:“蕤宾膺候,端午今晨,伏蒙鸿恩,各赐团扇,愿扬仁风。某乙等无任惶悚。”在莫高窟第196窟的壁画中,便绘有晚唐时期的精致团扇。

  由于敦煌本地不产包粽子的箬叶,所以人们把糯米先煮成熟饭,然后放在一个浅浅的容器里摊平,还可以撒一些红枣之类的配料,最后加以重压,当地人称为“粽糕”。敦煌文献S.5636《端午相迎书》中记载:“达(幸)逢嘉节,端午良晨(辰)。有慰同僚,何以申展,空备团粽,辄敢谘邀,状至幸垂过访。谨状。”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同事们端午佳节来访,主人非常开心,虽然没有备下丰富的酒宴,但团粽一定管饱!

  这些有趣的内容,就像是一串散落的珍珠,藏在《敦煌岁时节令》的各个角落,有些在壁画里,有些在彩塑里,有些在文献里。读者们看着看着,便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原来上元节的“燃灯”习俗是这样来的!莫高窟里竟然藏着“雷公”和“雨师”!古代的清明节和寒食节连在一起放假!在深秋季节里,古人们的穿搭真是好看极了!原来在沙漠深处的石窟里,还有游泳、捕鱼的壁画呢!

  走近《敦煌岁时节令》,敦煌文化的磅礴气韵与生动气息迎面而来。清明游春,夏至祈雨,处暑纳凉,小雪饮酒,在四季岁时、春秋节令中,与古人一同探寻岁月的奥秘。在此间,邂逅属于中国人的清朗与壮阔。(作者:杜娟,系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上一篇:柯桐枝中国花鸟画大展长沙开幕 带人走进“热带雨林”的世界

下一篇: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精选—王少跃作品精选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