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主要是用汉字记载,而汉字又因书法得以传承,在没有印刷、没有电脑的年代,所有的重要文献都是纸写笔载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古代碑版、字帖、书札等,他们既是文献,是法书字帖,是历史文化经典,也是我们学习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中国书法必须入古,必须从学习古代名碑、名帖入手,也就是说,临摹古代经典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历史上有很多名家、大家一生都在临帖,如米芾、王铎、何绍基等,我们应该从他们流传的法帖中研究他们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及方法,找寻规律并进行借鉴。
当前,人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大抵有这么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不临帖,第二种是乱临帖,第三种死临帖,第四种是会临帖。
有不少人爱写字,长期练字,甚至经常搞创作,可他们的字不入古,剑拔弩张地很俗气。这一类书法作者最明显的特点是很少临帖,或者根本没有临过帖。
也有一些人懂得临帖的重要性,可是他们经常临帖也经常换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没有定力,及至写来写去字里行间还是不见古人的影子,书法还是未能免俗。
还有些人,一辈子抱着一本帖,经常临、经常写,写得还行但缺少思考,缺少创造,结果写了一辈子最后变成了“模仿秀”。
作为书道中人,我只能尽自己所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做一些工作。好在我身边的朋友们与我志同道合,与我的倡导遥相呼应,他们真正拿出了“与古为徒”的态度和行动。
田小华是中国人民大学盛景华书法工作室的助教,之所以被本工作室聘为助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学习传统经典的态度和作风令人肃然起敬。他将临习古人经典作为日课,几十年坚持不懈。他来自贫困山区,那地方山高水远偏于一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了让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劝他到城市来工作,并努力为他打通关系,铺好道路,可是他就是不肯离开他的家乡,不肯离开他那个相对安静闲适的学习环境。他说他喜欢安静,不喜欢应酬,不愿意被琐事打扰。对于他对待书法那种认真,那种视之为生命的精神,我还能说什么呢!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小华临帖不辍,所有米芾存世的法书墨迹他都临习得滚瓜烂熟,下笔即有,他背临的“蜀素帖、苕溪诗”几可乱真。说他是当下国内学“米”最为出色书法家之一并不为过。除此之外,小华还遍临了由晋至明清帖学一脉的大多数碑帖经典,尤其是二王法帖,他一临就是十通、百通的。他做过中国书法网创作版版主,以其扎实的临帖功夫赢得粉丝无数。他还客串过《书法报》临帖栏目的嘉宾,以其丰富的学养,诚恳的热情,精准的评点深得读者喜爱。
记得我曾经对小华说过:学习书法就像煲汤。煲汤最重要的东西是水,也就是说水是汤的主要成分。我们学习书法,那个我们一辈子坚守着的范本就好比煲汤所需要的水,我们临摹过的其他字帖和范本就好比各种佐料,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赵孟頫等等都是,这些历朝历代的名家大腕这时都是为我所用的食材,我们根据自己的口味将他们拿来,放进自己煲汤的锅里,耐心细致、不急不慢地熬着、煮着,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搅和,这样煲出来的汤才是适合你自己胃口的汤。这样的书法才是具有你自我风格个性的书法。
建高楼先打基础,只有打好了地基,高楼才有一层一层往上涨的可能。依我看,小华的基础功夫已经很扎实了,属于他的高楼一定是一层层往上窜了,至于该是个什么造型,那就得看小华有什么样的匠心了......
艺术家简介:
田小华 1970年生于湖南省安化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作品入展: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第四届兰亭雅集42人展并获"兰亭七子"提名奖。
2020年由墨点字帖出版〈𡿨圣教序对临,视频讲解技法》一书。
2021年入选湖南省文联三百工程文艺家人才库。
2022年获湖南省文联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
2023年再度由墨点字帖出版《中华好诗词,田小华行书古诗八十首》一书。
【责任编辑:谭雪莉】
下一篇:中国画需要坚守笔墨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