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斌先生
当代著名写意花鸟画家。1966年,出生于山东梁山,后定居北京。1988-1993年,先后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北京画院中国画研修班。师从著名画家杨象宪、高天祥、杨硕、王培东等教授,1991年得到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指导。
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四人花鸟画联展”;1999年,在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大楼举办联展;2002年、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其作品《玉盘倾处暗香闻》《春酣图》《春满乾坤》先后被中国画研究院、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等有关机构收藏,诸多作品被海内外机构和收藏家收藏。《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报纸杂志对其进行专题报道;2005-2014年间,先后应邀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创作布置作品,组合条屏作品《君子之风》及梅、兰、竹、菊系列五十余幅。《天安门珍藏书画集》《携手同辉》《荷花杯全国书画大展》等十余部大型画集收录其作品;2011年5月,赴黑龙江采风、写生。历时月余,创作巨幅画作《大美双鸭山》;2014年10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一牛斌》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4年11月,赴海南多次采风,搜集创作素材;创作大幅画作《云想衣裳花想容》《佳人欲醉不思还》《成林竞作撑天柱》《梦幻七仙岭》。
清代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言外之意:没有“笔墨”,便不成其为画(中国画)。当代著名书画家牛斌深谙此理,他深居京东通州,长期孜孜沉浸写意花鸟画笔精墨妙的求索之中。
当代画坛关于笔墨的争论,或曰继承,或曰改造。牛斌认为,传统的精华不能丢。于是,他以民族传统绘画为主攻方向,对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以书入画的东方审美特质进行深研细究。
近日得观牛斌大写意花鸟画近作,迎面而来的是苍劲浑厚的老辣笔意和浓淡枯润相间的淋漓墨色,笔势墨韵相得益彰。这里的笔势墨韵并不是单纯的技巧演示,而是由笔墨指向了画家内心的情感、意蕴、意境,由技而进道。深究其画面气象,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纯墨为之的画面,尤其所作兰竹,笔意率性而为,轻松随意,墨色浓淡相宜,极有韵致,其间透露着远离尘世的荒寒冷逸之意。这里可以看出他对徐渭、八大山人书画的研究之深。一类是以墨带色的画面,在浓浓墨色中掩映着簇簇艳色,有一种热烈欢快之感。此类画中可以看出他对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诸家的吸纳消化。牛斌还偶尔尝试一下以浓色写出的彩墨画,浓色用笔写出,而非染出,狂放泼辣,墨色点缀其间,画面满构图,一改他平日喜好留白的习惯,从中又可看出他对创新的渴望。
书画同源,牛斌也没有放松对书法的研习。他初学颜鲁公,后遍习王羲之、苏东坡、黄庭坚诸家,近取潘天寿、董寿平等。从他的画面题款和书法作品中,就可看出这一脉络。他的书法同他的绘画一样,雄强劲健、苍茫朴厚,书与画交相辉映。
更可贵的是牛斌还注意诗词方面的修养。诗文修养恐怕是国画家综合修养高低的关键所在。“爱画竹石喜写兰,酒酒落落意自闲。不言浩气盈日月,放笔漫歌似云烟。"牛斌这首诗以平和、宁静的心态,写出了他对诗情画意的向往。
编辑:易芳
上一篇:两位海派名家近期在长宁“对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