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在河南汝州,也就是今天的临汝县,汝窑址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宝丰县宋时隶属汝州,故此得名。宋之后称“汝窑”或“临汝”。汝窑是专烧宫廷用瓷的窑场,故也称“汝官窑”。其烧造时间不长,仅从宋哲宗到宋徽宗年间烧造了二十余年。
北宋末年汝窑毁于战乱,由于烧造时间只有二十多年,传世品相对较少,但其质量极精,如今人们能的见到的主要器型有碗、盘、洗、尊、瓶、炉、盏托、套盒等,其器型规整制作工艺及釉色水平极高。
汝窑天青釉圆洗
汝窑天青釉圆洗,宋,高3.3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8.9厘米。
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质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露胎处呈香灰色。外底中心镌刻一个“乙”字。
汝窑瓷胎呈香灰色,釉子为天青色,深浅不尽相同,温润似玉,只有个别的釉子光亮。用20倍放大镜观察,会看到釉中含有稀疏的气泡“寥若晨星”,天青釉色,深浅不一,釉质莹润,光泽内敛,上有细密开片,俗称“蟹爪纹”。汝瓷釉面开有细密的纹片,开片似“蟹爪纹”,釉色中有棕眼及蟹爪纹,天青釉色分深、浅两种,浅色多为开片,也有开片极少的,深色多不开片。
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
汝窑天青釉弦纹三组樽,宋,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7.8厘米。
樽直口,筒形腹,平底,口、底径度相若,底下承以三个蹄形足。外壁近口沿处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内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滋润,开细碎纹片。
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淡雅含蓄,釉质莹润光洁。
瓷樽烧制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属于陈设用品。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三足樽只有两件,除此件以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
在古陶瓷研究界里,历来有“官汝难分”之说,这主要是指两者之间比较接近的天青釉品种产品,其外观质地很难区分。据古陶瓷专家科学化验分析和对两窑的多次考察鉴定认为:汝瓷属高铝低硅,所以施釉薄而呈色均匀;而钧瓷属高硅低铝,在工艺上须施厚釉才能呈天青色,釉色表面有变化的紫斑深色;至于汝瓷红斑鲜艳,且较为少见。
钧瓷常为紫口、铁足、芝麻酱底,器体底部均刷有芝麻酱色护胎釉,烧造时多采用锯齿状的支具烧,留有支钉痕。而汝瓷则采用外裹足满釉支钉托烧,般为几个细小支钉,常见的支钉数量为3枚和5枚;6枚支钉仅见于椭圆形水仙盆;4枚支钉的较少,见于壶类方形器上,也有足底露胎不上釉,而采用垫饼烧的,与钧瓷底刷护胎釉的做法有明显区别。
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
外底有5个细小的支烧钉痕。
汝瓷在装饰技法上有印花、刻花等,以印花为主,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汝窑瓷器不以纹饰为重,有的器表还饰有刻划花,出土发现有龙纹、云纹、鸟纹、莲瓣纹、葵瓣纹等装饰。临汝窑青瓷胎子略厚,修胎草率,釉子稍厚、葱绿色,有气泡,刻花较少,印花纹饰清晰,胎体规整对称,制胎工艺精细。
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而道学思想崇尚自然、质朴清逸、含蓄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成为宋代上流
社会的时尚,宋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并创造了新的美学理念。
汝窑一部分专为宫廷烧造御制瓷,一部分供当时民间所用,汝窑主要烧制青瓷,据传世记载,在瓷器
制胎成型后,先将玛瑙碾碎制成釉,釉汁晶莹润泽,像堆起来的油脂。其以淡青为主,也有豆青、虾青和茶叶末等各种不同颜色。
汝窑瓷器的釉质纯厚,大多凝聚在瓷器的上部,像溶化的莹润膏脂一样,但不流淌,凝结在半途。因釉质像溶化堆积起来的油脂,所以汝窑瓷器上经常有没有釉质的地方,其胎骨的颜色像古黄一样,当时的人们认为这种釉色不均匀的瓷器很美观,所以很看重汝瓷的收藏及使用。
责任编辑:刘娜
上一篇:元代是青花瓷的时代
下一篇:大饱眼福:清乾隆瓷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