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陶瓷文化

元青花象耳瓶:一个颠覆了青花艺术认知的开始

时间:2021-07-29 11:02:35 来源:搜狐新闻 作者:星辰

  大英博物馆馆藏元青花象耳瓶

楔子:

  “固有思想对于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还强大。”

  “青花瓷”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这个不必过多赘述。

  那么回到本文标题“象耳瓶颠覆了青花艺术的认知”?

  何以见得?

  就让我们来捋捋这个思路。

  元青花龙头孔武有力

  在民国初,一位叫吴贲熙的古玩商将一对罕见的青花云龙象耳瓶拿到琉璃厂请专家鉴定,均认为是赝品。

  在此之前,收藏界的共识是“元代无青花”

  〖“专家”是我们公认的权威,作为普通的我们很难去推翻专家的认证。〗

  正因如此,这对珍贵的元青花象耳瓶被英国收藏家大维德收藏,后由大英博物馆收藏,并建立大维德基金会。

  1927年,英国学者霍布逊将大维德基金会的藏瓷编了一本32开的书《中国陶瓷谱》,但遗憾的是并未引起轰动。

  一直到1952年美国考古学博士波普去土耳其和伊朗度蜜月,

  惊人的发现原是土耳其皇宫的托卡匹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的阿尔代夫神庙收藏了上万件中国陶瓷,

  经过仔细考察研究之后,确认其中有几十件元青花,后写成了两本书,并向全世界发布。

  自此,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对云龙纹象耳瓶颠覆了从前“元代无青花”的认知。它是一个转折,更是元青花中的经典。

  这象耳瓶型又称为“至正型”,瓶身分为八节、双耳,全手工拼接而成,即便放到现在,也非普通立坯师傅所能完成,非仿古界立坯高手不可。

  在后来的几年里陆续发现了近二百件尘封已久的至正型元青花。

  真是败也专家,成也专家啊…

  转眼时间又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扬州出土了二十余片唐青花残片,

  至此确认青花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工艺粗陋被称为原始青花瓷。

  至于青花瓷为何没有在宋代发扬光大,反而在元代蓬勃发展,

  这又涉及到宋代美学冲突以及地域限制切断了青花钴料等原因造成的发展现象。

  这还没完,元青花创造的真正的神话,是在2005年,

  那件家喻户晓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佳士得拍卖2.3个亿,一时间,震惊了无数收藏界人士。

  想到这里,不禁感慨,这是“神话”,

  却也是诱惑的深渊。

  不理性的人们啊,经此一役,

  又掀起了一波收藏热潮,

  梦想着这收藏的神话能出现在自己身上。

  蓝本元青花象耳瓶

  曾经在上海一段时间,有幸遇到一些收藏界的“前辈”,对于古陶瓷的执着与热爱。

  超乎我想象。谈到陶瓷收藏都是,有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也借此欣赏到了,我此前从未见过的“元青花”,造型之奇特,发色之惊艳,

  还有北京专家的鉴定,具体是谁,粗鄙的我不知道,也不敢多问。

  作为晚辈,只能如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认可。

  蓝本元青花象耳瓶

  在他们心中,也许有朝一日,这样的神话会再现收藏江湖。

  若如一根针,戳破了这个泡沫,最后的希望就会就此磨灭。

  不忍,不念亦不想。

  到如今,那些“前辈”是否依然坚持着,我已经不得而知了。

  蓝本元青花象耳瓶

  回望如今的制瓷手艺,已经有空前的进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我坚信手艺这门技术是越来越好的。

  己亥年初,赵占携“蓝本”团队,隆重推出元青花象耳瓶系列。

  期待“它”的到来,能颠覆大家对忆器的认知,原来“忆器”还有更大的潜力未被发掘。

  蓝本元青花象耳瓶

责任编辑:刘娜
 

上一篇:青花瓷茶具虽好,但收藏需谨慎

下一篇:测一测你对钧窑瓷器的了解程度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