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语行话 不蒙圈糊涂
常见行话——古瓷器典型特征
既然对瓷器感兴趣,就一定会注意欣赏、研究各朝各代著名的窑口和陶瓷器物。经过几千年的承袭和发展,中国陶瓷文化除了精湛的工艺、雅致的美学、精美的器物之外,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瓷器特征的约定俗成的话语。这些话语已经成为古瓷器行业的常用口头语,即行话的一部分。了解这些行话,对你接触古瓷器行业、欣赏品鉴陶瓷,是很有必要的。我这里收集了一些瓷器行业行家常用口语和简单解释,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又并不爱好瓷器收藏和鉴定,本文不一定全面、到位甚至可能还有谬误,敬请谅解。文中的图片都是示意图,大多从网上收集,向图主致谢!
紫口铁足——南宋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特征之一,相传这是宋代哥窑的特征,但从考古发现与传世器物看,南宋龙泉窑的黑胎瓷(龙泉瓦窑 窑、大窑等一些产品)、南宋郊坛下官窑和传世哥窑器以及明清两朝景德镇仿哥器都有这一特征。此名最早见于明曹昭《格古要论》,明清两代野史杂记中谈宋官窑者多据此加以引伸。
形成原因:由于其瓷胎含铁量较高而呈黑灰色,施有乳浊性厚釉,口沿处釉层较薄,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时因器口釉下流,釉层簿胎色微露而呈稍浅的紫色,底足无釉处呈现铁褐色,故称谓“紫口铁足”。黑灰色胎和青釉配合,加上紫口铁足,既能衬托青釉的柔美,又使厚釉产品呈现挺拔秀丽的质感,给人以稳重、朴雅的形象。
金丝铁线——又叫“鳝血”,是宋哥窑瓷器釉饰特征之一,以釉面开片,其纹如冰裂为其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所致,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之后用颜色较深的着色剂(有说草木灰,有说墨汁的?)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较深。以后在黑纹片之内又续开细小裂纹,日久呈褐黄色,两种纹片一黄一黑,就形成了金丝铁线。“金丝铁线”的说法出自《南窑笔记》。
堆脂——明代人对宋代瓷器釉质描绘用语。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签》,有 "汝窑馀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记载。后人对釉质肥润的瓷器多用"堆脂"来形容。
泪痕——宋定窑瓷器釉面的特征之一。因外部釉厚下垂,象落泪厚留下的痕迹,故名。最早见于曹昭《格古要论》 ,文中有"外有泪痕者是真"句,以此作为鉴别真假定
责任编辑:刘娜
上一篇:清代陶瓷烧造的创举——粉彩瓷
下一篇:陶瓷艺术品的质量鉴别的六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