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已经出现有陶塑品。那时我们的祖先出于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对神秘大自然的虔诚和对原始宗教的信仰,用手工把泥土塑造成自己想像的神灵、偶像和人类自身,这就是我国陶瓷塑的先河。后经两汉、三国两晋开始出现单釉青瓷塑,特别是至唐代出现“唐三彩”的瓷塑,它汲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划等形式的装饰方法,线条粗犷有力,生动美观,更是享誉中外。宋元明瓷塑也有发展,品种增多,制作精细。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瓷塑工艺更是有了长足发展,如明代瓷圣何朝宗的德化窑瓷塑, 就被喻为“天下共宝之”的珍品。特别是清代,由于制瓷技术的高超, 加上观念的转变, 制作瓷塑更是精益求精。当时瓷塑的显著特点,是在人物或动物塑造上大大改变了以往不刻意追求表现形象的酷似和不刻意追求比例精确的缺陷,采用“以形写神”的艺术表现手法,注重挖掘传统,追求表现对象的内在美和工艺美。在清代出现了许多像生瓷,如动物、人物以及玩具等等,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这里介绍的一组福禄寿三星瓷塑(上图),为当代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张祥琦创作,作品高度约26cm,烧制精细,栩栩如生。
福禄寿三星,是数千年来人民群众最喜爱的神仙,从此也就有福禄寿三星照耀,人间才能有喜悦祥瑞之气的说法。这些说法反映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这个愿望是一致的、共同的、永恒的。
上一篇:陶瓷工艺文化
下一篇:清代外销瓷:西方宫廷贵族收藏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