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陶瓷文化

新时代美育视野下 高校陶瓷文化教育建设探析

时间:2022-11-11 16:16:04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龙洲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对美育概念有了新表述:“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审美属于“美”的范畴,情操与心灵属于“善”的范畴,想象力与创新意识属于“真”的范畴。所以从育人角度来看,美育概念的新表述更加重视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之间的拓展性和互动性。高校艺术教育不仅是专业艺术教育,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但从整体上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目前还较为薄弱。《陶瓷鉴赏与制作》课程立足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陶瓷教育优势,通过“超学科”的视野,以陶瓷艺术为纽带,采用“四课一中心”混合教学模式,整合贯通与陶瓷相关的多学科通识内容,是以美育为主,智育、德育等为辅开设的一门新型陶瓷特色美育通识课,在2021年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以“三位一体”“四育合一”完满人格教育为理念,探索当代美育新内涵

  《陶瓷鉴赏与制作》课程的育人理念与教育部美育概念的新表述不谋而合,构建出了以“超学科”为内核,真、善、美“三位一体”,美育与德育、智育、劳育“四育合一”深度融合的课程育人理念,对当代美育的新内涵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带领学生赏析陶瓷艺术作品,学习陶瓷所蕴涵的人文、社会、政经、美学等知识,感知人文之美、道德之美,完成情操与心灵教育,从美育拓展到德育。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陶瓷创作,分析和研究陶瓷中所涉及的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等理科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研究,体悟科学之美、技术之美,开发想象能力与创新意识,从美育拓展到智育。

  除此之外,通过学习陶瓷制作技法,学生还能科艺结合、脑手并用,体会工匠精神与劳动之美,达到劳育的效果。学生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用“眼看、耳听、手感受”的感知方式体悟艺术中的美感,相比传统说教,更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格培养作用。

  以“超学科”的视野,让通识教育助力“四新”战略培养融合型创新人才

  所谓“超学科”,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在教育或创新系统中将所有学科进行跨学科协调。超学科处在学科融合的最高层次,从实际问题开始,对问题从整体的多学科角度进行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种新的知识价值观和教育观。《陶瓷鉴赏与制作》课程以超学科的视野,对陶瓷艺术所涉及的诸多学科进行梳理,进而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分为鉴赏与制作两部分。鉴赏教学部分采用文史哲综合教育,涉及文化、历史、美学等文科通识内容;制作教学部分采用STEAM教育,涉及科学、工程、技术等理科通识内容。

  超学科有一种协同作用和整体效应,每门学科都会贡献自己的基础知识,各门科目之间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并产生一种深度融合。鉴赏与制作通过超学科融合在一起,将鉴赏学习作为引发学生进行分组研究、课堂翻转、陶瓷创作等实践活动的引子,引发学生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和学理性推理,灵活应用他们正在学习的概念和技能进行创新实践。

  通过“文史哲综合+STEAM”的教学内容设计,破解三处教学痛点

  过去的一些大学美育课程较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喜爱,究其原因有以下三处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痛点。第一,用艺术专业的基础教育来套通识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导致原本艺术素养相对薄弱的非艺术专业学生较难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第二,过往的一些美育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未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经验,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第三,课程未兼顾学生的差异性,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空间,忽视自主学习、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忽视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塑造。

  针对以上三个教学痛点,《陶瓷鉴赏与制作》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设计,在内容上以陶瓷艺术为学习对象,包括“文科+艺术”的陶瓷鉴赏(理论教学部分)和“理工+艺术”的陶瓷制作(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在理论教学部分,采用文史哲综合教育,从文化、历史、艺术哲学、美学、政治经济、艺术批评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带领学生系统地了解陶瓷发展脉络,认识陶瓷传统文化,感受工匠精神,理解古代中华陶瓷的重大国际影响力,并且通过课上陶瓷实物的赏析,以及课后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和陶瓷文化创意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设计“四课一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互动积极性

  课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展开,设置有“四课”,即慕课、讲授课、分组辅导课、翻转课。在讲授课中主要围绕陶瓷的鉴赏知识、历史发展、文化思想等文史哲内容展开,采用实物教学,学生可以亲眼看、动手摸,通过老师的问题式引导进行思考。将教室的中心从讲台转到学生活动区域,通过桌椅摆放、展示板设置等物理空间的设计,使学生拥有更加开放、进取的学习氛围。在分组辅导课中,根据STEAM主题进行分组研究,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协助学生制定翻转课的主题和研究步骤,提供研究方向和有效的资源与工具,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学术支持与建议。在翻转课中,教师扮演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把讲台交给学生,用以分享研究成果。老师需要有效组织每个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把控每个活动的进度,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学习并按照进度完成活动任务,通过观察、与学生互动等方式来确保课堂始终是以预期的学习目标为导向。同时,学生借助网络慕课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有效促进基础知识的内化。利用社交媒体将学生与老师融合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共享信息资源及彼此的思想观点,共建团体网络文化,并通过互学互助,培养学生间远程协作能力、有效信息检索能力与网络技术工具使用能力。

  (作者龙洲 系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新时代高校美育建设的‘超学科’逻辑与创新路径研究”(编号为22QN03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瓷刻:瓷器上的刺绣

下一篇:古瓷瓶之造型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