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长颈瓶、观音瓶、石榴瓶……随着窑门开启,一件件界首彩陶映入眼帘,流光溢彩、精美绝伦。
“烧制这批彩陶要历经72道工序,历时3个多月。”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卢一林望着烧出的“宝贝”满意地说。卢一林生于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田营镇上的制陶世家,家族成员多擅制陶。
5月23日,在界首市田营镇卢窑村,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卢一林查看新出窑的彩陶。 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界首彩陶烧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界首市田营镇一带,穿境而过的沙颍河带来制作彩陶的重要原料——黄胶泥。当地人世代与黄胶泥打交道,以其制器、绘刻花纹、烧制成形,孕育出界首彩陶。
曾经,田营镇一带集中有13个窑口,人们烧制彩陶日用品自用或售卖,一度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当地还将绘刻吉祥纹样的彩陶坛子作为陪嫁品,寓意幸福美满、后代繁荣。
随着工业制品的普及,彩陶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多作为艺术品用于欣赏、赠予,加之多数年轻人选择去大城市发展,镇上制陶人越来越少。
2006年,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技艺传承下去,当地传承人与政府求新思变,努力让界首彩陶窑火延续。
在田营镇韩楼村,一处别致的院落被打造成界首市彩陶博物馆,博物馆负责人邢淑芹是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馆内不仅有大师名家的创新之作,还有彩陶老物件,让参观者了解界首彩陶的“前世今生”。“这里还有陶艺体验室,也能提供住宿,每逢暑假就有师生过来研学。”邢淑芹说,她希望有更多人能到田营镇,把彩陶文化带出去。
5月23日,在位于界首市田营镇韩楼村的彩陶博物馆,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邢淑芹展示她设计的彩陶茶壶文创产品。 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群山是卢一林的堂兄,从小靠家族内部传习掌握这门技艺,他认识到,要想传承好,就要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于是他在界首市城区的工作室内设立非遗传习所,现有7位老师免费为爱好者传授彩陶技艺。
5月24日,在安徽省界首市卢氏刻花彩陶非遗研习所,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群山展示界首彩陶作品。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为了给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培养年轻专业人才,2016年,安徽阜阳科技工程学院设立界首彩陶传统工艺专业,目前已培养近百人。“最初是因为兴趣而学习,现在感受到传承非遗的责任在身,所以更要精进技术。”安徽阜阳科技工程学院学生宋留祥说。
5月24日,在位于界首市的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学生在学习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位于市区的界首市陶艺公园里,藏着许多彩陶元素,两处彩陶体验坊成为附近居民亲子游的好去处。在界首市文化馆,讲解员为观展者科普彩陶知识,并定期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让界首彩陶文化走近学生。
在推动体验与传承的过程中,界首彩陶也在创新中发展。界首彩陶刻画纹样由传统的花鸟鱼虫、戏剧场景,到表现科技发展、中外友谊等,题材日趋多元。
在邢淑芹看来,界首彩陶源于生活,如今就要回归生活。她设计了饰品、笔筒、餐具等界首彩陶文创产品,还接受定制,受到消费者喜爱,让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以创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田营镇上的彩陶窑火越烧越旺,就像在经历一场美丽的“窑变”,界首彩陶在继承和发展中更加多姿多彩、焕发生机,“绘”就出新的芳华。
策划:刘军喜
文字记者:贾稀荃
视频记者:周牧、傅天
报道员:岳阿亮
【责任编辑: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