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陶瓷文化

河北石家庄:传承锔刻瓷技艺

时间:2025-10-13 15:31:57 来源:新华网 作者:海辰

  10月11日,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工作室内,李军航在检查残破瓷器情况。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俗语源于我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李军航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锔刻瓷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把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和篆刻等文化融入进锔刻瓷技艺中,通过运用残瓷上的冲线或残缺,巧妙将锔钉或花钉镶嵌其中,让破损瓷器既恢复使用,又增加了艺术性。

  30多年来,李军航在修复陶瓷文物或日常器皿的同时,还将锔刻瓷技艺带进校园和社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新华社发(陈其保摄)

  10月11日,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工作室内,李军航为残破瓷器嵌钉。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俗语源于我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李军航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锔刻瓷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把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和篆刻等文化融入进锔刻瓷技艺中,通过运用残瓷上的冲线或残缺,巧妙将锔钉或花钉镶嵌其中,让破损瓷器既恢复使用,又增加了艺术性。

  30多年来,李军航在修复陶瓷文物或日常器皿的同时,还将锔刻瓷技艺带进校园和社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新华社发(陈其保摄)

  10月11日,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工作室内,李军航在接待顾客。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俗语源于我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李军航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锔刻瓷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把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和篆刻等文化融入进锔刻瓷技艺中,通过运用残瓷上的冲线或残缺,巧妙将锔钉或花钉镶嵌其中,让破损瓷器既恢复使用,又增加了艺术性。

  30多年来,李军航在修复陶瓷文物或日常器皿的同时,还将锔刻瓷技艺带进校园和社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新华社发(闫志国摄)

  10月11日,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工作室内,李军航展示自己的金刚钻。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俗语源于我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李军航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锔刻瓷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把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和篆刻等文化融入进锔刻瓷技艺中,通过运用残瓷上的冲线或残缺,巧妙将锔钉或花钉镶嵌其中,让破损瓷器既恢复使用,又增加了艺术性。

  30多年来,李军航在修复陶瓷文物或日常器皿的同时,还将锔刻瓷技艺带进校园和社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新华社发(陈其保摄)

  10月11日,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工作室内,李军航(左)指导女儿李雨童使用金刚钻为残破瓷器打孔。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俗语源于我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李军航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锔刻瓷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把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和篆刻等文化融入进锔刻瓷技艺中,通过运用残瓷上的冲线或残缺,巧妙将锔钉或花钉镶嵌其中,让破损瓷器既恢复使用,又增加了艺术性。

  30多年来,李军航在修复陶瓷文物或日常器皿的同时,还将锔刻瓷技艺带进校园和社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新华社发(陈其保摄)

【责任编辑:常宁】

上一篇:千年商港再出发 茶瓷香伴启新章——安溪永春德化产业融合活动发布会在永春举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诚信文化工作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