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乐奏响时代新声
5月19日,大型民族器乐剧《滹源雅韵》在繁峙县文化馆精彩上演。幽暗中,帷幕升起,空灵的乐声从1500多年前穿越而来,引领观众触摸尘封已久的北魏历史……台上演员手抱琵琶,随着指尖拨动,灵动的曲调缓缓飘出。这一刻,千年古乐“活”了!“我从未想过,穿越千年只在一瞬。”一名观众激动地说道。
《滹源雅韵》是繁峙县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服务文旅区域的经济项目,由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刘建斌担任作曲、编剧和总导演,繁峙县职业教育集团民族音乐班学生主演。作为目前山西省首部民族器乐剧,该剧突破了常规的民族器乐表现形式,将舞台表演和乐器演奏融合在一起,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艺术欣赏窗口,极大地丰富了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
民乐为主,创新融合
《滹源雅韵》以故事性手法生动讲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四女儿诚信公主与其爱人崔恂之间的动人爱情传说,全剧共分《得喜》《成长》《抗婚》《逃离》《尾声》五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凝练通俗的台词旁白、一招一式的形体动作和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生动勾勒出主人公敢于打破传统枷锁、反抗婚姻包办、追求美好爱情的浪漫勇敢形象。伴随着演员精彩的演绎,台下观众无不深受感染。用千年前的乐器弹奏,舞姿也更加飘逸、曼妙起来。这不单是一场表演,更让观众有了触摸历史、对话历史的机会。
“传统文化不应该只停留在纸面或解说里,可以通过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让艺术和公众形成一种互动,满足公众对文化可感的期待。”总导演刘建斌表示。《滹源雅韵》正是依托音乐为载体,融合了琵琶、竹笛和笙等中国传统器乐,以及繁峙秧歌戏、北路梆子、八音会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展现出北魏时期民族音乐在融合中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质。“音乐”和“语言”的双重表述,通过服装、灯光、造型及多媒体舞美技术,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华美乐章。
《滹源雅韵》所讲述的故事与现在繁峙县的公主村、公主寺有很大历史渊源。“从无声的古建到有声的古乐,我听见了历史与艺术的对话,那是跨越时空的经典,流淌在心中的旋律。”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窦明生说,“民族器乐剧这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如今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刘建斌老师作为一个创作者、策划者,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糅合在一起,完成了这部器乐剧的创作和表演,可以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精心打磨,从零开始
成功没有捷径,在掌声的背后,是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以及对每一个动作、音律精准配合的认真推敲,是辛勤的汗水与幸福的泪水交织而成的美妙交响。“非常感谢台前幕后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以及政府给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得以走到现在。”《滹源雅韵》作为刘建斌老师独具匠心之作,从创作到登上舞台历经一年多的精心打磨。“音乐是刘建斌的生命,他是一个在音乐领域一直奔跑的艺术家。”而《滹源雅韵》的创作理念也正是用中国器乐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中国故事,传承民族文化,通过器乐剧激发每一个炎黄子孙基因和血肉里的传统文化情怀,让人们一起跟随器乐剧,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是演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来自我们学校的民族音乐班,起初都是些零基础的学生,经过老师们耐心的培养、个人的勤学苦练,如今终于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提及自己的这些学生,繁峙县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赵治斌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
繁峙县职业教育集团的民族音乐班于2017年2月正式开班教学,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推进素质教育,展示学子风采”为宗旨,现有大专学生27人,高中学生53人,师资队伍36人,另聘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刘建斌老师为乐团常任指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民族器乐教育教学,从教育角度讲是培养人才,锻造高素质的接班人;从文化角度讲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今后,我们会继续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把民乐传承做得更好。”赵治斌表示。
下一篇:综艺节目以文化品位博观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