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和田玉收藏这五大重器你知道吗

时间:2023-07-31 11:26:51 来源:中华玉商网 作者:海辰

  物以稀为贵,玉作为一种带有收藏属性的物品,也逐渐走向主流,

  也让藏家们对它的热情越来越高。无论是想快速进入这个收藏行业,还是想长线发展,

  以藏养藏,一些硬通货和收藏重器都是首选,

和田玉

  下面小编带大家就来盘点一下中最有收藏价值的几种重器!

玉器

  在中,手镯素来都是硬通货,也是很费料的,尤其是,本身大块的可以开手镯的玉料就很少。

  另一方面,能够制作玉镯的玉料也是相当苛刻的,不仅需要玉质好,而且还需要无伤裂。

  一般来说,玉镯的成品率都比较低,很多看起来很大的料子却只能掏出一只镯子,

  这样的籽料手镯,其收藏价值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说升值潜力最大的收藏品,手镯肯定算一个。通常来说,行家买原石,都是以估计最多出多少镯子来看价钱的,

玉雕

  而且一般料子涨了,手镯自然就跟着涨,价格也比较明,从这点来说也很受师和藏家们的喜欢。

  原料是市场上的必需品,无论大小,品质达到一定级别都值得收藏,但相对来说,

  大而能成器的原石更具有升值潜力。在市场上也不难发现,有些玉质还说得过去的大料,

  价格普遍都很高,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太少见,够稀有,精品大料可比精品小籽少得多了!

  二是够硬通,很多人觉得大料价格怎么这么高?其实好的大料也不愁卖,更多的时候也是工作室,

  大藏家以及富豪们的首选。除了本身的收藏价值,原料本身更多的价值在于它能作为雕刻的材料进行再创造。

  所以,从材料的价值上来说,越大越好,比如做摆件,出镯子,想做什么都可以,所以很多很好的大料,

  市面上几乎是见不到了,都成了藏家的宝贝,一般也不会轻易拿出来的,

  特别是在目前开采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之下,大料无疑更显珍贵。所以,

  那些玉质够好,块度大的原料,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玉雕器皿以不同的功能,以及繁复的制作工艺,构成了一个雅致的艺术世界。常见的器型种类、

  形制较为丰富,有文房、茶具、礼器、香器等,器型多样、种类繁多,对玉料和工艺要求较高,

  历来是收藏的重器,尤其被藏家们所看重,可以说是心头好。

  对于玉制器皿来说,玉质和工艺才是决定价值的最重要因素。通常来说,做器皿的玉料要达到三个要求:

  块头大,玉质好,无伤裂瑕疵等。能满足这3个方面的玉料,本身就不会便宜,如果还是籽料的话,想必大家都懂。

玉石

  而且绝大部分器皿件都需要经过掏膛,这一步是极其损耗玉料的,特别是薄胎器,耗损最多的就达到了八成。

  毫不夸张的说,一般人还不敢轻易去做,因为碰不起啊,万一有什么差池,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如果不是有经验的名家和大师,也不会深耕这个领域,所以导致器皿件也越来越少见。

  玉雕中的摆件,作为文人书房的必备,历来是皇家长物、收藏重器,尤其是乾隆时期,

  玉雕摆件更是其巅峰时刻。以前,人们喜爱摆件,用它来布置居室,利风水,升格调,而现在,

  大家都倾向于细小玲珑的玉雕作品,虽然精巧,但是体量与器皿相比,其市场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而摆件这种收藏重器,在各大拍卖行也是抢手的香馍馍,佳士得、苏富比所拍卖的玉雕摆件也多有高价成交,

  因为它不仅是最能代表东方文化,而且也能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古典意韵。

  但从市场来看,目前摆件的变化有两种:一是籽料的体型越来越小;二是山料的摆件越来越多。

  最大的原因就是随着玉料成本的不断上涨,能做摆件的大料实属难得,籽料更甚,料佳工精艺美的作品就更为少见。

  但无论是从材质还是工艺,从观赏性还是实用性,几乎无可挑剔,基本是传世精品,所以玉雕摆件,

  可谓保值的硬通货,是许许多多藏家的终极目标之一。

佳作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美的作品,往往只需一眼就能被深深吸引,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审美、

  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对于精品佳作来说,它的材质可能不是顶级的,但它的真正价值来自于工艺。

  这类作品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技术、概念等,具有可传承性和一定的文化价值。

  目前市场上能称得上精工佳品的作品并不多,比如一些名家大师的作品、玉雕艺术精品展中获得的各种奖等等。

  而且像玉牌、挂件这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稳定性、接纳度等几方面的因素,不愁没有市场,

  整体品质好,都比较硬通。唯有重器可传世。一些用料好、工艺精湛的玉雕作品,其历史地位和市场价值都值得关注。

  当然,玩玉收藏,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除了上面的几大重器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精品也深受大多数玩家的喜爱。

上一篇:碧玉维度都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下一篇:新疆和田玉籽料玉牌鉴赏之良玉弗琢 恋于光阴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