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切免谈,选择不同寻常的路,就要吃不同寻常的苦,人有我弃,人弃我取”
——徐小海
河南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湖海襟怀工作室主理人
序言
2025年7月,随着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新晋玉石雕刻大师名单的公布,镇平国家级玉雕大师增加到39位。这是中华玉都的荣光,也是镇平玉产业实力的证明。
镇平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保持大师化、精品化、艺术化优势的同时,要向珠宝化、时尚化、标准化转型。大师作品可以分为传世精品、亲工小品和文创标品三个类别。玉雕大师是“人民的艺术家”,让老百姓买得起大师文创产品,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才是终极的“攻玉之道”
玉雕大师们的艺术创作历经千锤百炼,通过博采众长,最终化璞为珍,创作出材美、工巧、器韵、时宜的传世之作。天工琢山河,匠心琢玉魂。我们通过逐一走访玉雕大师工作室,解读东方玉雕造物哲学,致敬所有在时间砣机上精进的灵魂 。

玉雕作品,常被大众视为商品、工艺品、作品或艺术品等多种形态。其创作灵感主要源自日常生活,只要善于捕捉和积累,创意便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于脑海。女性题材,一直是众多玉雕师持续探索的创作方向。然而,要完美展现女性的妩媚、窈窕、高雅和气质等特质,却并非易事。
徐小海工作室
唯有深入解读历史、透彻理解玉石特性,并辅以精湛的工艺,方能将女性之美的精髓完美呈现。徐小海大师认为,要以文化为根基,以灵感赋予玉石生命与灵魂,精益求精,以道驭术,致力于成为文化艺术的传承者。
最美的玉文化之旅
Q学艺生涯中,你认为哪方面对你的影响比较深刻?
徐小海:扎实的基本功至关重要。例如,我们每天跟随师傅进行下料工作,这看似是简单重复的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表面上看并无太大变化。
然而,真正的变化是隐形的,体现在心性的成熟与稳重,逐渐戒除身上的浮躁和胡思乱想的习气。此外,对于料子的厚度以及下料时所需的力道,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只需一眼便能心中有数,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正是这踏实的基本功,塑造了我们的职业惯性。比如,在处理人物图案的深浅时,多一分则太深,少一分则太浅,如何做到恰到好处,若没有前期基本功的积累,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Q为何选择仕女雕刻?
徐小海:一开始跟着师傅学习时,比如这个师傅擅长佛像,那个师傅擅长山水花鸟,诸如此类等等,但是自己真正学成以后,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将艺术创作实现商业落地,这是所有从事艺术行业的群体,不可回避的问题。
但正是这一问题,逼着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赛道。人物的雕刻,要表达传神之态,本身难度就比较大。如果是意象化的人物形象,现实中没有活生生的例子可寻,这种的反而比较好做一些。但是现实中,有例可循的人物形象,就比较难以刻画了。做的不真实,不生动,不形象,很容易被业界否定,被市场否定。所以对人物神态的观察,一定要用心去感受,去捕捉,去雕刻。难度越大,做得人就越少,竞争力就不会那么大,市场潜力也就比较大。而仕女这个赛道,恰恰符合了这种选择。
Q对于行业挑战,你如何看待?
徐小海: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我们加大了研发投入,持续推出富有创意且独具特色的作品,以迎合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功不唐捐,不要害怕做工投入多了,成本就上去了,不好找客户。而是相反,只有你把功做到了,把这棵梧桐树载好了,才能引来金凤凰,而不是本末倒置。

徐小海玉雕作品
Q,您如何看待自身赛道的创新瓶颈?
徐小海: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捷径可走,勤奋就是最短的捷径。仕女种类,千差万别,各种题材都有,传统的国风汉服唐装仕女,红楼文化仕女,民国风仕女等等,这些题材一般以服饰和面部表情为主要表达形态,不太注重身体线条之美。
而目前颇受欢迎的现代风格,不但要表达面部神态表情之美,还要展现肌肉、线条等的动态之美。这就需要有很强的洞察力和感受力,以及极致的雕刻工艺。一个很小的人物小拇指,如果雕刻者有一丁点儿的粗心大意,这个很微小的小拇指如果被破坏,那整个玉料就会全部报废,损失不可估量。所以我个人觉得勤奋、坚守、专注,就是最好的破局之道!
Q对此次文创大赛,您的看法是什么?
徐小海:让大师艺术惠及大众,充满烟火味,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也只有惠及大众,也才能让更多人了解玉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众人拾柴火焰高,政府、协会、民间等所有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实现。
作为行业从业者,我们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多出一些有温度有市井烟火的作品,贡献自己微博的力量,无论是饰物搭配、寓意文案、图案新颖等方面,都可以下手去做!
徐小海玉雕作品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墨守成规难突破
独辟蹊径创新路
期待徐大师精彩作品!
上一篇:“镇平玉雕”创新传承焕发活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