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功夫

习拳70年 龙形太极拳非遗传人李少皓:免费收徒,首看人品

时间:2021-05-11 13:06:36 来源:上游新闻 作者:星辰

0017ef243365869ed320c56eeafac1f8.jpg

  △已经75岁了,李少皓依然身体矫健,精力过人。

  “起、合掌、原地转腰、落!”8月28日清晨,立秋后的重庆依然有些暑热,位于九龙坡区玉清寺半山一村社区附近一块休闲空地上,10多位太极拳爱好者在这里晨练。

  领头的老人叫李少皓,已经75岁了,他所打的六十六式龙形太极拳,被九龙坡区文化委列入九龙坡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曾经是御用宫廷健身的拳,现在放下架子进市井,传承人教学门坎重在看人品;一间看起来并不豪华的中医诊所,是李少皓的主业。他说,自己一生练好一套龙形太极拳,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别生病,这是自己的终极梦想。

龙形太极拳练了70年

82fbf1c7944d9a1163382404e4217b90.jpg

c17c9fc4fdf6f1512166981e47cd3d6f.jpg

7bf23e9418b73d4f759865023b139652.jpg

  △李老先生带着学生们练拳

  初次见到李少皓老先生,他正领着一群人在晨曦下练习太极拳。习拳70年,已经75岁的李老,看上去不过60岁出头的状态。穿一身简单的运动裤和背心,中等身材,体型略胖。李老先生身体矫健,目光含蓄,说话听上去不愠不火,却很有穿透力。

  “来来来,我们推两手。”作为师父,李少皓经常和徒弟们推练,一来强身健体提高反应力,二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看,拳要出在这个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李老先生指导起学生来一丝不苟。对于练拳,他认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是开玩笑,更不似跳坝坝舞那么随意。“既然要练,就要得到其中的要领。”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采访时,李老先生还不时提醒学生,练习时人要放松精神集中、立身中正、自然呼吸等标准。

  在微凉的树荫下,李老先生带着学生们做出一系列龙形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并一一对其校正,并不时给予鼓励赞叹,整个教拳过程和教学氛围让人觉得非常和谐美好。

  一个月前,九龙坡区政府公布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六十六式龙形太极拳被列入其中。

  获得这份荣誉后,李少皓先生依然低调待人待事。他满怀欣慰地说:“该拳是恩师所授,为尊重前人而基本保留,目的在把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武术遗产’奉献出来,传给我的徒弟,只要资质够我会毫无保留教授。”

师傅曾是镖局镖师

f04ba969d59fadd785644fafa44f5ef5.jpg

959a92c1cbe7931106ff3b7edb17c430.jpg

e68b3053b2894f273501f18ea219040c.jpg

  △李老先生带着学生们练拳

  如何与六十六式龙形太极拳结下渊源?李少皓的言语掩盖不住满满的自豪之情。他说:“六十六式龙形太极拳,是我的师傅谢德明的曾祖父嫡传,该拳法至少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即清代中晚期,敢以‘龙’作为名称,这就表明六十六式龙形太极拳是宫廷中拳。”

  李少皓的先师谢德明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跟随他的曾祖父习武。谢老的曾祖父是北京意顺镖局总镖头。在谢老苦练十几年之后,终于尽得曾祖父真传,成为六十六式龙形太极拳二十代传人。谢老15岁独立走镖,学拳30余年,武术功底非常深厚。

  李少皓的老家在拳术发达的广东佛山,6岁开始跟随母亲的师兄习武,在1969年参拜恩师谢德明先生学艺后,深深地痴迷上了这套拳法。李少皓说,近70年来,无论天晴下雨,自己练拳未曾间断,这使得他拥有健康的身体。除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腹泻外,连感冒都没有得过。因为身体好了,使得他有了把这套拳法推广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的想法。

  但是,由于藏在民间的武术多以口授身教传承,极少文字记载,加之历史悠久,许多优秀拳种失传。李少皓觉得,光是口口相传还不行,还要想办法把这份武术瑰宝保留下来。

拳法濒临失传写书抢救

9efc8b1ab630c012fe7f4c721fb07e03.jpg

c270fa805c9ea71634c457d23c836f29.jpg

db69caea162046af0a56cb7c29084cf1.jpg

  △李老先生带着学生做出一系列龙形太极拳的基本姿势,既威猛凌厉,又优雅舒展

  根据当初的记载,谢德明可能是我市唯一一位龙形太极拳的传人,因其门派保守从不外传、练该拳需要功力深厚等原因,龙形太极拳在我市濒临失传。

  为此,在当时重庆市体育局武术管理中心、市武术协会、九龙坡区体育局、区武术协会、区民政局、文广局领导及武术前辈、同道们的关心支持下,年迈的谢德明耐寒冬、战酷暑,利用清晨及夜晚,通过讲解并作示范,孜孜不倦地指点李少皓。

  “老骥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李少皓说起师傅当时的心情,自己也忙碌了起来。他放下家里的活儿,一边在场上认真演练,聆听师傅的教诲,一边在场下加紧笔录、整理。从1999年持续到2009年,历经10年时间,终于将濒临失传的“六十六式龙形太极拳”全面地发掘、整理出来,撰著成书。

  欣慰之余,李少皓先生也心怀内疚,因为没能让恩师亲眼看到(谢德明先生已于2008年11月辞世,享年95岁)。好在该书实现了他老人家的遗愿:“让古老的传统武术放出现代的光芒。”相信师傅九泉之下也能欣慰含笑。

免费收徒先看人品

  太极拳能强身健体,这早已被科学和人们在实践中所认可。太极拳之所以能强身健体,是因为它能疏通筋骨,打通气血,进而调养身体。

  因为太极拳既能强身健体又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所以在收徒弟时,李少皓也看重习武者的本身,“万一学了出去闹事,可就麻烦了。”

  第一关,是和他聊天。聊天听音,说话看脸,李少皓说,浮躁的人说话一下子就能听出来,那些面部透露出狡猾表情的人,绝对不能收。

  48岁的刘旺是李少皓的徒弟。由于工作压力大,身体总感觉疲惫无力,虽然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但是效果不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李少皓,被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执著习拳精神打动,更对龙形太极拳着迷,决定跟着潜心习拳。

  从那以后,家住江津区的刘旺工作之余,只要有时间,都会在早晨6点多起床,驾车半个多小时来九龙坡区中梁山半山一村社区跟随老师习拳。

  跟着李少皓先生,学到的不是比比划划,而是真材实料。右手握拳变掌,掌心向上,经右耳旁成弧形向前推出……每一个招式,每一个动作都要仔仔细细,反复指点,直到规范为止。

  刘旺说:“以前学拳,觉得勇猛比较重要,现在觉得文化比较重要。”说完他比划了一招“关羽挑袍”。“以前师傅给我们说这个招式的时候,我一直都不明白要领,直到后面去看了《三国志》,领会了关羽当时的心情,才算把这一招练活了。”练习了六十六式龙形太极拳三月后,明显感觉到精力充沛,每次练完都感觉自己像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格外的有活力。”

希望没有患者大家都健康

  李少皓的本业,是一名救死扶伤的中医,“我希望没得病人最好,大家都健健康康才是我的最大心愿。”

  练完拳回到诊所,不过10多分钟的脚程。刚到门口,排队等着看病的病人已经等候在诊所里。

  走进李少皓先生的诊所,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中药味,陈旧的药柜上一格一格的小抽屉里装着各类中药,玻璃柜里看不见一盒西药,全是一包一包的中药,墙上也是挂满了四面八方致谢的锦旗。
 

责任编辑:刘娜

 

上一篇:七旬老人剪出整套杨式太极拳法

下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硕果累累:彰显文化魅力 增强文化自信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