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功夫

峨嵋大力鹰爪童子功

时间:2021-08-17 14:03:34 来源:《武林》杂志 作者:孟宪超 卢绍敬

  武术中的功力练习和制敌诀窍,多认为吞表示退、吸,为蓄劲吐为进、呼为发力。峨嵋拳则认为吞有吞力,吐有吐力,皆可着力。这里介绍的大力鹰爪童子功是专门练习吞力的一种功法。坚持练此功,不但可使功力大增,并可同时收到治疗某一些疾病的良好功效。

  ---编者

  峨嵋拳的基本功法有三种,亦称三步功法:即第一步功法大力鹰爪童子功,简称“抓功”。第二步功法排打软气功,简称“打功”。第三步功法浑圆一气按莲功,简称“掌功”。

  各步功法所求的力是不一样的。第一步功法所求的力是吐力,第二步功法所求的力是吐力,第三步功法所求的力是浑圆力。它们的练门也是不一样的,第一步功法的练门是中丹田,即胸骨剑突后面所在,日中气穴。第二步功法的练门是下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日气海穴。第三步功法已是上乘内手功夫,到此功法时,已将丹田之气疏达于身形之四梢,即上梢百会,下梢涌泉,前梢劳宫或指端,后梢肘尖,四梢相撑,使身形处于四梢相撑所形成的无形的浑圆圈内,形成浑圆之气,并以此浑圆气之整力去习掌功的一种功法,它已不讲什么丹田了,要讲丹田,可以说整个人体就是一个大丹(另有文述)。

  这里介绍的“抓功”属峨嵋拳的第一步功法。

  功法特点

  一、武术中功力练习和制敌诀窍,多讲究吞吐二字。一般认为:吞为退、为吸、为蓄劲。吐为进、为呼、为发力。峨嵋拳则认为吞有吞力、吐有吐力,吞吐二字,皆可着力。吞力多用于擒拿,为回擒之力,吐力多用于发人,为击敌之力,二力不可偏废,皆应修习。本功法就是专门练习吞力的一种功法。

  二、练习本功法时,不是在吸气时蓄力,吐气时发力,恰恰相反,而是要在吸气时用力,吐气时则为卸功了。这一点,初习者是必须弄明白的。

  三、此种功力主要用于擒拿。常习此功可以使臂如鹰翼,指如钢钩,再习擒拿术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此功法亦有摧骨开窍、强筋健骨之功效,两臂做展开动作时,由于内力的摧动,会从根关节依次向梢关节格格作响,回抓时则相反。所以久习此功,亦可获却病延年、强身健骨之功效,因其适合于体格强身的青少年练习,故名童子功。

  动作说明

  一、预备式

  如图1,两腿开步,自然站立,约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自然呼吸。静息数分钟,待身体进入松静状态后,即可进入下一步功法练习(图1)。

  二、开式

  1.两臂由两侧平伸举起,掌心向下,掌指微微下垂(图2)。两臂内旋,掌心相向举至头顶上方(图3)。再变掌心向上,掌指相对,掌背向下,经身前之正中线下落至小腹部,掌心仍向上(图4)。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两臂由两侧平伸举起,掌心向外,两臂内旋使掌心相问举至头顶上方(图5、6)。掌心向下,掌指相对,经身前之正中线下按至小腹部(图7)。

  3.两臂如图2-4之法再做一次上下循环后,两掌掌心向上落至小腹前(图8、9、10)。

  此时,全身放松,以鼻徐徐出气一口。

  此开式功法做完后,即可进入下面正式功法练习。

  【注意】

  1.做两臂上下回环按落之动作时,不宜过快,亦不宜过缓,快慢相宜,徐徐不断即可。

  2.在吸气入中丹田时,要运用吸提并聚之呼吸方法,即在以鼻吸气入中丹田时,小腹亦要同时内吸上提,使上气下意吸提并聚于中丹田,只有这种呼吸方法,才能将功力聚达于双臂,练好大力鹰爪功。

  三、马步推抓

  右式

  1.承上图10式,右脚左开半步成马步,两臂向两侧身后展开上举,掌心向下,掌指微微下垂,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图11)。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举至头顶上方变掌心相向,再变两掌掌心向下,掌指相对,经胸前正中线下按至胸前握拳,掌心向下,拳面相对(图12)。

  2.目右视,右拳变掌,五指散开,掌心向右平伸推出(图13)。

  3.上动不停,右掌变掌心向上,右手五指勾拢变爪慢慢抓回至胸前握拳。再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14)。

  左式

  同右式,唯方向相反(图15、16、17)。

  【要求】作两臂向侧后展开动作时,骨关节应由肩关节依次向梢关节格格作响,此谓摧骨开窍,久习即可得之,抓回时依然,唯顺序相反。

  关门式

  1.按上式图17式,双拳变掌掌心向下下按至裆前,掌指相对(图18)。

  2.上动不停,两臂向两侧后展上举,掌心向下,继而两臂内旋变掌心相向举至头顶上方。上动不停两掌掌心向前下落至两侧耳后,再平伸抖动用力向前推出(图19、20)。

  3.上动不停,两臂内旋变掌心向上,两掌变爪用力抓回收至胸前握拳(图21)。

  4.再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两肘平架成关门式(图22)。

  此时全身放松,以鼻徐徐出气一口。

  【注意】每一节抓功的全过程都在徐徐吸气,只在最后关门式时才全身放松出气一口。以下各节均同。

  四、弓步推抓

  左式

  1.承上关门式,目右视,右拳变掌掌心向外平伸缓缓推出(图23)。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上动不停,右掌掌心向下如捞物壮经右下,身前下方,向身左方成左弓步摊掌直臂伸出,掌心向上,再变的用力慢慢抓回,至胸前握拳,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24、25、26)。

  右式

  同左式,唯方向相反(图27、28、29、30)

  关门式

  同前关门式图18-22。

  此时,全身放松,以鼻徐徐出气一口。

  五、单手托天

  右式

  1.承前关门式,右拳变掌,掌心向里,掌指向上上插,插至头顶上方时,掌心外翻向上成托天式,马步之双膝亦随之伸起,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上动不停,直臂,俯身,右掌下落至前下方如捞物状,掌心向下(图31、32)。

  2.上动不停,五指勾拢变爪如霸王恨地无环状,用力抓握提起至胸前,握拳,再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33)。

  左式

  同右式,唯以左手插、抓、提(图34、35、36)。

  关门式

  同前关门式图18-22。

  此时,全身放松,以鼻徐徐出气一口。

  六、双手托天

  1.承上关门式,双拳变掌,掌心向里,掌指向上上插至头顶上方时双掌掌心外翻向上成双手托天式,马步之双膝亦随之伸起。上动不停,双臂直伸、上身前俯,双掌掌心向下如捞物状(图37、38)。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上动不停,五指勾拢变爪如霸王恨地无环状,用力抓握提起,握拳,拳心向上,再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39)。

  关门式

  同前关门式图18-22。

  此时,全身放松,以鼻徐徐出气一口。

  七、苍鹰回首

  左式

  1.承前关门式,目右视,右拳变掌掌心向右平伸缓缓推出(图40)。同时,以鼻徐徐收气入中丹田。

  2.上动不停,右掌掌心向下,经右下方、身前下方至左腿踝关节后成仰掌微停,并回首从左身后目视右后脚跟(图41、42)。

  3.接上式,右手变爪,抖动仰掌抓回至胸前握拳,再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43)。右式

  同左式,唯方向相反(题照图45、46、47、48)。

  关门式

  同前关门式图18-22。

  此时,全身放松,徐徐以鼻出气一口。

  八、苍鹰搏兔

  右式

  1.承上关门式,身体右转成右弓步,两拳变掌,掌心向外向两侧平伸推开(49)。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上动不停,双掌掌心向下,向里如捕兔状合抓于右弓步小腿前,再用力抓回至胸前(图50)。

  3.上动不停,双爪变掌掌心向前缓缓推出(图51)。

  4.上动不停,双掌内旋,掌心向上变爪,慢慢抓回至胸前握拳,再变拳心向下,左转身成马步,两拳拳面相对(图52)。

  左式

  同右式,唯方向相对(图53、54、55、56、57)。

  关门式

  同前关门式图18-22。

  此时,全身放松,以鼻徐徐出气一口。

  九、缠丝式

  1、承前关门式,双拳变掌,上插外翻成双手托天状(58),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接上式,两臂从两侧下落至身前下方,如合抱捞物状,继而右臂交于左臂上,右掌掌心向下,左掌掌心向上。上动不停,右掌翘起向右旋转,左掌亦随之向右旋转成小舞花状,至左腕压在右腕上时,左掌握拳拳心向下,右掌握拳拳心向上,右拳上提,左拳下撕(图59),以练抓撕之力,再变两拳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60)。

  关门式

  同前关门式图18-22。

  此时,全身放松,徐徐以鼻出气一口。

  十、收功式

  如预备式(图61)站立法静息数分钟。

  注意事项:

  1.因此功法在每节左右式的练功过程中是只吸一口气的,而且一吸到底,只是在关门时才呼气一口,所以吸气时一定要深长匀细,不要一下子将气吸满,有时不真吸气,只有吸的意思也可以,注意不要憋气,以免影响练功效果。

  2.为了加强回抓的吞擒之力,练功时可以三吸并用,即气往内吸,意往内吸,力亦内吸,这样功力才大。

  3.对于初学者,如果不能在一口气中将整节动作完成,可每半式呼吸一次。

  4.本功功力强,上功快,较适合青少年练习,年老体弱者练此功时须只用其意,少用其力,不要憋气,以能达疏通关节,增强体质的目的就行了。

责任编辑:刘娜
 

上一篇:峨眉“六醉”

下一篇:武术与健康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