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功夫

浅谈七情与武术  

时间:2022-02-07 11:24:51 来源:《武林》杂志 作者:万清友

  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思想意识及感情方面的情志活动。盖志者,气之帅也,无志帅气而不行。故了解七情属性与武术的联系,是有一定意义的。

  古典中医著作《黄帝内经》认为: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肺志为忧;脾志为思;肾志为恐。在五脏中,心居首位,为君主之官,主管一切。心的功用(在这里不包括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相当于今日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一一大脑皮质。正常人在心情舒畅时练功,觉得精神清爽,动作敏捷而有轻灵之感。就是有病之人在能耐受的前提下坚持锻炼,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促进疾病早日痊愈。有人曾说过:“提高了患者的情绪,就等于将病治好了一大半。”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和肢体运动,都需要中枢神经进行调节和指挥。因此,在武术练习中应排除七情干扰,保持心情愉快。《灵枢经•口问篇》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喜怒忧思太过,精神受到过分刺激,就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产生病态。在身体欠佳和心情不愉快的情况下进行武术训练与比赛,就收不到好的锻炼效果和比赛成绩,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喜乐过度,同样会使心气受到损耗。《灵枢经•本神篇》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就是说喜乐过度会造成神气外散而无法收藏。神散意散,意散气散,气散力散,就会造成全身散漫无序,势如散沙,无可提挈,无所主持。

  怒则气上伤肝,肝气过于升发上逆,会使胸肋胀满,目赤头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阴。”阴血亏耗则水不涵木,肝火更旺,甚或肝血失藏,血随气升,形成吐血症。又肝属木为火之母,五行逆乘,亦可病心。心不能自主,动作失去协调。故拳论说:“怒则生暴,火暴藏拙。”意欲求快,因僵暴而更慢;意欲求巧,因呆滞而更拙。这样往往就事与愿违,力不从心,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忧则伤肺,思则伤脾。肺主气,脾主力。肺伤则气散而不能鼓荡;脾伤则力散而不能支撑。脾肺一伤,营卫气血失其源;气力已散,精神功劲失其基。

  《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灵枢经•本神篇》说:“肝悲动中则伤魄。”悲由哀伤痛苦产生。

  《素问•举痛论》又说:“惊则气无所倚,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矣。”气血不足则善恐,恐则气下。惊恐伤肾,肾属水主精,精气下陷,不能上升,肾水不生,心火易亢,水不涵木,肝血易枯。精不能往上走,神不能向下行,则水火难于相济,阴阳失其调合,故精枯神竭。又肾藏志,惊恐则志不宣。

  一般说来,七情或感于外,或发于内,如过胜过激,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应该有所节制。七情的偏胜偏激,犹拳法的偏刚偏柔。偏胜偏激,七情不能中正平和;偏刚偏柔,拳法不能相济为用。

  在平素训练中,要排除七情干扰,清心净虑。在竞技对抗中,又应重视情志活动,要用各种方法造成对方在精神情志上的偏胜偏激并防止对方使用各种方法在精神情志上造成我的偏激偏胜。

  孙子兵法说:“怒而挠之,卑而骄之”。暴燥者,挠之使其发怒;卑者骄之,使其自大;自大者,滋之使其狂妄。总之要随机而变,择法而施,灵活变换,以轻缓的动作迷惑他,以暴发的动作惊掣他,使其担忧积虑,觉我之不可测,而不知己应何之。我则趁其胆颤心惊,意乱神慌之际,出奇制胜。

  兵法又说:“辞卑而益备者,进也。”如彼喜眉笑眼,言甘意恭,我则应防其机心,预其算计。彼卑屈而益备,为骄我故,应截之使其不能得逞。

  在情志反映上,眼为心之苗,要注意观察行色,压倒对方。彼扬而吾抑之,彼喜而吾忧之,彼怒吾挠而激之,彼思而吾疑之,彼忧而吾惊之,时时截住对手,使其不能得意。我得情志之势,而后施之技法,可谓未战而能先得能胜之机也。

上一篇: 抗倭英雄俞大猷  

下一篇:内外兼修重练气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