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经过数千年历史长河的不断充实和洗礼,形成了门派众多,自成体系。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成为中国华夏文化宝库中耀眼夺目的瑰宝而熠熠生辉。在中华武林中,最具影响、历史最悠久的当数峨眉、少林、武当三大门派,也是当今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作品反映最多的武术题材。然而,由于史料缺乏,对武术的正面宣传较少,文艺作品以其虚构而精彩的故事,将众多的读者和观众带入了历史的误区。因此,加强对中华武术历史的探讨,正本清源,有助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峨眉武术得名于峨眉山,要研究它的起源与发展,必须了解峨眉山的人文历史。峨眉武术,它是伴随着峨眉山的人文历史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方向,由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组成,面积达623平方公里,现在人们所说的峨眉山指的是大峨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面积为154平方公里。峨眉山的人文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据《峨眉山志》记载:“西周中叶,杜宇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乃以褒斜(今陕西省褒斜)为前户、熊耳(今四川省青神县熊耳峡)、灵关(今四川省宝兴县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为城郭。”当时的峨眉山人已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展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劳动。古籍中记载的周成王时羌人葛由骑木羊入山,楚昭王时楚国名士陆通入蜀来峨结庐耕食隐居等,均反映出这一时期峨眉山区的农业生产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1963年至1988年,沿峨眉河流域出土的一批打制石器,如双肩石斧、双肩石铲、双肩靴形石斧等,经考古界认定:时代年限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至商周时期,迄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当时,先民们面对严酷的生存条件,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体能,一方面借助外部简单的工具与野兽搏斗;另一方面,还得练习徒手攻防技能以保护自己,于是,这些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不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的搏击术,便成了峨眉武术最早的表现形式。
步入春秋时期,中国的原始社会形态开始转型,天下纷争,诸雄争霸,战争十分频繁,使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武术的格斗技能也开始得到了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到了战国时期,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冶炼技术也不断提高,从而带来了兵器史上的一次革新。青铜兵器、铁制兵器也迅速得到了发展。1963年冬,在峨眉城东10公里处的符溪镇柏松林,农民在平整土地时,于距离地表70至80厘米深处,挖出了一批青铜器,之后四川省博物馆用了10多年时间先后挖掘出了战国时期的文物200余件。其中,铜制兵器共180多件,有铜矛52件,铜戈35件,铜剑34件,铜斧24件,还有铜铖、铜刀、铜凿、铜簇、匕首等,这些文物大都存入了四川省博物馆,手蒂纹剑、蝉纹剑、虎纹剑、龙纹剑、鹿纹剑、鸟纹剑、人虎纹戈等12件收入了《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这一重大发现,说明了战国时期的峨眉山麓,已是烽火连天的古战场了。据《中国武术史》和《峨眉山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名叫司徒玄空的武士,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他隐居于峨眉山中,长期与峨眉山灵猴相处,模仿其动作,创编了一套动作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并广收门徒,传授技艺。因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他为“白猿祖师”。他编创的“峨眉通臂拳”,在民间世代相传,并派生出通臂掌、通臂功、通臂棍等练法,至今仍在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流传。同时,司徒玄空还编创了“猿公剑法”,与当时的“越女剑法”、“玄女剑法”并称为战国时期的三大剑法,为剑法始祖。在峨眉山市符溪镇柏松林出土的大批战国铜剑,则为史料中记载的司徒玄空编创“猿公剑法”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同时,也是对峨眉武术起源的最好证明。可以说,司徒玄空是有史记载的峨眉武术第一人,也是中华武术的第一人。
东汉初,峨眉山开始步入了以宗教为主的多元化开发阶段。当时中国道教在四川西南部兴起,鹤鸣山和峨眉山均为其重要的布道基地。汉光武时(公元25—75年),道学家史通平自会稽来蜀,在峨眉山中创五行之诀;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张陵之孙张鲁,掌握汉中郡的统治,建立了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政权,并在张陵所建24治(教区)基础上新增“八品游治”,游治中的第一治即“峨眉治”。与此同时,印度的佛教,随着我国对外通商贸易的发展,从南丝绸之路传入峨眉,开始在山上建寺。伴着宗教的兴起,武术、医术以及文学艺术也和农副业生产一样勃然兴起。
从此,峨眉武术的发展与峨眉山道教和佛教的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峨眉山在我国道教中是有相当地位的,早在峨眉山成为佛门圣地之前,它便是一座道教名山,并传为道教教主天皇真人说道之地,被道教列为第七洞天。《山海经·西山经》载:“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雄黄,皇水出焉。”晋代的道家们便以此为故事,说“皇人之山”即峨眉山。鲍靓著《三皇经》云:“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岩,苍玉为屋……。”故峨眉山过去又名皇人山或西皇人山。《魏书·释老志》写道:“道家之原,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这就是说,早在一千多年前,已经有轩辕黄帝到峨眉山授道的传说,并被采入了正史。之后,峨眉山留下了许多轩辕问道的仙迹。唐代有位道士在传说中的天皇真人向黄帝授道的地方授道台修了305间茅屋,招来上百的道童传授仙道,清人谭钟岳有诗写道:“宋皇坪外耸高台,犹忆轩辕访道来,三百五间静室渺,洞天何日更重开?”周朝时葛由“乘木羊入蜀中”仙居峨眉的典故在唐代就已盛传,大诗人李白在《登峨眉山》诗中写道:“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另一位知名人士陆通楚狂,他不领楚王请他做官之情,隐居峨眉,李白对他崇拜之至,赞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王杖,朝别黄鹤楼。”因此,宋太宗在《重修峨眉山普贤殿记》中写有联语,称峨眉山为“天皇真人论道之地,楚狂接舆隐逸之乡。”汉魏时期,道教传入峨眉山,道士们纷至沓来,他们居洞穴炼道术,把养生术作为一种长生不老的手段。主张在清静无为中进行自我的性命双修,强调体内精气神的修炼,追求今生今世得道成仙。
北朝东魏淡然大师,俗姓林,号时茂,原为东魏孝帝廷下武将,封镇南将军,晚年来到峨眉山中峰寺修住,出家为僧,并扩建寺庙,将军旅内的攻防竞技传入峨眉山僧道之中,为峨眉武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南宋时期,峨眉山有个法号德源的僧人,他武艺高强,能打善坐,因其眉毛为白毛,故人称“白眉道长”。德源和尚创编了一套拳术,称为“白眉拳”,一直流传至今,主要流行于四川、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德源法师不仅武功非凡,而且文采出众。他收集了峨眉僧道武术之长,结合自身经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此书是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文字记载。从此以后,峨眉山佛教才有了较为系统的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中华武林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格。
峨眉山佛教,从唐代起就出现了许多宗派,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他宗派都逐渐消失,惟有临济和曹洞两派一直流传至今。南宋末年,峨眉山佛教临济宗白云禅师由道入释,兼研密宗,精于歧黄之术。创立了“峨眉临济气功”,因其功法一直在临济宗内部流行,不得外传,故称“临济气功”。临济气功集医、释、道、武功之精华于一炉,寓内功导引接跷术、点穴、布气、针灸于功法中,融养生、医疗、搏击、开发智能为一体,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考证:峨眉临济气功产生于南宋时代,是峨眉武术中的重要一支。经过数百年实践,峨眉临济气功早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间治疗专技和理论,现已被社会公认是门较理想的功法。因其功法有12节,故后人将其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明末清初,峨眉武术的拳种和流派已大有发展,峨眉山白龙洞湛然法师著有《峨眉拳谱》一书,把峨眉派武术概括为“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即描述了当时峨眉武术派别众多、兴旺发达的形势,又体现出峨眉武术的特点和风格。诗中所写的“叶”是指拳术技击风格,所谓“八叶”,即八个具有不同拳术风格的门派,而诗中所说的“花”,则是指流传的地区而言;“五花”即指流传于不同地区的五个流派,意味着五个不同地区的流派和八个拳术门派的犬牙交错,相应影响,互相支持的。
由于峨眉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仙道、佛道文化氛围,引来了各种隐世的佛道高人及武林人士。隋末,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云昙法师云游峨眉山时,将拳法功法留传此地,后经峨眉山僧人以此为基础,结合佛教修习禅观之法和道家养生功及民间狩猎攻防技艺,开创了峨眉“僧门”派。唐代,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被道家奉为“纯阳师祖”、“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来到峨眉山猪肝洞传教,至今留下许多仙迹。宋代人称“华山老祖”的陈抟,宋太宗赐名“希夷先生”,晚年来到峨眉山隐居,自号峨眉真人,离世时一百一十八岁。明代洪武年间,著名道士张三丰来到峨眉山,他建观传教,广收门徒,一心想振兴峨眉山道教。
众多佛道高人及武林人士的到来,对峨眉武术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再加之峨眉武术受到巴蜀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峨眉武术日益精进,独树一帜,到了清代,山上高手辈出,名闻天下,与武当、少林鼎立而三。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在看了峨眉武术的表演之后,写下了“峨眉道人拳歌”一诗,全诗三十行,每行七言,诗中写道:“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来去星女掷灵棱,天矫天魔翻翠袖。”“形人自诧我无形,或将跟虎示之肘。险中呈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全诗记述了峨眉拳从起式到收式的整个表演过程,同时,也描述了峨眉拳的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让人如临其境,倍感振奋。
峨眉武术除了拳术和气功之外,还包括器械,在峨眉器械中,刀、枪、剑、戟、齐、铖、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等十八般兵器样样皆有。尤以剑术和枪术最为著名。峨眉山僧人在“白猿剑二十四法”的基础上将峨眉剑术不断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派别。
而峨眉枪,早在明代就已扬名,明代著名军事家程冲斗撰有《耕余剩技》记述了“峨眉枪法”、“白眉棍法”等技艺。峨眉枪法在明清枪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创始人是峨眉山的普恩禅师。明代武术家吴殳在他著的《手臂录》中写道:“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空室,练习二载,一旦悟彻,遂告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齐。枪法一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施,破诸武艺。”后来,普恩将其枪法传于徽州程真如和月空行者,程真如将其编著成书,命名为《峨眉枪法》传于朱熊占,朱熊占又传于吴殳,吴殳便将《峨眉枪法》收入了他的名著《手臂录》中,从而使其流传千古,成为武林名枪之一,大大丰富了峨眉武术的内涵和理论。
明清两代,是峨眉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峨眉山各大寺庙,均有习武的高僧,并有护寺保院的武僧。但由于战乱的烽火延至到巴蜀腹地,峨眉山也受到影响。清人谭钟岳所著《峨眉山图说》中“峨眉十景”之一的“灵岩叠翠”所在地,高桥灵岩寺就是在战乱中被焚的。相传,灵岩寺是西域宝掌和尚结茅旧址。寺创于隋诏年间,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太尉在陵、汉州知州王陟,捐资重建,名护国光林寺,元重毁,明初僧了仪,圆道重修。相传灵岩寺有殿宇48重,僧众上千,民间有“骑马烧香”的说法,形容寺庙规模之大。当时的武僧很多,主要是为了保护寺院。后因清军围剿张献忠遗军至灵岩寺,寺庙武僧为之抵抗,寺庙被全部烧光。至此,峨眉山中的许多武僧流入民间,寺中习武之徒也逐渐少了起来,至使峨眉武术在峨眉山的传承受到影响,但在民间却迅猛发展起来。由于这段历史记载甚少,许多谜团至今还难解开。
千百年来,峨眉武术经过峨眉山儒、释、道等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的相互融合,渗入和斗争,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它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和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既具佛门禅功,也含道家气功。峨眉武术起源于峨眉山,得名于峨眉山,发展于巴蜀大地,从广义上讲,峨眉武术也可称为“四川武术”或“巴蜀武术”。据1983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四川峨眉武术的挖掘整理,目前,峨眉武术共有68个拳种和门派,1093个徒手套路,518个器件套路,41个对练套路,276个练功方法和14个技击项目。根据峨眉武术各门派技术的技法内容,运动形式,技击特点以及不同的作用,峨眉武术大致可划分为峨眉高桩拳,峨眉矮桩拳,峨眉派兵杖或峨眉派器械,峨眉扣手法,峨眉散手法和峨眉练功法。峨眉武术起源早,拳术种类多,文化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古老、精深、丰厚的巴蜀文化而成为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
由于数百年动乱不断,峨眉武术不少已经失传,再由于峨眉武术历代传授方法注重口传身教,代师收徒,正宗单传,加之门规戒律,长期在民间密传,故不少拳法仍鲜为人知。而峨眉山佛教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冲击,僧人中习武之人也越来越少,武僧高徒更是寥寥无几,造成峨眉武术大量流失于民间,未能得到很好的挖掘和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拳师相继离世,很多峨眉派的功法、拳术、套路已经失传,峨眉武术很多拳法面临极度濒危状况,急待拯救挖掘。
在华夏文明的史卷中,中华武术熠熠生辉,迸发出夺目的光彩,而中华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峨眉武术也迎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灿烂春光。峨眉山人将峨眉武术作为重要的文化品牌加以保护和打造,一方面通过对传承人的保护收集整理峨眉武术文史资料,又一方面在峨眉佛学院开设峨眉武术课程,在僧众中传授峨眉武术。同时,政府积极开展武术文化交流和武术体育普及等活动,广泛宣传推广峨眉武术。让峨眉武术这绵绵不断的国粹精髓得以传承,不断发扬光大,名扬神州,走向世界。
上一篇:少林红莲慧香功
下一篇:中华武术与道家阴阳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