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功夫

太极拳四题——梅墨生

时间:2022-09-20 16:30:50 来源:中国武术网 作者:海辰


一、有感

  太极拳习练者日众,太极拳出版物也日见繁多,有关理论层出不穷,旧著新论,令习练太极拳者于众说纷纭中难辨真伪,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太极拳作为一门传统武术,既是一门武功,也是一门武学。既是功夫,就包涵着技术、方法、拳理、体用等好多因素,是可以操作并可以一一验证的。

  前辈所谓:“手上有没有东西”,“手上有没有玩艺儿”,“功夫上身了没有”,就是指功技指标的可证明性。所谓“手上说话”。手当然不会说话,但手上可以在较量时见强弱胜败,也就等于是说话了。同时,既是学问,也就包涵着此门拳术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渊源,拳理拳史拳法等等方面皆为学问,值得探究。

  笔者认为,太极拳有两个特性不可放过:是实践性和操作性。之所以众说纷纭太极拳,是因为每个人的师承、习练、功技程度、体悟、拳学修养、实践能力等等差异很大,见深见浅,见仁见智,也属正常。一些不真知“道”者,强作解人,不免误指灵山。

  太极拳为实学,是体悟功夫,练到什么程度说什么话,知“道”深浅说出来的话也就见深见浅。太极实学,非过来人不能言,言则有失。实际上,历来知者,反倒少言甚或无言,此值得深思。对于太极拳的理解和修习方法既然存在着不少差异,著文或讲解就更应当慎重,这也是对太极拳爱好者负责任的态度。

  笔者少年喜武,本为文人以艺为业,但业余好武,曾师从家乡隐逸武者俞敏老师、陈、吴太极名家李经梧老师和内丹学者、太极拳家胡海牙先生等前辈,他们虽武功或内功修为精湛但均不好彰显,或谦抑或隐逸,深藏若虚,君子不器,令晚辈敬佩。笔者不才,习艺有限,愧对前辈,但于武学有素好在,故随笔数则,献疑奉璞,以供有道,聊作一家之言。

二、太极拳是练什么的

  从根本上说,太极拳是练体用阴阳的。阴阳各有其体,也各有其用。体之静定之阴阳与动用之阴阳又不同。进一步,体用和阴阳又是一事。太极即一气,阴阳及两仪。开合、吞吐、动静、起落、浮沉、攻守、粘走、闪进、引化、伸缩等是一事。从此意义上说,太极拳所练的只是一气。孟子谓:至中至大的“浩然之气”。孙禄堂先生所谓的“中和”之境。一切有形有为法均非究竟,一气为本(养生技击皆然),万法皆空。

  当年俞敏老师为我讲解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之义理时,曾图示说:(他先画了个八卦太极图)形意所练乃是太极图圈中之S线,斜中寓正,曲中求直,闪即进,进即闪,直中含曲,短中含长。八卦所练乃是太极图圈外之八方之位,也即八个意象也。他强调传统武学是“象数”思维,来自易理,练啥象啥,练啥想啥,象形取意而已,象其形势,取其神意,但不要沦为表演。

  八卦是由外向内练,由八门而求其中,变位易形,于九宫中致用于中宫而已。至于太极,俞师说:乃是修练太极图中之太极圈“〇”与圜中阴阳两鱼眼“?”,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太极是练中宫,由中而用外也,如如不动先求“中定”,非真不动,是动而不动,以中正求中用,守中用中,变化在阴阳两眼,看似不动,实阴阳变幻,“意气须换得灵”、“潜气内转”,以不变应万变也。俞师还说,练至极处,三家是一回事儿。所谓三拳一理。他图示说:即是“⊙”。此即一以贯之,一气为本之义。形意、八卦、太极终极境界都是练中气之开合、吞吐、起落。

  后笔者于孙禄堂先生著作中见其说几乎与俞师当年(1977年)讲授相同相通,十分惊喜(孙先生所讲“圜中一点”)。俞师还说:他当年从师学拳时,其师先教他三年形意,继教三年八卦,接下来就要教他三年太极了,但他老师只教他一年太极即告知他天下将乱(指日本入侵东北三省),他将隐遁。

  所以俞师说,他的太极拳只学了一年,未及深入。他拳艺未练成,所以他不教徒,不扬名。只有笔者当年有四年缘分向他学习,他当年向我约法三章,其一即不许向人言及向他学拳,不许提他的名讳,也不许说他所练的门派。我多年来一直恪守俞师之诫。俞师2002年仙逝。

  现在笔者抱着不忘师恩的心情和钩陈纪实的对待武术人物的态度,公布俞敏老师的当年所授,也算是对隐没在民间的武术家的一点纪念和必要的尊重。对于笔者而言,师恩难忘。而恩师当年所授,实在地说,当年懵懂,近年方略有所悟。俞师所授笔者并未尽习,笔者是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和研究的人,不专业武术,所以多年来只是自己习练,很少与武术界来往,年届知天命,益为迷恋武学,有感而发,但愿俞师谅宥不才之学生公布其人其言。

  后来,笔者有缘又入李经梧恩师之门,深得教诲。李师精研陈、吴、杨、孙四式拳艺,融会贯通,自成大家。与俞师的精于形意、八卦不同,李师一生专修太极,不涉形意、八卦。但二师所言拳理,大同小异。今两位恩师皆已先后作古,笔者也觉得当时从师之难得,只能经常回味师传,并自我揣摩。

  笔者认为,太极拳终极追求只在一气。此一气哲学家谓之元气,仙学家谓之先天气,医学家谓之中气,武术家谓之内气、丹田气,此一气之动静、开合、伸缩、浮沉、刚柔、往来、吞吐、强弱乃是太极拳之根本,舍此,难成太极功夫。

三、此气是何气

  中国传统学术认为,天地万物不过是一气之流行,一气为本始,演化为万物,万物之别乃气质气性不同使然。生命之鲜活乃因气机之不绝而充沛。人身亦然。但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必由后天返还先天,由口鼻呼吸之调摄而合于丹田内气之吞吐开合,是谓先后天合一,先天之气与后天气合一,后天气返还于先天气,始有养生(知己)技击(知彼)之功用。练成太极体,是谓先后天一气浑然,体有罡气,用在圜中一点,诚中发外,始成内功之拳。用于己身,则养生,施于他人,则技击。丹田气,人皆知而能言,然其练法、用法,则歧义叠出。

  俞师、李师、胡海牙师所习不同,而于内功心法、内功练气,所授则颇相似。胡老(年届96岁高龄,为陈撄宁先生道家仙学嫡传弟子,从李氏太极传人韩来雨先生而习李式、从吴式太极名家刘晚苍先生习吴式)曾点拨说:对了的都是一样的。对了的都是一理,不对的千差万别!月亮只有一个,河流千条万条,河流所显之月也就千个万个。

  太极拳之为内家拳、内功拳,关键在“内”字。内功即丹田气,即中气、即先后天合一之气及其有无运用。有些说法要求练太极要配合口鼻呼吸之气动作,如此练法,必生流弊,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尤其不利初学。还有些人讲练太极要忘了口鼻呼吸之气,又绝对了,也不算正确,人必赖后天(呼吸之气)以滋养先天(丹田元气),岂可无视其体用?应该采取的方法是:始则勿忘勿助,终则使之返还先天,由息调而胎息、踵息。“知其一,万事毕”。

  李经梧师当年(1989年)曾在传授内功时说“不使气流行于气”,前一个气字是指先天内气,后一个气字是指后天呼吸之气。让先后天分明,然后再使之合一,是必经之路。通常,一般人只能觉到后天口鼻呼吸之气,感受到先天丹田气是很难的。而且,一般人的先天气能量有限,而且不断消耗,需要不断充实。李师说:充实命门、充实带脉、充实丹田,故先练“有”,后归于虚无,虚无并不是没有,是更充沛更大的“有”,这个“有”在“气”言近乎“无”,(所以武禹襄说:“不在气,在气则滞”)在神言是“有”,(武禹襄说:“意在蓄神”、“养气者纯刚”)。有从虚无中来(充实命门丹田),有归于虚无(气)之有(神),虚无之有即“一片神行”,“无形无象”境界。

  所以,太极拳之练气,本质上乃是炼神。而此气(内气)非彼气(口鼻),不可不辨。练内气,要诀在有若无,无而有,“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黄帝内经》)。充实内气有实在的方法,方法有阶梯次第,所以太极功夫修为是“实学”,一是一二是二、知道多少是多少。

  内气修练到一定程度,自身会有感应。感应程度因内气强弱盈亏而异。内气充沛到一定程度,加上心法运用始有中定,李师谓之“知己功夫”。但此时之感应尚属自身感应,如丹田炽热饱满、腰劲增加、下盘稳固、精力充沛、周身轻灵等,尚在“知己”而不易施用于人阶段。施用于人,属“知彼”功夫,是对待(较艺)。

  对待,需要内气发生质变,才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那时之感应程度可以“支撑八面”,“一触即发”,“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即有了“听劲功夫”。误听劲于皮肤,乃本末倒置。实则听劲功夫,是源于内气充沛,周身经脉畅通,络脉也随之畅通后的微妙感应。内气是本,内劲是内气之用,因为内气充盈而后“神通于背”,听劲乃懂劲(知彼)之始,懂劲乃“知己知彼”而能用。所用者何?内气是也,内气则养生,内劲则技击。

  必须说明:内气不刚不柔、不偏不倚,但有有无大小强弱整散之异。及其用(发外)则显现为刚柔偏倚方圆,因对手机势来力而不同,所谓:随机取舍、因物赋形、不可方物是也。

  拳经所谓:“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拿字最紧要,哼哈乃内气外发自然而然,非鼓努发声之意也。

四、刚柔与松紧

  经常会听到讲太极拳的人提到刚柔和松紧问题。也经常会听到练太极拳的人说对方“劲太刚”或“手太硬”之类的话。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在讲到“斯技旁门甚多”时,也明确批评“有力打无力”是“旁门”,提出:太极拳技“显非力胜”,所以说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确然,不用力是太极拳的一个特点,于是有人便误解太极拳推手或较量时,也是一点不用力,甚至有的人常表演只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推手。

  太极功夫真能练到不沾身或距数步乃至数丈而仍然能让人跌仆或跳跃者,实在匪夷所思。就是清初学者黄宗羲记述当年“内家拳”的技击效果时也只是说:“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王征南墓志铭》),看来,无论是张三丰还是王征南也还没这种“凌空劲”的本事,纵是张三丰“以单丁杀贼百余”(孙禄堂也有过类似战事),大概也是要一个一个沾身后才使之“应手即仆”的。

  但往往如此玄妙的功夫多是自家门内表演,外人不太灵。当年孙存周、孙剑云都曾经去领教别人的“凌空劲”,但没有任何作用——孙存周和孙剑云先生皆安然无恙(可参见童旭东《孙氏武学研究》一书)。笔者也曾数次往访某杨式拳善“凌空劲”之传人,以期体会神奇功夫,结果对方总是找理由推辞,但每次却与学生等表演遥控功夫。最后一次,我肯求体会,并说后果自承,对方出手,笔者竟然毫无感受。类似的“用意”打人应属于极端的例子,确实“不用力”也至玄乎程度。前边说过,太极乃实学,必经实修实证而后可。不然难以令人信服。

  到底应如何用意且如何理解力?“用意”打人到“不沾身”即有效果,几近巫术、魔术,依笔者有限之见闻,恐怕十有九为不可信。而太极之推手较艺,必以充实内功为基础,又必以灵明之神明运用、巧妙之内功心法为方法,始克成功,当然此中必有“用意”在。至于力,前辈多说劲,且强调是内劲,即拙者为力,巧者为劲,方者为力,圆者为劲,死者为力,活者为劲。力不出尖,“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十三势行功要解》),圆活之趣乃内劲之施用于对方而“得机得势”,“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笔者认为:“用意不用力”是练习阶段,是练体、知己功夫,是积柔成刚之法,但不是结果,不是练成后的对待功夫。遍查历代太极名家乃至有记录之近代较艺事件,恐怕也难以查到一点不用力便能放人或打人的实例。杨氏父子功臻上乘,也未离开过快和刚。否则杨班侯的刚狠之名何来?班侯三徒,所谓“万春得刚劲,凌山善发人,全佑则长于柔化”,不是明言万春之刚劲吗?所以说,不用力但要有刚劲,刚劲是力的质变结果。

  外力人人本具,内劲(含刚柔劲)则需后天练得。李经梧师生前一次讲给我说:你师爷陈发科拳劲极刚,触到他身上就如碰到钢筋柱上的感觉。其实内劲用刚则刚,显柔则柔,刚柔都是相对而言。刚而至于生硬非真刚,硬手非刚劲也。杨澄甫先生谓“如绵裹铁”,正是外柔内刚之意。

  我认为太极功成不唯“外柔内刚”,还是“用柔体刚”,所谓练就一身混元气,有罡气罩体,身上筋膜极富密度和弹性,亦刚之一义也。常见有练太极者,身软如棉,体上不堪一击,你若推他,他只会东躲西闪或左扭右歪,毫无中主,更无内劲,此或非太极功夫,恐怕是练偏了。太极功夫是外柔内刚,这恐怕是无疑义的。笔者强调一点是,不可把练法当用法,也不可把体用颠倒了,更不可把结果当过程!

  对于“大松大软”和“松空”说,笔者有些不同看法,软与柔,仅一字之差,但含义殊别。就如刚与硬之差别一样。盖松与紧乃一事,如刚与柔是一事。松不错,放松是通顺经络气脉的必须,松到透彻,近乎空空如也,“妙手空空”是大境界,是出神入化之功,但对初学或一般习练太极拳技者言,先谈“松空”,大谈“空”,就不见得合适了。“大软”和“空”,都不宜在学拳过程中提倡。“无形无象”、“西山悬聲”的“空”,是功夫上乘的无可无不可境界,以笔者之水平,不敢置喙。

  如果说“大松”还不至有流弊,但“大软”则恐怕是难练成太极功的。关键在于这种说法偏颇绝对了。李经梧师传拳也把放松挂在嘴边,但他从不强调“软”字,更不说“大软”。李师倒是强调“形松意紧”,此合乎太极相反相成之哲理。因为“形松意紧”,所以“外柔内刚”,其效果即是“如绵裹铁”,外似柔软,内含坚刚。

  李师之臂,即如此,李师当年介绍陈发科师爷、王子英(王茂斋之次子)师爷之臂均是如此。笔者之早年启蒙师俞敏先生之臂也如此。积柔成刚,积的是柔,但不是软。太极求空,始必求有,有什么?前面所说之内气也。内气练至虚无,然后才可求空。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形松意紧”,“气敛人骨”,紧而不僵,松而不懈,才能练出太极劲。太极功夫上身之人,骨质密度增强,筋膜壮实而富弹性,所以才能在“极柔软”的外象中,达到“极坚刚”的内壮境界。正所谓:“刚柔并济”。刚柔并济与松紧一体,才是“周身一家”。

  刚柔并济方为“懂劲”,只强调松软,不是“一阴一阳”之道。只谈“空”,至少不宜于初学和未“懂劲”之人。笔者所从事的中国书画一道,完全通于此理。如果初习书画即一味“大松大软”、“松空”,书与画都将不得其门而入。目的与方法,五十台阶与四十台阶不可颠倒混淆。

  刚柔是体会功夫,是听觉、触觉、感觉乃至神明的应对结果。太极功夫练得好,可以尺寸分毫把握不爽,放人于何地尽在掌控之中,其中刚柔劲是根本。刚柔劲即太极劲,随刚随柔,能刚能柔,如气似水。李师生前从不主动出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师母去世后心绪不佳,一日突然主动要与徒弟们推手,众弟子婉劝不果,李师一出手竟将吕德和师兄放到墙上,约丈远,吕师兄颓然如呆愣,此刻墙上竟将汗衫衣纹印得一清二楚。李师忽然觉得失手,连连后悔。而师兄本人则事后说:老师发出的内劲让他五脏翻搅、头晕目眩。此后,李师再也未主动出过这样的手。

  显然,吕师兄当年感受的这次被放,是其刚无比的刚发之劲,只有受者本人才能感觉的。李师自云平生只此一次主动出手。平日李师推手多是柔化之劲。李师常说:吴式长于柔化,陈式长于刚发。但化发自然而出时,刚柔就是一体。太极拳尚柔化,但不能练成软绵绵的不堪一击。今世人们多是友好切磋,或门内说手,软绵绵尚可,若真相搏则不可以。松柔是入手功夫,松沉是中等功夫,松空该是上等功夫了吧。因柔而通,因通而顺,因顺而达,因达而沉。体松意静,皮柔膜刚,筋骨分张,乃为懂劲,或为登堂。

  笔者理解太极拳之刚,一定要从柔中练养得,那时的刚,才是真刚、纯刚,是无坚不摧的刚。松柔是我们的训练日用手段和方法,目的是成刚。空也是我们追求的目的,但它不是方法,它是一种功夫境界,可期而不可强求。

上一篇:武当丹派剑法(上)—林钰轩

下一篇:少林十八门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