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前夕,由300余名河南省文旅业界代表组成的文旅推介团齐下江南,走进长三角地区的多所高校,开展一场名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宣推活动,并以中原文化“圈粉”莘莘学子。
9月11日至13日,这场以“老家河南·青春登场”为主题的活动分别走进了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三天来,在四大古都(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的“领衔”之下,河南文旅在“年轻”与“古老”的碰撞中推介中原文化,让莘莘学子感受到了“老家河南”的青春活力。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3000多年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欢迎大家走进河南,感知中原大地的厚重和现代文化迸发出的活力。”推介活动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周耀霞向江南广大学子发出邀请,希望大家沿着河南的四大古都,体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脉络。
“浙江与河南早在千百年前就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随着高速立体交通网络的推进建设,大大缩短了浙豫两地的时空距离,‘诗画浙江’与‘老家河南’联系越来越紧密。”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张广洲介绍,希望浙豫两省通过本次活动的良好契机,深入探讨两地的文化与旅游合作、交流。
“洛阳的汉服真漂亮”“我要开一个‘考古盲盒’”“商代的女将军妇好真威风”……在推介活动上,河南多地拿出了“看家本领”与同学们互动,掌声、欢呼声、叫好声点燃了秋日的大学校园。
在商都郑州“中国功夫”互动区现场,学生们拿着“手绘游览图”遨游“天地之中”,在一招一式中感受少林功夫的独特魅力。还有学生在河南博物院“国宝探秘”主题展区打开考古盲盒,亲手“揭开”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
烟雾升腾、茶香弥漫,学生们在古都开封的“宋氏美学”互动区体验焚香、点茶技艺,仿佛置身于东京汴梁城的繁华街市。另一边的洛阳“汉服霓裳”互动区,不少学生体验“汉服变装”,在古色古香的屏风前拍下国风照片。
活动期间,古都安阳累计发放了近三万张殷墟、红旗渠、太行大峡谷联合门票。作为礼尚往来,复旦大学的学子们为河南文旅送出了由师生团队打造的书籍《一餐饭里的大学问》,其中书里“小麦册”部分描写的馍、“小米册”部分描写的豆沫儿,均来自河南。
“这场活动不但丰富了我的校园生活,还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特别是在了解过红旗渠的开凿过程后,我深深地被红旗渠精神所感动,更加坚定了我把博士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中原大地上的决心。”复旦大学博士生贺同学如是感言。
“今天在学校居然看到了我的河南老家!”复旦大学的王同学和张同学欣赏到了许多河南味儿浓厚的表演,“薅”到了各个城市的礼品,还用洛阳话找到了同样来自洛阳的老乡,“临近中秋,本就思归心切,我们想喝洛阳的牛肉汤、羊肉汤、胡辣汤……”
随着13日在复旦大学的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河南文旅宣推活动在上海画上了句号。那么,拥有厚重“家底”的河南文旅,为何此次选择到江南地区且面向高校学子开展推介?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受访时告诉记者,目前,以大学生为代表的“00后”客群已成为旅游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和消费风向标,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是打开年轻人旅游“种草”市场的捷径之一。河南文旅不仅可以通过文化差异性激发当地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可以吸收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新理念,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张祥宇看来,旅游发展需要资源“走出去”,游客“请进来”。但从多地文旅竞相“出圈”却多为昙花一现的境况来看,说明文旅发展需要产品的持久打磨以及跨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河南文旅多次到省外进行旅游推介,说明河南文旅行业紧抓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通过走近消费者来深入了解游客需求,保持市场活力并推动旅游产品不断出新,以新产品、新场景、新消费促进文旅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