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丁蜀上周举行一年一度的前墅龙窑开窑仪式暨“新青年·新力量”献礼建党百年陶艺作品展。近年来,丁蜀镇围绕前墅龙窑的保护,融合非遗传承,保留了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围绕古窑的生产,当地为乡村提供了接地气的文化服务,引领了风清气正、爱国向上的舆论环境。文化的力量不仅改善了乡村面貌,而且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助力,为紫砂产业创新发展铺垫基础。
活着的龙窑
宜兴以盛产陶瓷闻名中外,而紫砂更是陶中瑰宝。紫砂陶始于宋,兴于明清,其艺术价值在当代获得了空前繁荣。紫砂是宜兴最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是“中国陶都”的象征,而紫砂的发源地和产业核心区正是在丁蜀镇。正是因为家家户户烧制紫砂,丁蜀作为无锡唯一案例入选了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前墅龙窑位于丁蜀镇前墅村,明代创烧,延烧至今600余年,是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瓷器的唯一一座龙窑,故有“活着的古龙窑”的美称,被誉为研究中华陶瓷生产史的“活标本”。窑身上方建有窑棚、石柱,覆以木梁及小瓦。龙窑通长43.4米,外壁宽约3米,内壁底部宽约2.3米,高约1.55米。西侧设装窑用壶口(窑门)5个,是窑工进出取放陶制品的通道。
当年,前墅一带是丁蜀镇陶业砂货窑场。村民忙时务农,闲时制陶,构成丁蜀地区亦农亦工的特别风貌。发展至今,依托窑火不绝的前墅龙窑,这里呈现一派新农村景象。在古窑的四周,保留了陶器堆栈场地,将其改造成了村民的小公园。建立了前墅龙窑历史文化展示馆,增加了从明清以降的实物展品。由于烧陶燃料主要为煤、松、竹枝等,村里还保留了一座火神庙。
文化的热土
围绕前墅龙窑的保护,丁蜀成了宜兴陶瓷产业别具风韵的文化热土。村民自发组织参与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活动。
开窑当天,宜兴官林镇南庄村太平龙灯队前来进行舞龙表演。现场锣鼓欢腾,舞龙队员多是六十多岁的乡间老汉,服饰鲜艳,动作矫健,神色得意。四里八乡的群众驻足观看。奶奶抱着孙子,小孩拾起龙灯队的鼓槌学着打鼓。尽管有的老人行动不便,但仍坐着轮椅、拄着拐杖来围观,兴之所至,不愿离去。
丁蜀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剧团在村里的福德亭戏台亮相。他们常年下乡送戏,曲目包括群众喜闻乐见的锡剧《珍珠塔》、《玉蜻蜓》以及红色京剧《林海雪原》、《沙家浜》等。剧团的乐班里不乏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演员把村里的廊亭当作后台,现场化妆,更换戏服。他们唱得一板一眼,朴实而又认真,引得村民阵阵叫好。
现场还展示了茶道、紫砂、均陶等非遗技法,生动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姿态。
年轻的文创
手艺人周梦丽在开窑仪式现场展示了紫砂花瓶刻花功夫。虽然她只有25岁,却已经创立了自己的紫砂工作室。她从小受紫砂文化的熏陶,本科毕业于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院系,后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庞妮老师,进入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陶刻协会第七届陶刻新人班深造,又跟随陶艺名家宋鸿伟老师学习。
周梦丽是宜兴本乡本土人。她穿着汉服,先用铅笔在花瓶坯上勾勒,然后操刀深刻,一幅传统山水纤毫毕现。她说,因为参加活动比较匆忙,所以选取了较为成熟的山水图。平时她更喜欢糅合传统,加入创新设计,使紫砂作品年轻化,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一幅“王羲之爱鹅”图,将鹅设计成几何花纹的形状,让人欣赏时需要思考一下,才能看出弯弯的花纹是鹅颈。
在丁蜀,很多年轻人乐于投身紫砂事业。他们认为紫砂有市场、有未来、有奔头。“紫泥公社”在前墅村开业三年多了,是一个以紫砂为主题、集文化旅游、技艺交流、教学培训、艺术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创体验店。店主说,有很多游客带着孩子来这里做泥胚、喝红茶,体验紫砂文化。在前墅村,人们能够真正的走近紫砂、读懂紫砂。
作者:驻苏记者范兵 记者沈竹士
编辑:赵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