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花器中,有一款可以说是代表之作,其便是梅桩壶,多以梅为形,寓意造型都既有特点。
近当代有许多紫砂高手都做过此式,各有气韵,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款大名鼎鼎的紫砂花器代表之作。
歪嘴梅桩套壶
此壶呈现下大上小,向左倾斜的势态,弧度缓和的长流则平衡了壶身倾斜不稳定感,自然而生动。
梅枝弯成的把和盖的,疏疏地间上几朵梅花,没有夸张雕琢纹路树结,梅桩壶反而有股素洁雅致的风韵。
九头高寿梅桩壶
此壶为古梅梅桩造型,壶体为一不规则若圆筒形的梅树桩,结疤错落有致,或凸起或斑斑驳驳。由梅桩底部向上伸展胥出梅枝有二:一向外上挺直成壶流,一向外弯成壶鋬,流鋬相互呼应。
壶流底部较为粗壮,流体与壶体均有结疤凸起,壶鋬伸展向上变为两枝分别弯曲与壶体相合。两梅枝枝头又生出小枝,枝头梅花繁盛伏于壶身。枝上梅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有新绽开的梅花,有含苞待放的梅骨朵,栩栩如生。梅枝干、桩头、梅树瘿节生长自然,宛若冰肌铁骨之势。
壶盖平坦,与壶体嵌合严密。盖钮为一小梅枝,亦有梅花及花苞,与壶身上梅花相呼应,平添几许诗情画意,展示了古树新花之美。
弯把梅桩
此壶的壶身,流把、盖用极仿真的手法来捏塑,梅花采取贴花法塑,栩栩如生。作品气韵生动、整体协调,并酷似自然生态,维妙维肖。
梅桩壶
壶体以一截梅桩为造型,壶嘴、壶钮及端把均为梅枝状,小巧精致的梅花自壶钮及壶把处自然胥出,正、侧、反姿态各异的花苞疏密有致的分布于壶体,平添一份柔美。
壶身突出梅桩苍劲的节疤,数目纹理清晰,有一种参差之美。娇艳的梅花和老辣的梅桩形成强烈的反差,寓『枯木逢春』之意。
梅桩套组
此壶对梅气质的提炼极为完美,完整刻画了梅桩苍劲奇倔的节疤,俏丽多姿的身段,制作技巧高超熟练,毫无修琢之气。
尤其对细部桩节的生态,梅枝的结构、花朵的刻画传神写意。可谓为冯桂林毕生精心之作,为民初紫砂陶艺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汪寅仙制双色梅桩壶
此壶壶身以一段生动而有气势的梅树为身段,气度非凡、端庄稳重。以变化多端的树枝为壶流、壶把,树枝和瘿节造型自然,有如冰肌铁骨之势。
汪寅仙大师制作紫砂壶,素来将局部处理作为自己作品画龙点睛之地,此壶中的所有梅花都以异色处理,从而突显其作品造型特色和优雅气韵。
鸣远梅桩壶
此壶雏形摹陈鸣远之梅桩壶形,进行提炼、加工、改造,以梅桩树干为本,精心刻划梅之瘦骨傲霜、不畏艰辛的灵性,虬曲挺立。壶身一面饰斑斑苍老的节疤和经风暴撕裂的树皮,另一面,历经剪枝,光润坚挺。
壶嘴犹如右下向上伸展的梅枝,生意盎然。壶把弯曲虬绕交叉,呈奋发向上之势,出俩小枝,缀上几多梅花争相绽开;设置与壶体吻合,并塑一枝生态奇趣的梅桩。
梅桩壶
提梁梅桩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