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紫砂文化

案头雅趣:紫砂系列文房清玩

时间:2022-03-18 15:06:47 来源:网易 作者:纯色紫砂

  文房清玩是指文人书斋中一切文化用具及陈设的总称,它除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有笔洗、笔筒、笔架、笔插、笔掭、砚滴、砚屏、砚匣、水丞、墨床、臂搁、镇纸、印章、印盒、山子等。

  明代以来书斋文化十分流行,清代宫廷更加讲究文房用器的制作,各种材质的文房用品均由内廷出样,一部分在造办处制作,另一部分交地方政府按样制作,地方官员需按年例向宫廷进贡文房清供。宜兴紫砂精光内蕴,含蓄温雅,不仅适合茶器的制作,也用于宫廷文房陈设。清宫旧藏的御用紫砂文房用具虽数量不多,但质量一流,均由内廷出样在宜兴烧制后再到造办处进行二次加工。如雍正、乾隆时期,造办处漆作加工绘制的紫砂描金彩绘大笔筒既有宫廷用器的富丽堂皇又充满温馨的书卷气;雍正紫砂金漆云蝠澄泥砚砂质极细,呈色古雅。除笔筒、砚、水丞等文房用品外,更有紫砂仿生文玩、花觚、壁瓶等陈设,体现了清帝的书房情趣。

  一、砚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备受世人喜爱。紫砂砚的制作历史悠久,澄泥中掺进一定比例的宜兴紫砂精心制作而成,澄泥中加入紫砂不仅使砚的颜色华丽,凝重美观,而且会增加研墨的摩擦力,使两者可具有的质点慎密、坚固耐唐、可塑性强的特点相匹配,相得盖彰,优势互补,将使砚的质地更加优异。据乾隆44年档案记载,澄泥砚中加入紫砂原料,深受皇帝的喜爱,成为乾隆朱批御用砚。

  清葫芦形紫砂砚


清雍正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葫芦形紫砂砚,呈紫红色,质坚实,以大葫芦腹为砚面,上辅以小葫芦及枝蔓,整体造型简洁,线条丰满柔润。以葫芦为砚,意为子孙万代。配红木砚盒。


清乾隆仿宋德寿殿犀纹紫砂砚

  砚扁饼形。砚面突起形成砚堂,外环水渠为砚池,设计巧妙,造型简洁。砂泥呈深栗色,沉稳古雅。胎体致密滑润。口沿和外壁堆塑彩绘缠枝灵芝纹,描金彩朵云、寿字、飞蝠等纹饰,十分精致。砚底部内凹,满髹黑漆,乌黑莹亮。此砚精工细作,采用雍正时创制的砂泥堆绘技法,具有宫廷御用砚品高雅富丽的特征。故宫博物院旧藏雍正皇帝御用紫砂砚仅此一件,原藏于清宫懋勤殿。


 清乾隆御制仿宋玉兔朝元紫砂澄泥砚

  紫砂澄泥质,色泽灰褐,沉静凝重,长方形,砚面刻犀纹,瓶形砚堂,瓶口为墨池,造型严整,雕琢有致,无过多纹饰,简约大方。砚背平,铭:“犀其文,缾其口,制始谁?宋德寿。法伊书,吾何有,论伊人,吾弗取。”款题:“乾隆丁酉御铭”,有朱文印二,曰:“几暇怡情”、曰:“得佳趣”。是砚品相极佳,保存完好。此砚为乾隆仿古六砚中的仿宋徳寿殿犀纹砚,另有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仿汉石渠阁瓦砚、仿唐八棱砚和仿宋天成风字砚五式。


子治铭行匣砚

  砚呈圆形,紫褐色,紫砂澄泥质。砚正面起弦纹作边框,浅挖堂,砚背稍深挖,中间模印“玉兔朝元”图,一只卧兔回首相望,一轮白月高悬空中,神情灵动,脊线流畅,模印精细,材质细腻。

  这枚砚台跟前两个一比实在是有点简陋,但是上面的刻绘内容,却又透出文人的气质。或许这才是真正文人用的砚台。

  二、印


道光丙戌年宜兴紫砂龟钮方印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章应该是集书法、篆刻、章法于一身,最最能体现文人气质的文房清玩。

  顾景舟制紫泥龟钮印

  三、印泥盒


清光绪兰草山石纹印泥盒

  印泥盒,亦称印奁、印色池。文人用其蓄藏印泥,因宋以前用印一般为泥封、色蜡、蜜色、水色等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印泥。宋以后油印的使用为了防止油料的挥发遂以妇女存放水粉胭脂的瓷质粉盒保存印泥,明代屠隆在《文房器具笺》中将印泥盒列为专项。紫砂印盒起步要晚得多,出现于清代,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过明代传世印盒和有关资料介绍。

 玉成窑制印泥盒  

民国紫砂竹纹印盒 

  民国吴德盛制款段泥印泥盒

  四、笔舔

  笔舔,在清朝属文具小九件之一,主要用于毛笔蘸墨后把笔尖上的墨抹匀。这种笔舔器,小的多,大件的少。


紫砂胎宜钧釉八方形笔舔

  这件笔舔以自然的玉簪花姿态而成,四片花叶上又长出大小叶片,叶丛中长出花朵以及花芽,设计细腻,层次分明。从各种叶子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艺术家捏塑的痕迹,配合堆贴和雕刻的技巧,使造型丰富,立体感强。匠家运用了紫褐掺砂和米黄色的泥做笔架,底部吟有“陈鸣远”篆文方印。

  紫砂胎,通体施宜钧釉,釉色莹亮,釉层较厚,开片细密,不甚透明。此器形似小蝶,敞口,四方倭角口,浅腹,方足,底足露胎。宜钧釉为宜兴仿钧釉的简称,盛于明清时期。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品种。此笔舔造型鲜活生动,气息清新,文气十足,堪为文房妙品。宜钧作品以文玩小品居多,清宫旧藏中也多有流传,当为进贡之作。


 清中期满彩釉紫砂胎石榴形笔舔

  陈鸣远款紫砂荷蛙笔舔

  五、墨床

  墨床,又称墨架、墨台,汉族传统文房用具之一。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案架形、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简练,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墨床为在研墨时稍事停歇,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物。多为木、玉、瓷所制,形状或为床式,或为几案式。紫砂墨床所见非常少见。

  汪寅仙制鱼形墨床两件

  六、镇纸


包袱型紫砂镇纸

  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

  民国祥兽形镇纸

  七、笔筒


  清乾隆御制水村园紫砂笔筒

  笔筒应该说是在紫砂文房中,最常见的种类。无论是故宫所藏的宫廷紫砂,还是被大家深爱的玉成窑作品,都常常能看见笔筒的身影。紫砂笔筒的常见,或许是因为紫砂优秀的可塑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笔筒造型的需要。

 清杨季初制月下包装独酌园紫砂笔筒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山水人物纹大笔筒


 玉成窑制紫砂笔筒

  笔筒圆形,口底相若,宽圈足。口沿为髹黑漆地描金回纹,底髹黑漆。附描金红漆座,云头形三足。黄色砂泥。外壁描金堆绘山水人物图。画面展示了江南渡口的生活场景,江水辽阔,微起波澜,船老大正奋力驾驭一叶坐满船客的扁舟向岸边靠近。岸边渡口有人在等候渡船的到来,通往渡口的途中一骑驴的高士正匆忙赶路,家仆肩挑行囊紧随其后,他们的前方有人推着装满行李的独轮车,有人轻装荷伞急步前行。两岸草木葱茏,风光绮丽。

  民国紫砂笔筒

  八、水注


陈鸣远款段泥点彩竹笋水滴

  水注,也称“水滴”、“砚滴”。是古代文人磨墨时用来装水、滴水的文具,注水于砚面供研墨之用。由于紫砂良好的可塑性,紫砂制成的水注往往都异常精美。

  清雍正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

  砚滴为连枝带叶桃实式,以黄白砂泥为胎。顶端进水孔有粉红色小桃花覆盖,茎端为出水孔。口与盖作卡口,将盖稍做旋转便会牢牢卡住,即使晃动和倒悬也不致脱落。砚滴表面于黄白之上点染褐红色斑点,周围浸染一片浅粉色,好似熟透了的鲜桃。清雍正时期的御用文玩中不少是宜兴制作的紫砂器,如此精美的紫砂砚滴却并不多见。


清紫砂螺狮砚滴

  

  顾景舟制“一勺之水”水注

  九、水盂

  这种文房用具是贮水以供研墨之用,其形状多为圆口,鼓腹,也有象生形。水盂古时称水中丞,最早应出现于三国时期。从三国到南朝,总体变化趋势是从扁平到修长,有一个薄而光滑的扁圆形腹用以贮水。到唐代早期演变成敛口,鼓腹,圈足的形状。水盂在宋代十分流行,官窑、哥窑等名窑均有制作,造型古朴典雅。宋以后,水盂更为盛行。明清时期,水盂的制作日见精美别致,融制作者的匠心和使用者的慧心于一体。水盂除实用意义外,更多的是具有观赏陈设性。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

  陈仲美鼓钉纹方形水盂


陈鸣远蕉叶纹圆形水盂

  陈仲美所制紫砂水盂由于素雅大方,史籍中多有记载。这件紫砂水盂四方形,直口,上窄下宽,小巧玲珑,周身施有鼓钉纹装饰。呈仿古式,整体厚实敦厚,底部呈方形凹处,即成盂内凸起之方形小块,又在上面吟有“陈仲美制”篆文方印,古拙简洁。陈仲美凭着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在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师古不泥古,借鉴青铜器的造型,古朴典雅,敦厚稳重,做到了造型、装饰和泥质的完美结合,充满文人雅趣。古人云:“笔砚精良,人生一乐”,这件水盂虽小,却构成了一个完整高雅的世界,理应受到重视。

  水盂口圆微微向外撇,器形上窄下宽,呈仿古式,造型庄严,肩饰回纹一周,下有倒三角仿古蕉叶纹,底部收平,微微凸起处成圈足,中间题「鸣远」行书款。整体泥质细腻,整体古朴幽雅。

  清早期陈汉文制鸳鸯形水洗

  鸳鸯形水洗周身圆形,椭圆口,以一鸳鸯身为器,回首的鸳鸯首和颈作环与口沿相接,亦可起到搁笔的作用,外壁贴泥塑鸳鸯形,间饰莲花和水波纹,鸳鸯在水波中嬉戏,相得益彰。侧面吟有朱文“陈汉文”印章。陈汉文是清代康熙、雍正间的宜兴紫砂高手,传为陈鸣远弟,制器以精雅著称,所作“鸳鸯水注”、“荷叶虾盘”等,形象生动,技艺卓越,堪称上品。


伯年题东石制山农刻桃形洗


紫砂胎蓝釉水盂


 清紫砂百果水盂

清段泥螭龙水盂

  民国段泥洗

  民国段泥水盂

  民国段泥调色洗
  刻款:怡庭 作者:六安氏


汪寅仙松竹梅文具

  汪寅仙制鱼形文房套组

  此套鱼型文房以紫泥巧色制作更显难得,于各型各状变幻造型,多色巧变,鱼型题材,全组完整收藏更是不易,作品巧妙运用镂空技法、银丝镶崁技法、妆点、刻绘技法,如鱼眼转珠,活灵活现,每一件都显生动亦抽像,挑战视觉感官,赞叹如此精美而精细之文房器具。

上一篇:“强匠荟”紫砂壶名家许士群佳作“君祥” 俊秀舒展稳重矜持堪称精品

下一篇:紫砂壶真的那么有收藏价值吗?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