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中国网讯(李佳芳 通讯员 彭欣 黄辉延) 从青春岁月到花甲之年,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从警队新兵到功成身退,不同的年代,相同的选择;不同的岗位,同样的担当。
“60后”老当益壮不缺位,“70后”中流砥柱善作为,“80后”昼夜不停加速度,“90后”冲锋一线敢担当,“00后”初入警营新力量。一代又一代惠州公安人,用坚守和奉献诠释着对金色盾牌的绝对忠诚,用青春和热血传承着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
惠州公安将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让我们一起走进“60、70、80、90、00后”的警察故事......
“60后”邓淦培:执着坚守基层30余年
邓淦培,男,1963年出生,大亚湾区公安局澳头派出所驻桥东社区民警。从警30余年来,从警以来荣立三等功2次;2001年被评为“惠州市公安局2000年度全市十佳责任区民警”;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岭南百佳社区民警”。同年,所在村居工作室被惠州市公安局命名为“阿培工作室”;2021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大亚湾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群众的事无小事,进百家门,解百家忧,我们就是他们的管家。我每天接到40多个电话,微信回复40多条,每天15000步成了我工作的常态。”从警30余年来,邓淦培一直致力于基层邓淦培常说“把‘敢’放在‘心’头上,就是‘憨’”。群众的“麻烦事”,他敢理;社区的“大难题”,他敢解;出现的“新挑战”,他敢试。
在困难户家里,他“憨”的“掉”了钱也没发觉;在重点人员、矫正对象家门口,他“憨”的连吃几顿闭门羹也不气馁;在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时,他“憨”的四处奔走协调场地、资金,为戒毒人员成功举办一场演唱会,帮助他们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无论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难,他都以朴实的行动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作为驻村民警,邓淦培组织开展社区群防群治工作,针对桥东社区面积大、人口较多,治安隐患发现难的现状,邓淦培充分整合社区联防队员、党员干部和社工130余人,组建巡逻队,常态化开展义务巡逻、社会走访、定期摸排,并根据辖区治安状况,动态划分“红、绿”片区,在发案率较低的“绿色区域”保持一定防控力量,在高的“红色区域”加大打、防力量投入,高密度开展治安巡逻。同时借力“智慧新警队”建设成果,利用治安监控不定期进行视频巡查,搭建“群防+技防”村居治安防护墙,全面提升治安管控的效率和水平,各类安全隐患有效消除,2022年同比上年刑侦、治安警情实现“双下降”。
“作为一名基层村警,事多起来我们除了耐心,也在摸索新方法,让民众少走冤枉路,群众也把我当成了自家人。虽然没大功,但是有事,我是百姓第一个想到的人。”邓淦培乐于做百姓的“自己人”,“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忧”开展村居工作,并在长期的警务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四勤四心”村警工作法,即日常工作中要勤走、勤问、勤记、勤听,和群众沟通交流一定要真心、热心、细心、耐心。
“驻村民警要心里装着群众,事事想着群众,这样他们才会信任你,把你当“自己人”,才能同心协力共同维护社区治安。”邓淦培总是把对群众的关爱落实到每一件事上。居民曹先生对此感受颇深,邓淦培帮他的儿子、女儿解决了孩子读书难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曹先生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眼看着孩子马上要开学了,可是户口还在老家,按照规定要在本地读书很难。邓淦培得知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只要落好户就能解决孩子在这里读书上学难的问题。”他找到办理户籍的人员,说明曹先生的情况,列好所需的材料清单,协助曹先生准备相关材料,最后成功帮孩子办理了迁户手续。
邓淦培至今还记得,曹先生接过户口簿时眼里喜悦的泪花。他说:“只有群众的困难解决了,他们有笑容了,我才算对得起自己身上这份责任”。
为帮群众化解纠纷、解决难题,他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邓淦培平均每天要接打群众咨询电话近30个,微信回复群众提问40余条,微信步数日均15000余步。桥东社区群众都知道,邓淦培的手机全天“不打烊”,甚至睡觉时都要放在枕边,就是为了让群众在有需要时第一时间能联系上自己。对于邓淦培能在半夜“秒接”群众电话,村民们都笑称是因为“培叔”在通宵玩手机。
“70后”杨耀忠:苦干加巧干解决疑难杂症循线追逃
杨耀忠,男,于1978年7月生,博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1999年加入公安警队至今23年来,一直在基层一线担负交警工作,出色完成各项艰巨繁重任务,政绩业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和获得荣誉称号。
“难免有人想疏通走关系,我们必须公平、公正、不枉不纵,才能还受害人一个公道。”从警23年一直在跟案件打交道的杨耀忠,自觉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绝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确保事故责任认定做到公平、公正、准确、不枉不纵。
任江北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长期间,杨耀忠抓逃逸、破积案、积极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带头强化证据意识,提高事故处理精细化程度,最大限度挖掘队伍潜能,整合警力物力资源,以大数据智能交通科技手段管控与依靠群众相结合,苦干加巧干解决疑难杂症,攻坚克难,循线追逃,硬是靠实干干出个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100%破案。
2016年8月23日13时许,杨耀忠带领中队民警成功侦破抓捕19年前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嫌犯林某泉。该案发生于1997年1月20日08时许,种种因素致使该事故未能得到重大的突破。时隔19年,死者父亲于2016年初再次来到江北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咨询当年案情的进展。因该案件时隔时间过于长久,当初参与调查此案的民警以及领导都已调岗或已经退休,重新调查该案实在是太难、成功破案难乎其难。杨耀忠接手该案件后向死者家属保证,只要嫌疑人仍然在世,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定要将其抓获归案。为了这一承诺,立即组织大家昼夜加班加点在办公室联系证人及已经落实的证据,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梳理完该案,历时7个月共出动警力百余人次,多次出外调查取证以及蹲点伏击,于2016年8月23日17时许将嫌疑人林某泉抓获归案。
就这样,杨耀忠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把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作为中队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经常亲自带队与民警战斗在一线,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不把案件侦查告破不能安心休息,有效化解了交通肇事逃逸受害者蒙受巨大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先后成功侦破多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积案。
针对交通事故调解和肇事逃逸案件既劳累、又繁琐,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的现实,杨耀忠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对各类受害人、当事人做好政策宣传、稳定情绪等工作,对待群众从不“冷、硬、横、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80后”翁文智:惠州公安侦查战线上的尖兵
翁文智,男,1981年8月出生,2003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支队长。从警20年,一直奋战在公安侦查第一线,凭借勇敢与过硬的业务能力,先后参与侦破了上千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约2326名。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次,个人三等功四次,荣获2014年“五大破案能手”称号,2016年首届“最美惠州警察”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四次被评为广东省打假先进个人。
在惠州的公安战线上,有这么一群人:当别人合家欢聚,其乐融融时,他们却在千里追踪,辗转奔波;当别人万家灯火,睡梦正酣时,他们仍在数据的海洋里苦觅线索,不眠不休;当别人在高谈阔论,炫耀标榜时,他们却退居幕后,无怨无悔。
从警近二十载,与战友们一起风雨并肩,翁文智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时刻。2006年的一个傍晚,专案组掌握到一盗窃汽车团伙正驾驶一部赃车飞奔逃窜。接到指令后,在附近执勤的翁文智和同事们立即驱车前往支援。刚到广惠高速公路白云收费站,便发现了正准备上高速公路的目标车辆,其同伙还开有两部车。为了防止嫌疑人逃跑,大家随即用车身进行堵截,嫌疑车辆被迎面逼停。千钧一发之际,翁文智抓起车上仅有的方向盘锁,将嫌疑人的车窗玻璃砸开,在两名嫌疑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迅速将其制服。事后,在车内搜出一把已上膛的仿制手枪。如果当时犹豫和处置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从警以来,翁文智在与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斗耐力的过程中,不断钻研总结,练就了高超的侦查本领,独创了一套成熟的侦查技法,能制敌于无形之中。
2012年1月30日清晨,时值大年初八,我市闹市区一珠宝行发生持枪抢劫案。一名男子持一支双管长猎枪,砸碎柜台玻璃,抢走柜内摆放的一批黄金。该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犯罪嫌疑人的气焰十分之嚣张,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作为破案能手的翁文智被指派加入该案专案组,立即投身到该案的侦查之中。可是翁文智随后发现,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非常强,在案发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们的作用就是,整合资源,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翁文智保持一贯的沉稳冷静,仔细研究案情,通过走访现场、调取资料,敏锐的他大胆猜测,该嫌疑人极有可能是“老手”,作案前肯定经过一番踩点准备。于是,翁文智立即调整思路,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犯罪分子的踪迹。随后,翁文智和专案组同志赶赴犯罪嫌疑人活动区域进行侦查,很快将准备再次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抓获,警方同时缴获作案时的猎枪、子弹及被抢劫的黄金首饰。
“90后”姚思婷:三年参与核查涉疫数据达百万次
姚思婷,女,1997年生,市公安局情指合成作战中心民警,2018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加入了惠州警队。入警四年以来,用忠诚诠释初心,以担当践行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从警之路。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也是对我们青年民警的殷殷嘱托。”姚思婷说,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民警,就要明白头顶的警徽,是青春的标志;就要懂得从警的道路,是青春的选择。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姚思婷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加入抗疫一线,坚持运用警务大数据资源做好涉疫风险排查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紧迫的疫情防控工作,姚思婷为了抢抓战机,我经常熬夜,吃住在单位。她心中始终绷紧一根弦,深知疫情防控是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早一点做好涉疫数据的核查工作,防疫部门就能早一点落实防控措施,就能更快速更有效地阻止疫情蔓延。为了给疫情防控工作创造宝贵的战机,我经常吃住在单位,通宵熬夜工作,以“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的工作标准对各类涉疫数据开展深入核查。
去年春节前夕,惠州出现本土病例,疫情传播风险步步紧逼,姚思婷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机会,第一时间返岗,连续昼夜奋战,回溯数据轨迹,有效避免了潜在感染人员二次传播病毒,成功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在三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姚思婷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与新冠病毒的赛跑,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为守护惠州平安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惠州公安主动融入大数据时代,大力培育民警的创新警务思维,着重提升民警运用警务大数据应用的实战能力。姚思婷积极思考,不断提升大数据分析及挖掘等深度应用能力,多次参与数据模型建设工作。她通过全面整合多类数据资源,构建关联公式,搭建涉疫数据核查模型,充分发挥智慧警务服务疫情防控工作效能,为基层开展落地核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极大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不断织密惠州疫情防控网络。在智慧警务的助力下,共成功参与核查各类涉疫数据达百万次,有效排除了疫情传播风险。
“我将用青春擦亮奋斗的底色,用忠诚捍卫人民公安的使命,用担当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公安民警的新作为,新担当,让青春在建设惠州公安新征程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姚思婷说。
“00后”郭丰铭:积累能力经验 尽快独当一面
郭丰铭,2000年出生,2022年入警,现任职于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江北大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专业毕业,2019年10月于在校期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保获个人嘉奖。
“我将在工作中磨炼自己,积累能力经验,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当仁不让、一马当先,响应在第一时刻、冲锋在第一阵列、奋战在第一梯队,尽快独当一面,尽心尽力为平安惠州建设添砖加瓦。”郭丰铭认为人民警察之所以前面有“人民”两个字,是因为警察的职责不只是破案,更要在职责范围内解决群众的困难、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清除社会中的安全隐患,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读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学习:19年“一带一路”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安保;为期一学期的基层派出所锻炼。并利用寒暑假,先后于惠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和惠州市公安局政治处见习。有一天晚上11点半,郭丰铭正准备关灯睡觉,突然接到同事的电话,说有一宗刑事案件,要他马上到局里集合出发。到了现场之后,因为嫌疑人是自首,办案容易不少,但是询问证人、现场勘查、调取监控、提取证据、讯问嫌疑人、辨认现场、带嫌疑人体检等程序走完后,天已经完全亮了。
“在我看来,只有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郭丰铭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警察。毕业后,郭丰铭正式加入了惠州公安,先后于政治处教育科和交警支队江北大队工作。在教育科主要是学习机关办文等行政事务,在参加烈士纪念活动和整理记功嘉奖、抚恤优待等材料时,郭丰铭不忘学习前辈们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在江北大队,主要参与数字战队下发的重点车辆隐患清零工作,常常为了找一辆车看监控、蹲守几个小时。
此外,郭丰铭还参与过高速公路出口“落地检”工作,在寒风中站数小时,指引来返惠人员停好车辆并到核酸点进行采样,登记相关车辆信息;刚结束这项工作,就参与到“东江”专项行动中,昼夜颠倒,在夜间对超载嫌疑货车进行查处,打击不法企业和司机“钻空子”违规运输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行动中,郭丰铭负责研判重点车辆轨迹,为了能够及时报送预警信息,眼睛一刻不敢离开电脑屏幕,经过3晚的共同努力,共查处超载货车三十余辆。
编辑 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