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生活在犍为县金石井镇的人们,多取岩土烧砖、制陶为生。到了近现代,随着各种简洁、美观大方的新瓷器的出现,从事土陶的制作人越来越少。现在,金石井镇14个村、1个社区16000余户居民中,仅有群英村的一户人家还在延续着烧制土陶这个古老职业。
日前,记者来到群英村1组,见到了王家土陶的第十二代传人——王建华。
王建华在烧制土陶
待烧制的泡菜坛
土陶制作
粗糙中透着古朴自然
顺着金石井镇群英村村道一路前行,在一个小山坡边,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里,堆放了很多大小不一的陶制品。虽然这些土陶没有现代瓷器鲜艳亮丽,也没有特别美观的外表,甚至还略显粗糙,却有着一份独有的、天然的朴实与自然。
土陶旁边,一个传统手工制陶作坊映入眼帘。小小的土陶作坊经受了岁月和风雨的洗礼,也见证了传统手工艺制造业的兴衰,至今窑火不断。
在土陶作坊里,53岁的王建华正专注于手中泥土的“转动”,动作娴熟、搓捏自如。在他的旁边,摆放着罐、盆、缸等各种样式的土陶胚,高超的技艺,简洁大方的作品,显示着土陶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看来还真不能小瞧这门绝活,民间艺人真了不起。”在旁边观摩的犍为县文化馆从事“非遗”收集、整理、保护工作的黄学军感触颇深,他曾多次来到群英村,也曾亲手体验过土陶制作技艺。“看王师傅制作土陶好像很简单,一直蠢蠢欲动,但真轮到自己动手,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执着传承
原汁原味的土陶技艺
说起土陶技艺,王建华告诉记者,在湖广填四川时期,他的祖辈带着制陶手工艺从湖南来到犍为安家落户,手工制作土陶,一辈传一辈,一直传至今日,他已经是第十二代传人。“早年间,自贡和乐山范围内的手工土陶制作都是王姓人,因手工土陶传承有一个规矩: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人。当时,我们王家一共在金石井镇群英村2组‘大坳颈’开办了几座窑厂,一座土窑有5到6个小窑,几十个手工艺人,并且在当地开办了私学。至今,‘大坳颈’的小地名都叫‘坛罐窑’。”王建华说,当时人们对缸缸盆盆的需求量特别大,因为那时既没有瓷盆,也没有砂缸,庄户人家装粮食只能用土缸,家庭日常用的盆罐也只能是土盆。王家制作的土陶制品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广受欢迎,产品主要销往犍为本地,以及沐川、五通桥、自贡、成都等地。
王建华从小就在父亲身边“玩”泥巴,初中毕业后,开始正式向父亲学习制陶技艺,路边不起眼的泥土开始变成他眼里的“宝贝”。经过多年的历练,王建华慢慢掌握了手工制陶的核心技艺,并对手工制陶产生了浓厚兴趣,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小师傅”。
2000年开始,王建华选址在“马湖沟”(小地名)新建了自己的窑厂,开始手工土陶独立生产。他制作土陶一直采用纯手工艺、土法制作,注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从备料、搅泥、过滤、揉泥、制坯、晾坯、打磨、上釉、入窑烧制每个工序,王建华从不“偷工减料”。每一次烧窑要慢火加热至1400摄氏度,王建华与妻子轮流守着窑火,两天两夜之后才会“大功告成”,烧制完成后,均匀冷却5到7天左右方可出窑,产品主要有酒坛、酒罐、水坛、泡菜坛、花盆、花瓶等,每个品种有10到20个规格。
慢工出细活,好手艺也让王建华的老顾客离不开他的陶制品。记者采访时,该县新盛乡新场村的雷泽水正在王家选土陶,他从事土陶销售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传统手工制作出的土陶更耐高温,储藏粮食能保持长久不霉变,盛放酒醋更醇香,浸泡出的泡菜也更加原汁原味,盛装的水更清冽……”雷泽水说,十里八乡,大家都知道王建华的土陶,都喜欢用。
“用王家土陶泡菜坛泡出的泡菜,具有香气袭人、清脆甘爽的特点,且水质经年不坏,时间越长越是香浓,堪称泡菜坛中的一绝。”群英村村主任王学忠说,村民认的是土陶无污染、无辐射、无有害物质的特点,也认的是王建华这个老实人。
列入“非遗”
期待传统手工艺的春天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土陶制品逐渐被陶瓷和塑料制品所取代,王建华的土陶销量大幅下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工人纷纷转行。如今,整个犍为县仅有王建华一个人还在坚守,日复一日地“转着”,一年还能烧六七窑,年产土陶制品3000余件,主要满足周边的“老主顾”,每年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和家庭开支。“我现在请了一个工人兼职帮助我,儿子、儿媳在外面工作,住在县城。”提及这门技艺的传承,王建华很是无奈,他说这种活又累又脏,加上又挣不到什么大钱,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学,但这是父辈传下来的家业,不能丢,自己已经年过五旬,能赚点工钱就心满意足了。
“手工土陶由于没有任何模具,因此,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能工巧匠手中,手工土陶成为了泥与火结合的完美结晶,也让手工土陶技艺和文化在犍为县乃至乐山源远流长。”黄学军告诉记者,他们在走访挖掘后,最终将金石井手工陶选中,使其被犍为县政府列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项荣誉也让王建华充满了信心,他期待着传统手工制陶市场能够迎来“春天”。
责任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