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遗

非遗“老手艺” 遇上“新匠人

时间:2022-06-08 08:38:27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杨桐彤 傅洁珉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守护非遗】

非遗“老手艺” 遇上“新匠人”

  ——走近让非遗焕发青春活力的年轻人

  光明日报记者杨桐彤光明日报通讯员傅洁珉

  让经典流行于当下,而非束之于高阁,是传承的要义。

  对于非遗,人们曾一度担心它们脱不下“古老、稀缺”的标签,与现代生活失去联结,尤其是脱离青年一代的视野。但现在,大家惊喜地发现,非遗这门“老手艺”,遇上了一群“新匠人”,碰撞出迷人的火花——

  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苦学技艺,成为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织绣、面塑、剪纸等“老物件儿”在全新的设计下摇身一变,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潮玩”;非遗创作搭上文创、直播“快车”,在网络上频频“出圈”……传统的文化记忆正被赋予当代的审美内涵,重回现代生活。

  非遗“新匠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又如何为非遗赋予新创意?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青年说》来到他们身边,一探究竟。

非遗“老手艺” 遇上“新匠人”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受访者供图

老题材新做法,新题材老手艺

  “能再捏一个冰墩墩吗?因为我家有一对双胞胎,要是我只带一个回去就不好交代了。”北京冬奥会期间,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驻足在一个面塑展位前,难掩喜爱之情。捏出这个冰墩墩面塑的,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90后青年郎佳子彧。

  郎佳子彧出生在面人世家,爷爷是“北京面人郎”的创始人,父亲继承了这门手艺。家族的传承让他早早开始学习这门手艺,如今掌握得炉火纯青。

  然而,对这位年轻的传承人来说,光能捏出栩栩如生的面人还不够,他想做的,是让面人再度流行起来,得到新一代受众的喜爱。郎佳子彧认为,要想创作出流行于当下的面人作品,一方面要在技巧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要在创作主题上与时代结合。

  如今,手机依赖是社会的一个“病症”。在一次聚会中,郎佳子彧发现日常很注意自身形象的朋友,竟一动不动地低头看手机将近一个小时,这触动到他。他据此创作了一组为了玩手机不顾形象的面人儿,颇有讽刺意味,作品收获了许多好评。“此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跟大家有共鸣的事件时,我就用会面人来传达我的想法。”他说。

  除了用老手艺做新题材,郎佳子彧还在尝试用新做法呈现旧题材。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这是《山海经》里对上古神话人物祝融的描写。审美因时而异,在现代人的审美中如何表现这句描述?郎佳子彧在屋里来回踱步、苦苦构思时,突然发现父亲收藏的一块原木,其形状类似火焰,结合当前流行的“原木风”,他突发奇想:或许可以以此为基底,创作人物和龙的形象。

非遗“老手艺” 遇上“新匠人”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沈华菊在调研夏布织造技艺。受访者供图

  即使有了灵感,创作也并非一蹴而就。此后的两个月间,郎佳子彧就埋头于这件作品。“有时睡前灵感来了,就赶快起床去画,这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好在,最终的作品效果很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传统非遗,其实可以承载很多想象。”郎佳子彧说,接下来他还想将面塑跟新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比如做一些机械可动的面塑作品,与声光电等数字技术发生碰撞,让北京面人郎变得更新潮。

“过去面对面教几十人,现在直播教几万人”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在手机镜头下,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90后青年畅杨杨开始了网络直播。

  从甄嬛小像、皮卡丘、雪容融等年轻人喜爱的形象,到吉祥窗花、凤戏牡丹、福娃等孟津剪纸传统的民俗题材,网友们如同“点菜”一般在评论里提出创意,畅杨杨则通过剪纸将大家的想法一一呈现。

  畅杨杨从小跟着祖母学剪纸,工作后他也会利用闲暇时间剪纸解闷。2010年偶然间,他参加剪纸大赛获了奖,并发现,很多传承人都将剪纸当成一项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这深深打动了他。于是,畅杨杨辞去了工厂工作,从一名流水线工人,转行成为职业非遗传承人。

  为了将孟津剪纸的文化发扬出去,畅杨杨在线下开剪纸店,到乡村、社区、企业举办剪纸沙龙或培训,但覆盖范围仍有限。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通了抖音账号。

  刚开始直播时,畅杨杨还有些腼腆,但慢慢地,他学会了和网友互动,状态越来越自然。他会特意选取小纸片,方便网友看清作品全貌,还会边剪边讲解步骤,比如龙要从鼻子开始剪、然后才是眼睛和头,在这过程中还时不时停下,方便大家截图学习。

  “谁说年轻人不爱非遗了?其实,他们的热情高着呢!”畅杨杨感慨。如今,他的抖音账号粉丝已有28万,很多年轻网友在他的影响下学习非遗剪纸,在朋友圈里晒作品,还发私信请他指导。

非遗“老手艺” 遇上“新匠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和他的面人作品。受访者供图

  从之前面对面时只教二三十人,到现在面对镜头、将非遗剪纸展示给上万人,还通过抖音电商把剪纸产品卖到全国,畅杨杨切身感到网络给予非遗传承的巨大能量。

  当前,许多与郎佳子彧、畅杨杨一样的90后、00后传承人和手艺人转变思路,将网络视作展示非遗技艺、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们活跃在网络上,收获着青年一代用户的喜爱。2022年1月发布的《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在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平台目前的覆盖率已经高达99.42%,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49%,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83%。非遗正得到更多支持,抖音“看见手艺计划”等面向非遗传承人、手艺人提供流量和资源扶持,非遗电商发展迅速。

  “网络改变了我,也改变着非遗传承的方式。不过这也说明,非遗借由新的载体,散发着强劲的生机和活力。非遗正年轻!”畅杨杨说。

经由历练,今日时尚亦成未来经典

  我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服章之美,谓之华”的美誉。截至目前,在我国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传统织染绣及服饰类非遗占据了200余项。

  “坐在织机旁、绣坊里专注地编织刺绣,‘择一事,终一生’,非遗传承人的品质亦是中华文化的宝贵传统。如果这些技艺不能传承下来,会是多大的遗憾啊!”北京服装学院80后副教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沈华菊感慨道。

非遗“老手艺” 遇上“新匠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和他的面人作品。受访者供图

  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与设计创新研究的她,曾奔赴全国各地,重点对传统织染绣技艺进行深入调研,并不停思考传统与当下的关系。让这些纺织类非遗重回大众视野,是沈华菊的心愿。为此,她多年来作为组委会主要执行者参与到“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中。她希望通过非遗服饰秀将以织染绣技艺代表的“慢”与时尚生活的“快”,放在同一时空下,探索一种“超越时间”的价值,让现代观众感受到非遗也可以变时尚。

  筹备2021年锦绣中华服饰秀期间,沈华菊与团队曾多次来到海南省进行调研,思考非遗如何与在地文化连接。阳光沙滩,骑楼市街,这些当地元素很吸引人,不过,团队最终决定在三亚崖州古城举办这一期服饰秀,向曾在这里学习黎族棉纺织技艺30多年的纺织始祖黄道婆致敬。“向传统致敬,才能更好地连接现代。”沈华菊说。

  同时,沈华菊与团队邀请众多设计师参加服饰秀,展开了多种“破圈”合作。其中,他们筹备了一场影视剧主题秀,选择热播古装影视剧中的服饰,展示缂丝、刺绣、绒花等非遗技艺。“当下是一个‘人人都是传承人’的时代。以观众熟悉的影视剧为引子,更能广泛传播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这是这场服装秀的亮点之一。”沈华菊介绍,“如今,传统织染绣技艺不断与科技结合,已经开发出很多新形态,如防水缂丝面料、抗污耐磨刺绣等,呈现更鲜活的‘当代性’生态。”

  作为年轻的非遗守护者,她始终相信,“传统文化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昔日的积淀成为今日的经典,今日的时尚经由时间历练,也将成为未来的经典”。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7日12版)

上一篇:湖北非遗绽放荆楚文化迷人光彩

下一篇:太原“非遗”小井峪“集会”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