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长江,
中国有黄河。
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
大部分外国人不知道。
流淌了一亿四千万年的黄河长江,生生不息,紧紧地拥抱着地球古老而神秘的一块版图。
在上一个,再上一个世纪初的一个仲夏之夜,绿藤爬满的克罗伊茨堡的一扇油着白漆的窗内,一个德国老人,满脸疑惑,远望着东方。这是他不止一次地向东方眺望,仿佛徜徉在了黄河边。在他心中无数次想象着黄河是什么样子?长江又是什么样子?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于是,老人对比了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国家的历史。不知是受到了神的启示还是被灿烂的东方文明深深的折服,百思不得其解而又豁然开朗地断言:“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
这个老人的预言和他的成就一样显赫到令后人肃然起敬。
1770年8月27日出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一个官吏家庭的黑格尔显然不会知道,在两个世纪后的1938年11月1日,也是在黄河边,一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抗敌演剧小分队翻山越岭来到壶口。一个在长江边上长大的青年诗人,第一次见到了黄河。面对万马奔腾的怒涛,聆听惊雷贯耳的咆哮,强烈地震撼触动了他的创作激情,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动在他的血脉里涌动。
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四万万同胞的命运正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在向深渊走去。
那时没人知道,刚经历长征洗礼的红军这支非法武装到底能存活多久?
民愤需要被激活,中国应该奋起。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就是《黄河大合唱》,长达400多行的宏大诗篇,在短短5天内完成。
创作这首歌词的青年叫张光年,那一年他26岁。
这一老一少,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外国人。
都是学者,都是诗人,物质不灭的歌颂者。
宇宙不灭,精神长存。
山,之所以伟大,在于科学都无法预测的永恒。
中国永恒的山很多,伟大的山却很少。
伟大的山必定是蕴藏着对先人的怀念,对生命的讴歌。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部,背靠黄河,东连太行山,西接吕梁山,长300余里,宽100余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晋南豫北的战略要地。1941年5月,史称“中条山战役”大会战在这里打响,双方拉锯4年的时间内,日军先后13次大举围攻中条山,企图打开黄河北岸的这道最后防线,攻占西安。
在黄河边东岸,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顽强抗击着现代化装备的日军。他们的生命都没有超过人类的极限,但他们的精神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来续写。
一张发黄的阵亡士兵留下的照片,挂在陈文杞少将老家福建莆田旧址的墙上,照片中士兵身上只有两件单衣和一双草鞋,没有钢盔,一张发黄的阵亡士兵留下的照片,静静讲述着那个年代的苦涩和无奈:当时,士兵每天吃两顿,其中一顿是稀饭;行军打仗基本靠步行,没有机械化装备。这就是当时中国普通士兵后勤保障的缩影,正是这样忍受着饥寒交迫的士兵,在枪林弹雨中浴血拼杀。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中华儿女活跃于太行山、吕梁山脉下,坚守时间长达4年,数万将士长眠在这片黄土地下。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要誓死和敌人拼到底,生前他们是这么说的,死后敌人领教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粉碎日军的西进计划的最终是不屈不饶的人民,阻挡他们的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过去不论多么的不堪回首,呈现在历史镜子之中就显得那么的精彩纷呈,那么的可歌可泣。
正义得人心,非正义不得人心。
世界上就是有人用强势颠倒是非,打着正义旗号干着非正义的事情。
大火烧到家门口了。
打!被说是非正义。
不打,肯定是不正义。
1950年,刚取得中国政权的红军又一次走在了十字路口。中国,已经不是谁想欺负就能欺负的弱国了。
有一部影片的画面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似乎十分遥远,但它的主题歌曲与我们依然是那样亲近、热切,每当旋律响起,就不由得使人热血沸腾。
难以想象,写出这首脍炙人口歌词的同样是当年的一个年轻人。
那是1956年的5月。29岁的乔羽接受沙蒙导演的邀请,为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电影《上甘岭》写一首主题歌。
乔羽问:什么要求?
沙蒙答:有一天,人们会忘了这部电影,但会记住这首歌。
于是,这位出生在齐鲁大地,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年轻诗人,风尘仆仆赶到上海,把自己第一次见到浩瀚长江的心理感受写进了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歌词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愫。志愿军战士的乡恋,说到底是对祖国之恋。
值得一提的是,乔羽开始取的歌曲名叫《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指的就是长江,取这个名是为了使人产生认同感,后来定名为《我的祖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最响亮、最激动人心的口号,最集中地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意志和精神。
上甘岭,这个不被世人知道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小村庄永远被形容为“地狱”留在了美国军事作战史里。
1952年10月,为了扭转朝鲜战场局势,美国和南朝鲜军发动金化攻势,共投入6万兵力,对志愿军五圣山主阵地的两个前沿高地,进行了猛烈地轮番攻击。在3.7平方公里地区,美军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按人与炮的比例计算,所用的炮火,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在欧亚两个战场进行的任何一次战役。它将两座山头生生削去2米,地表石土化作一米高的齑粉。
志愿军投入总兵力4万,顽强抗击,防守部队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像钉子一样牢牢地扎在阵地上。整个战役共持续43天,双方反复争夺两座高地的表面阵地,白天敌人占领,晚上志愿军夺回,数十次易手,战斗惨烈程度直至今日仍令美军胆寒。
志愿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与敌同归于尽的黄继光式英雄就有93人之多,最终以1万1千人的代价,毙伤敌2万5千,打退了美军的进攻,守住了阵地。
由此诞生了 “上甘岭精神”,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不屈不挠,团结战斗,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英勇顽强,坚决战斗,血战到底的胜利精神。
“上甘岭精神”,同时也成为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同义语。《我的祖国》这首歌正是回答和诠释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怎样的力量?这也是它唱响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不知何时?不管民族。人类把战争和残酷划上了等号,残酷的战争就少不了负伤和牺牲。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地进行了一次边境地区防卫作战。为庆祝参战部队凯旋,边境军民举行了规模隆重的欢迎仪式。在欢迎现场,云集了上万名人民群众,大家期待着、欢笑着……
然而,当凯旋部队走近,欢乐的人群停止了欢笑,准备的锣鼓敲不起来了,手里的鲜花定格在空中。因为从眼前走过的部队是躺在担架上头扎绷带,满身血迹的战士。
泪水涟涟的欢迎群众,用自己模糊的双眼默默看着勇士们在面前通过,全场一片静寂,鸦雀无声。
终于,从一个担架上传出了微弱的声音。那是一个头部包满了绷带,绷带里浸出了鲜血的战士唱出来的歌声: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人群中有人和上了歌声,从小到大。不一会,现场响起了《我的祖国》,高亢而嘹亮。泪花伴着激昂的旋律在天空久久回荡。
没有彩排的剧本,没有导演的台词。歌声替代了鲜花和锣鼓,剧情在歌颂者和被歌颂者之间向着一个方向演绎着一个主题——爱国主义。
盘古开天地,走过了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于艰难而不溃散,置绝地而复后生,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得以凝聚,从而无坚不摧、无险不克,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又是什么让我们薪火相传、英雄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让我们翻开历史。
这是一部据说由伏羲氏和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成就的书,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后人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它的开篇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寄托着中华民族先人的希冀。
古往今来,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黄河长江,以其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不仅赋予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也考量着中华民族宽厚的大行德广。
早在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结束了迁徙不定的渔猎时代,开始了安居乐业的农耕生活。从那时起,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就摆在了人类的面前:治水。
在人与水患的长期抗争中,出现了中华民族一位伟大的英雄——大禹。
龙门,位于晋陕大峡谷下游的出口处,两岸层峦危峰,谷深峡峻,汹涌狂放的黄河至此流入了平缓的关中大地。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壮美诗句。龙门也叫禹门,传说由当年大禹劈山开河而成。
大禹治水的一大创新就是“疏”。他吸取前人“堵”的教训,顺天地自然,挖沟河,除壅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使洪水汇入大海,最终有效征服了水患。
大禹治水先后历时13年,其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千古佳话。
传说大禹是在新婚第四天,告别妻子,走上漫漫治水征程的。临行前,他对妻子说,如果生下孩子,就取名“启”,以纪念平治洪水登程启行。大禹第一次路过家门,孩子呱呱坠地;第二次经过家门口,孩子抱在妻子怀中会叫爸爸;第三次从家门口经过,孩子已十来岁,使劲把他往家里拉,都被大禹婉言拒绝。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遍各地,人们深受感动,治水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终于取得了重整山川、江河入海的伟大胜利。大禹也因此名垂青史,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此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诞生了。
西方人崇尚英雄,中国人歌颂精神。
西方人认为精神是英雄创造的,中国人坚信只有精神才能创造英雄。
当我们大声呼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以德方能治天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先人们早已把它写在了天地之间。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到另一张普通战士的照片上。
这是一幅普通战士的画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何一个连级以上单位的墙壁上,都会看到他呐喊着一往无前的身影。他叫李向群,生命永远停留在20岁的年轮上。
1998年夏,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把中华民族推向生死存亡的峰谷浪尖。从北到南,从松花江到长江,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奋起抗洪。在长江中段,数十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日夜奋战在最危险的荆江大堤上。
李向群就活跃在官兵抢送沙包堵口固堤的人流中。他是在回海南岛家休假中听到抗洪消息,毅然提前归队,跟随部队走上抗洪第一线的。
8月21日,长江第六次洪峰抵达荆江。南平大堤堤基塌陷,引发70米的内滑坡,汹涌的江水不断冲击大堤,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上午8点,李向群所在的“塔山英雄团”全体官兵冲上大堤,挥锹装填沙包,手拎肩扛,争分夺秒抢险。患感冒发烧5天的李向群不顾战友劝阻和指导员的命令,连续肩扛沙包奔跑,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大堤上。李向群第三次晕倒,正赶上唐书秀老大娘上堤给部队送开水。唐书秀心疼的把李向群揽在怀里,看着不省人事的战士,不禁老泪纵横,急忙褪下手镯给他刮痧。15分钟后,李向群终于苏醒。他一跃而起,扛起沙包,再一次冲向大堤,又再一次扑倒在大堤上……
这位参军20个月,只有8天中国共产党党龄的年轻战士,像他无数塔山英雄团的前辈一样,倒在了一个革命军人为之自豪的战场上。
唐书秀大娘以后逢人便讲:“这孩子是累死在大堤上的啊!”
1998年的洪水,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调动66个师、旅和总队,兵力27万4千人,全国参加抗洪的干部群众达800万人,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由此产生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正是在那场举国上下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一旦集中起来有多么壮美,全国亿万人民的精神力量一旦凝聚起来有多么强大,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情操一旦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起来,会把我们曾经彪炳于世的优秀民族品格带向一个多么光辉灿烂的境界。
伟大领袖说:你们藐视谁都可以,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
弘扬中国精神才能现实中国梦。
共产党领导着共和国,江河山川,换了新颜。
大禹的雕像静静地伫立在黄河岸边,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母亲河。
黑格尔的预言正在实现。
《黄河大合唱》是一剂猛药,在后来的危难时刻总能起死回生,创造奇迹。
乔羽没有让沙蒙失望,《我的祖国》传唱至今。
人祸洪荒历练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饶,英雄辈出。
宇宙浩瀚,物质不灭。
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只有精神。
程仲平简介:影视编剧、导演和制片人。电影作品:《最佳男友进化论》、《暗杀一只猪》、《恐怖废墟》、《高三女生部落格》、《带我回家》、等,电视剧作品《红旗跃过汀江》、《三坊七巷的女人们》等。
编辑:刘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