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只有民族性的才是世界性的。玉石雕刻艺术属于民间工艺范畴,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消失亡过。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有一种特色,像一只只音符一样镌刻在古老的历史文化上,所以我们中华玉器,被世界称为“东方艺术之最”。
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那么身处此时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对我们中国古代的民族传统文化还需要了解与传承吗?现在它还有价值吗?确切地说“有”!只有民族性的才是世界性的。
玉石雕刻艺术属于民间工艺范畴,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消失亡过。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有一种特色,像一只只音符一样镌刻在古老的历史文化上,所以我们中华玉器,被世界称为“东方艺术之最”。
今天仍需要我们要了解中国古代经典与传统的文化。民间工艺是农耕文明和宗法文明的产物,在现代社会必然趋于式微。因为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等同于历史产物。但就玉雕而言,这种说法并不能成立,苏州、扬州玉雕,虽然都是国家非文化遗产,但它们仍然鲜活地存在当下,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玉雕已成功地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接上了轨,不能再把它视为农耕文明的遗物。它既是一种传统艺术,也是一种现代艺术。
从玉与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而论,无论从政治,道德、宗教、礼仪、服饰、还是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广阔的话题。然而,玉本身却是安详的、舒缓、宁静的,它是感悟,而不是言传。那份淡雅超脱之感,完全是东方式的。它不仅是一个物种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传承。
我们从古人留下的物品中,了解了当时的文化、政治生活;了解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同样,今天我们也在铭刻这个时代的烙印,以供后来人了解我们的时代,让他们可以在这个浩渺如烟的历史文化中,找到属于他们血脉谱系与集体的回忆。
玉文化在当今的时代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旧时的皇家法器,到“玉不下大夫”,到现在的人人可参与,可拥有,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恰似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玉文化的精髓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人养玉,玉养人”是通过一种浑厚的文化精神来养人的,玉是一种德的象征。“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比佩玉”,“无事玉不去身”,以玉德代表君子的社会行为;而不是“服玉者,寿如玉”的养人,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孝不知艺”,把做人和琢玉一起并论,可见在古人的心中,以此附和抽象的思维活动将玉固有的质地美转化为思想修养和行为准则上的最高标准的德。太极阴阳图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圆圈象征圆满,黑白象征阴阳平衡,在黑色一边有个白点,在白色上有个黑点,这代表事物的相对性,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相对,平衡、和谐、中庸、圆满的思想,玉石也同样具备了上述的种种特质。
孔子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中拙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精神见之于山川,地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君子佩玉,不是为了乔装打扮,而是按照玉的德,规范自己的言行,操守德行信条。孔子将玉的品德细分为仁、智、礼、义、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个方面,对玉德的论述非常系统、全面、精辟,对我们欣赏玉器雕件饰品具有参考作用。一块美玉在手,能使我们暂时忘却烦恼,使我们仰观浮云,俯察流水,玉润心田,自得其乐。
今天,我们沐浴在先人文化的恩泽之中,是我们的福分,但我们也必须细心守护这份圣土,并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向上开拓,自强不息,把我们的玉文化发扬光大,为后人留下更加辉煌灿烂的文化。
上一篇:玉雕题材——弥勒佛的由来
下一篇:传统文化与玉雕图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