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拳师,他20岁迷上了研究鸭子,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他能维妙维肖地模仿鸭子的各种形态、动作,还能演练一套十分罕见的“鸭拳。这套鸭拳曾使他名噪一时,甚至连外国友人都费叹不已,因而他得了一个“活鸭子”的绰号。这位拳师的名字叫刘宗流,现在扬州水箱厂工作。
刘宗流出生于泰州,小时受《三国》、《水浒》等古书的影响,折根柳条当鞭,握着树棍当枪,成天都是蹦蹦跳跳的,十分活泼、机灵。小学四年级期间,泰州 业余体校武术队招生,他做了个“鲤鱼打挺”动作,又在地上滚几滚,一下子被体校武术指导丁锦鑫先生看中。丁先生是泰州知名拳师,其习武经历《扬州史志》上有专门的篇章作过介绍。丁先生授艺最讲究“踏实用功、身体力行”,为了教会孩子们正确地“拿大鼎”,竟不顾自己60多岁的高龄,一次又一次地握着双杠示范倒立动作。在丁先生手把手地精心辅导和当时省武术教练王士平以及著名“猴王”王金宝等人的具体点化下,刘宗流动作规范,功架严整。他把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习武要领,贯穿在每一回的套路演练中,很快就成了泰州少年武术队的骨干。
1968年,中专毕业的刘宗流分配在扬州工作,其中和他一道练武的张师兄,跟一个北方拳师学得了一种古怪的“鸭拳”。据北方拳师讲,这鸭拳本是峨嵋山老道人所传,原有四套,他学了仅存的套。刘宗流见师兄练鸭拳有趣,便学着比划,谁知他一做动作,师兄就兴奋地高喊起来,“嘿,你练得跟北方拳师一样,活脱脱象个鸭子!”经师兄这么一赞扬,他练鸭拳的劲头越发大了。
六十年代末,全国正处在“打砸抢”的浊浪中,刘宗流无法当面去向北方拳师讨教拳艺,更无法得到峨嵋老道的真传,只得凭着多年的练拳“悟性”,自个儿琢磨开了。他晓得练鸭拳“形似”是基础,便从菜场上买回鸭子,在地上撒些干灰,让鸭子在上面悠闲度步或狂奔乱跑,并设一些路障逼迫鸭子上架,从中比较其步形、体态;又在深池里放些螺蚬小鱼之类,观察其如何在水中觅食;还将饥饿着的鸭子和饥饿着的其它家禽同放一处,细看其怎样打斗争食……他认为练鸭拳“神似”是灵魂,便将自己掌握的各种武术动作和鸭形动作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颖的鸭形动作:曲膝行走,伸头缩颈,胸部交替凹凸,手臂自由前摆后甩,全身高度协调地运动,动作连绵不断,一气呵成。1973年扬州市举办了“文革”期间的首届武术大赛,刘宗流演练的规定拳、三叉刀舒展大方,迅猛有力,特别是他演练鸭挙身手不凡,把个鸭子下水、游水、戏水、潜水、抖水等一系列的形态,表演得活灵活现。观众席上时而爆发出笑声,时而又掌声如雷。结果,他夺得了该次武术大赛的全能亚军。同年,他又在扬州地区武术大赛中荣获全能亚军。1975年的扬州市武术比赛中,他同样获得全能亚军。老是拿全能第二,刘宗流自己也乐了。你看,阿拉伯数字的“2”外形像鸭,这不正好说明他和鸭子有“缘份”吗。
练鸭拳的时间越长,对鸭子研究得越久,刘宗流越觉得应当改进原有的套路,因为中华武术除了强体健身、可供欣赏外,还具有击技、自卫等特点。于是他在整个套路中设计了“莽鸭撞桩”、“翼下飞端”、“怒鸭掀掌”、“抖羽脱身”等攻击性和防卫性的动作,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鸭拳的实战价值。此后,《木鱼石的传说》、《狄公案》等一些古装电视剧,在扬州拍摄时急需武打演员,刘宗流又相继被剧组人员看中,以一身拳脚功夫“打”上了荧屏。
近年来,美国加州的习武者以及日本厚木市“少林寺拳法联盟”的队员多次来扬州,他们和扬州的习武者同台演练套路,共同切磋技艺,刘宗流的鸭拳成了最受欢迎的“保留节目”之一。有些外国朋友竖起大拇指,喊声“OK”或说声“大大的好”后,便要求学习鸭拳。他也不保守,认真地教对方怎样踏鸭步,怎样撩鸭掌,一遍遍地作示范。刘宗流期待着传统的鸭拳能尽早走向世界,因为他深知中华武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编辑:刘娜
上一篇:一代武林大家“花鞭吴斌楼”
下一篇:峨眉武术:技与智慧融合的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