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这是在古典侠义小说每每出现的“制胜绝招”,只见那“武林高手”在施展手段之时,手疾眼快,用手指轻轻一点对方的“穴道”,就能使对手“全身瘫软,竟如被‘定身法'定住一般,再也动弹不得……”读书至此,人们总会感到“点穴”法奇妙无穷。
“点穴法”真的这样神秘吗?
其实,武侠小说中的“点穴”,大都是作者夸张。在现实的武术攻防动作中,所谓“点穴”,如果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运用中医的穴位和经络原理,在技击中击打对方的身体的某些薄弱部位或敏感部位,从而迅速取得战果,这些部位,往往就是“穴道”之所在。
举一个人们熟知的例子。在人的手臂肘关节后部,很容易找到一条“麻筋”,只要用很小的外力触及这条“麻筋”,顿时就会有一种触电般的感觉传遍前臂,使之麻木无力。这条麻筋叫桡神经,它支配着前臂肌肉的活动。如果在两人格斗时,一方手持利刃攻击,另一方能及时而准确地击中对方的桡神经,对方就可能因前臂酸软麻木而使利刃脱手。从人体的生理解剖来看,人体绝大部分神经都处于肌肉深层,处于肌肉的保护之中,而这根桡神经偏偏浮在表层,成了“穴道”,由此可见,了解这些表层神经的位置,并在格斗时准确无误地击中它,就会使由这条神经控制的肌肉酸麻瘫软,暂时处于无力状态,进而迅速赢得战果。
再举一个例子,当胃部受到猛烈的外力冲击时,如果此时没有防备,腹肌又处于松驰状态,那么立即会使人感到头昏、目眩、口吐白沫,四肢凉凉,甚至处于昏迷状态,这是因为胃的后面有一个太阳神经丛,当太阳神经丛受到撞击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反射,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所以在格斗时要取得较好的攻击效果,对方胃部常常是理想的攻击目标,当然守方也必然把好门户,高度重视对胃腹部的保护,同时在格斗时还要保持腹肌的紧张,这样即使受到攻击,也不会使太阳神丛受到过于强烈的刺激。
人体的许多重要的血管也多在肌肉的深层,但有的也处于浅层,颈动脉这条向大脑供血的重要渠道就是在颈部皮下通过的,并且在颈动脉分支处还有颈动脉窦和颈动脉球体,这样两个器官,对调整血液循环有重要作用,在喉部被对方掐住时会很快使人失去知觉,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切断氧气向肺内吸入,重要的是阻断了颈动脉向大脑供血,因大脑缺氧而引起休克。迅速的击打颈动脉窦和颈动脉球体,也会在短时间里反射性的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引起许多不适的感觉,甚至昏倒,使对方失去抵抗能力。
大脑是人体活动的司令部,它支配和协调着人体的各种活动,大脑因其重要而处于质地坚硬,几何形成极好的颅腔内。人的头骨额部、顶部和枕部都能承受很大的力量,而太阳穴却是颅骨中一个薄弱部位,组成这一部分颅腔的颞骨大翼比较薄,不能承受重力打击,足球运动员多用前额顶出很有力的头球,却绝少用 太阳穴来顶球就是这个道理,击打太阳穴比击打头的其它部位更容易使大脑受到震动。武术中的重要招数“双峰贯耳”,其用意就是用两拳同时攻击对方的两侧太阳穴。
人体的许多重要器官都在腹腔内。腹部周围没有多少骨骼,但却有坚韧的腹肌,腹腔内的气压较高,在腹肌收缩时腹内压进一步升高,使内脏得到很好的固定,这样在腹部受到打击时不仅可用坚韧的腹肌去抗衡,同时由于内脏被腹内气压固定而不至于受到过于强烈的震动,所以表演排打功、硬功的人都是在腹肌高度紧张时,用棍棒,甚至哑铃等重物来打击腹部,因为此时腹部坚韧度强,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但是腹白线、脐环、腰三角等处肌肉较薄弱,甚至只有一层筋膜,因此是易受伤害的部位,在格斗中必须注意保护。旧小说上带有二人相互向腹部猛击三拳以决胜负的描写,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经力量,比桩稳,同时也要比出拳的技巧,知其奥妙者自然能用较小的力量取胜,如果掌握好时机,只用一个手指猛点对方腹部的某部位,即可使对方周身松软而倒地。这本是很容易解释的事,但如果不知情,就难免感到非常神奇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明了,“点穴”并不神秘,只是长期以来,人们未加以科学分析和说明罢了。此外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正由于“点穴”的实质是对于人体薄弱部位的打击,因此只能限于在人民解放军、公安人员制服敌人和人们制服犯罪行为时使用,而不能将这种方法引入武术运动的对抗训练,以免发生伤残事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绝不能因为对“点穴”描写的新奇感而加以效仿。